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馮雨晨
回購和增持“雙管齊下”,ST證通(002197.SZ)依舊在5月15日吃下第8個跌停。5月16日,ST證通盤中一度跌超5%,截至收盤跌幅縮小至1.99%。
8連跌誘因在于ST證通被出具否定意見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而被戴帽。與此同時,ST證通2023年業績延續虧損。
市場還質疑,實控人夫婦質押股票存在爆倉風險,ST證通人士回應界面新聞,目前還沒有接到這方面消息。
業績連虧兩年,計提減值金額大
ST證通內控被否主要和幾年前的資金占用問題有關。
4月30日,ST證通公告稱,2020年向深圳市永泰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工程款名義支付3998.69萬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該筆款項一直掛在其他應收款中。審計機構因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確定該筆資金的最終去向,同時無法判斷其余額是否可以全部收回,認為上述重大缺陷使上市公司內控失效,對ST證通2023年內控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自5月6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過去兩年ST證通均未盈利,2022年及2023年分別虧損5.38億元、7203.96萬元,神秘的3998.69萬元工程款去哪了、能否收回令投資者關心。
5月16日,ST證通董秘辦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董事長親自掛帥成立相關小組,再加上管理層包括以前這塊業務負責人正在全力查清此事并整改,這部分款項公司也在積極追回。
ST證通主要從事金融科技業務、IDC及云計算業務,其中IDC及云計算業務占據7成以上收入。記者關注到,過去兩年,ST證通解釋虧損原因時ST證通均提到計提減值影響。
2022年,ST證通提到,部分工程類業務、金融科技業務的政企類客戶因財政緊張或經營情況惡化,出現嚴重信用逾期問題,導致延期回款或回款不及預期,對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資產和長期應收款計提信用減值損失準備金額約3.24億元。同時,對存貨、長期股權投資等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準備金額約7846.03萬元。
2023年提到,導致凈利潤虧損的主要原因系長賬齡應收賬款計提的信用減值大幅增加,以及參股公司經營業績不佳經評估對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進一步看,在2023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中,ST證通透露,基于謹慎性原則對客戶回款確認的會計判斷做出調整,增加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約4000萬元,同時保持預期應收賬款計提的前瞻性系數較前年度不變,增加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1700萬元。
實控人存爆倉風險?
戴帽和業績續虧在二級市場反應強烈,5月6日至5月15日,ST證通連續8個跌停,5月16日,盤中一度跌超5%,截至收盤跌幅縮小至1.99%,報5.43元/股。
而在連日跌停下,ST證通拋出回購和增持計劃,提振信心舉措雙管齊下。
5月14日,ST證通發布公告,近日收到董事兼副總裁楊義仁、副總裁傅德亮、副總裁兼財務總監程峰武出具的自愿增持股份的《告知函》,計劃在2024年5月15日起6個月內以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計增持金額不低于200萬元。
同在5月14日,ST證通發布股份回購公告,擬于2024年5月15日至2025年5月14日完成本次回購計劃,回購價格不超過12元/股 ,回購總金額不超過4000萬元,若全額回購且按回購總金額上限和回購股份價格上限測算,預計可回購股份數量不超過333.33萬股,擬回購股份數量上限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54%。
ST證通實控人為曾勝強、許忠桂夫婦,曾勝強為ST證通董事長,對于為何實控人不帶頭增持,ST證通董秘辦人士表示,目前三位副總裁先帶頭做這個事情,董監高在增減持方面限制和要求會更多,公司的核心高層高管都比較認可公司支持增持計劃。
據悉,目前曾勝強、許忠桂累計質押股份數量分別為4919.43萬股和553萬股,占其持股總量的47%、55.19%。有報道指出,上述股權加權平均質押起始日參考價在10.09元/股到12.69元/股不等,此次連續拋出方案提振股價,質疑是否由于實控人的股票存在爆倉風險。
對此,上述董事辦人士回復,股票質押并非原價質押一般會有折扣率,目前還沒有接到券商或其他方通知這方面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