界面新聞記者 | 高菁
2024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下稱上海國際碳博會)總體規模超過10萬平方米,超過去年首屆。
5月17日,界面新聞記者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通氣會上獲悉上述信息。
本屆上海國際碳博會以“走向碳中和之路”為主題,將于6月5日-8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預計將有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600余家國內外企業、超8萬人次觀眾參與。目前已有上海城投、歐萊雅、港華能源、華誼集團等國內外企業報名參與。
此次展會主要由主題展覽、系列論壇、貿易對接三部分構成,展會同期六展聯動,聚焦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模具、潤滑油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展會的綠色交通板塊進行了升級,同期舉辦的低碳智慧出行展以“技術引領 跨界創新”為主題,超40個國內外汽車品牌參展,新能源汽車品牌參展數量較上屆翻番。
參展企業包括一汽紅旗、東風汽車、上汽集團、比亞迪汽車、特斯拉、蔚來等汽車等;博世、日立、安亭·上海國際汽車城等汽車科技與供應鏈領軍企業也將參與。
上海市貿促會副會長顧春霆指出,貿易配對是本屆展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擬設“綠電綠證”、“綠色金融”、“綠色供應鏈及節能改造技術”、“綠色公共機構”專場。配對形式包括“一對多”專場宣介會和“一對一”洽談。
展會期間將舉辦一個主旨論壇和六個平行論壇。其中,主旨論壇將于6月7日上午舉辦,期間還將成立綠色低碳供應鏈鏈主企業聯盟(CN100)。
據上海市貿促會會長周敏浩介紹,CN100中的CN代表中國和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100表示100家鏈主企業,也代表完整供應鏈100%碳中和,CN100即為綠色低碳供應鏈鏈主企業聯盟。
該聯盟以鏈主企業為依托,共同打造行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評價標準和認證規則,建立重點行業碳排放因子數據庫,培育碳足跡認證、服務、評估等第三方機構,充分對接綠色金融、綠色低碳技術等服務支撐平臺,引領帶動供應商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協同推進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
當前,上海圍繞實現“雙碳”目標,構建了碳達峰碳中和“1+1+8+15”政策體系。
據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明林介紹,上海正加速能源轉型,推動本地可再生能源開發。截至2023年年底,上海市光伏裝機達289萬千瓦,風電達107萬千瓦。
此外,為完善碳排放雙控制度,上海探索節能與碳排放目標的協同管理,建立了重點單位用能和碳排放綜合管理制度,以及綠電、綠證交易激勵約束機制。
上海還在全國率先出臺了《上海市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 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的行動方案》,加快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
“上海國際碳博會作為我市服務國家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創新舉措,將全面展現低碳領域最新進展和未來的探索方向,積極促進綠色低碳貿易對接和產學研合作,共同推動社會各界經驗實踐交流與分享。”朱明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