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4-15日,由華采堂企業旗下白馬文化發展集團與四川省省直(紅星)作家協會聯合主辦的“行走西昌 品味建昌”四川省省直(紅星)作協建昌古城采風行活動成功舉行。采風團一行先后走進華采堂企業規劃設計營建運營作品西昌建昌古城、高山堡鄉村振興文旅項目,通過近距離、多視角、沉浸式的方式,感受西昌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光與時代氣象。
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阿來,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聯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后強,中國作協會員、四川省省直作協主席兼黨支部書記王懷林,中國作協會員、巴金文學院連續三屆創作員田聞一等20余位知名作(專)家參與本次活動。政協西昌市委員會黨組書記、主席曾懷陽,華采堂企業董事長、總裁、總設計師施飛,華采堂企業黨支部書記、高級副總裁、工會主席高顯銀,華采堂企業藝術總監達娃卓瑪陪同參觀。四川日報、紅星新聞、成都商報、界面新聞四川頻道等媒體全程關注報道。
采風團一行在建昌古城見證了古城“日與夜”的不同風采。白天的吉羊巷、張家大院、馬家大院、豆芽井、霸王鞭、蕭家大院、古戲臺、高家大院呈現了涼山居民大院的特色風貌;夜晚的安定門、建平門、安定門、四牌樓、北街、南街、黃家巷、太子巷、古城墻,在夜色燈光映造下,展現出城市更新后的商賈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地域風貌。

高山堡鄉村振興文旅項目呈現的則是西南最典型的屯堡古村落、攀西最著名的寨堡式古村落特色,華采堂企業不僅讓陳家大院這樣規模大、價值高的傳統民居建筑煥發新生,還豐富了高山堡獨具特色的民宿和田園景觀,更新后的高山堡重現出百年前古村落的質樸風貌。


作(專)家們對于建昌古城城市更新的龐大規模,古街、古井、古文物等文化遺產保護的細節,以及對安寧河流域最重要的屯堡民居文化遺存、中國最具研究價值的傳統古村落的文保活化與利用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隨后舉行的古城與文學分享交流會上,政協西昌市委員會黨組書記、主席曾懷陽對建昌古城的建設背景、打造過程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對華采堂企業所作的積極貢獻給與了高度評價。他表示,建昌古城作為涼山打造的文旅核心IP,在西昌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非常感謝各方團隊的共同努力,最終讓形成了西昌“上有古城、下有邛海”文旅新格局。
華采堂企業董事長、總裁、總設計師施飛表示,華采堂企業基于古建筑、古鎮項目規劃、文化挖掘及全產業鏈運營優勢,擅長運作頂流IP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歡樂美學空間、農業鄉村振興項目,建昌古城建設時期集團先后投入近二百名古建專業設計師,超2000余名工匠,通過挖掘古城人文風情和地域風貌特征,呈現了一個原汁原味的頂流IP旅游目的地。

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聯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后強表示,建昌古城的建設效率及品質當屬頂尖水平,是涼山州文旅項目打造的樣板工程——基于西昌日照自然稟賦,與夜間消費活力,可有機打通“明”經濟。西昌優質的氣候光照給西昌日光經濟帶來良好的條件,同時,西昌作為月光之城,夜消費更是豐富了當地月光經濟,建昌古城這個項目將西昌這種”明“經濟發展形成了完美閉環。

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阿來在講話中指出,西昌是一個充滿靈感的地方,每一個角落都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傳承。華采堂對建昌古城等項目的全情打造,足見這家民營企業的情懷和實力,城市更新不僅要建設好古城的基礎建設,還要增加業態、豐富文化,讓塵封的歷史煥發新的生機,也希望更多的作家們能夠來到建昌古城,感受這里的文學氛圍,為中國文旅、中國文學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專)家們深入探討,相互激發靈感,未來建昌古城、高山堡這類具有歷史人文和原生態風土的場景,將催化出更多優質文學作品。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為中國地域文學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建昌古城、高山堡的中華文化自信與傳承增添了新的色彩。
據了解,華采堂企業創始于2012年,前身為國內著名文旅農旅策劃及設計機構——華采堂文商設計,發源于上海、蘇州,深耕文旅農旅行業十余載,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具創造力、最具影響力的“文旅農旅及大消費產業發展商”。旗下擁有華采堂設計集團、華采堂文旅集團、白馬文化發展公司、雙寶文化發展公司四大專業平臺,分別聚焦設計、營建、運營、城市文化客廳投資連鎖管理等領域,目前已形成上海、成都、蘇州三總部的發展格局,在業界富有高度聲譽及市場認可度。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