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解局
曾經有一段時間,不少在家的寶媽們發現了一個致富路:
她們只要在一個APP上買手工材料包,在家做成手工藝品,再郵寄給商家,就能賺到一筆手工費。
比如,一包朱砂珠子及配件,原材料397元,寶媽們做好就能賺到45元手工費。
有手速快的寶媽,一小時能串57條手串,一天只要工作3小時,就能賺500多元錢,輕松月入過萬。
看起來,是不錯的生意。
但實際上,這些都是騙子布下的局。
提前買材料的上千名寶媽,不光沒收到材料包,連APP也登錄不上了。
有人墊付了40萬的材料費,全被騙子卷走。
她對記者說:“我女兒幫我搞,我爸爸給我穿。我們一家人都說,終于找到了一個好的活掙點錢。這種情感傷害,是永遠都不能用錢來彌補的。”
這其實就是經過了精心包裝,在近年來騙了無數人的刷單類詐騙:
殺鳥盤。
2023年,中國公安部發布“十大高發電詐名單”,其中“刷單返利類”的殺鳥盤,以三成發案率,成為繼殺豬盤之后的新晉“電詐之王”。
殺鳥盤,何以如此猖獗?
01
所謂“殺鳥盤”,是一種升級版的刷單詐騙,因對標如籠中鳥般被困于家庭瑣事的寶媽一族而得名。
“既不用成本投入,也不需要坐班打卡,動動手指就能傾家蕩產”,說的就是殺鳥盤。
大部分殺鳥盤會被包裝成兼職工作的內膽,騙子會通過尋找兼職,如網絡聲音主播、試衣員、客服、明星水軍,讓入局的寶媽一一中招。
只要想賺錢,就可能受騙。
一個化名雯雯的受害者,就掉進了殺鳥盤騙局。
在報警的半年之前,雯雯在網上選購土雞、土蜂蜜,被拉進了一個特產團購群。
群里很多人都是寶媽,每天聊的話題也都是家庭、孩子,雯雯一點沒有戒心。
但隨著她與群主日漸熟絡,群主提出了一起做生意的建議。
最開始,雯雯每次就進1000元產品,賣完再上貨。
但幾單之后,群主就要求她一次進4萬元的貨品。
翻了40倍的進貨款,怎能不引起絲毫懷疑?
但出于信任和對賺錢的渴望,雯雯被群主“一手交錢,一手拉黑”。
騙子蠱惑人心的能力超出想象,有人甚至報警時還在維護騙子。
河南的一名寶媽,在充值2萬5千元時被提醒“需要再做一單,否則不能提現”。
她本已萌生退意,卻被一名自稱“可可”的騙子攔住。
可可說:“你要是不繼續做,之前的錢也拿不回來了,我幫你支付一部分本金。”
這名寶媽又充值了6萬元,她覺得可可非常“可親”。
在“殺鳥盤”的修羅場,受害人只有兩種選擇,要么繼續接單充值,要么退出群聊及時止損。
很多沒有收入來源的寶媽,被迫跟騙子雙向奔赴。
想“賭”一把的寶媽呂瑤,抱著給女兒賺點奶粉錢的簡單想法,4天刷單賺了800元后,在兩小時內轉給騙子15萬4。
為此,她的丈夫一氣之下帶女兒離開了家。
騙子拆家容易,可一旦受害人清醒過來想維權,就難上加難。
有人報警,警方一路追查,結果拔出蘿卜帶出泥,一直追到迪拜才找到了涉案的16名電詐人員。
經統計,這個團伙共傷及被害人189名,詐騙金額高達2700余萬元。
02
最開始,詐騙分子只是以幫商家刷單為幌子,把無業人士當成了小額提款機。
然而隨著經濟環境變化、職場內卷,想“賺點小錢補貼家用”的人越來越多,騙子的套路也不斷升級。
據媒體報道,一些沒有固定工作的單身寶媽,在抖音上應聘試衣員,卻被殺鳥盤騙了58萬。
“殺鳥盤”包含四個基本步驟:誘鳥、喂鳥、醉鳥、殺鳥。
騙子分工明確,有負責找人的“拉手”、專門活躍氣氛的“炒群”,還有在幕后指導客服、實施逼單的“導師”。
最開始,寶媽們被“拉手”在各類平臺布下的兼職信息吸引,留下聯系方式,被拉入兼職群聊。
這便是第一步,誘鳥。
剛進群時,受害人只是做點小任務,搶一搶紅包,少則三五十,多則一兩百。
期間多個“炒群”不間斷地在群里聊八卦、話家常,讓受害人卸下所有防備。
寶媽李穎,原本已經要退群,卻被溫情脈脈的閑聊和不時跳出來的紅包拌住了腳。
“喂鳥”的拉扯,就發生在不經意間。
從搶30元紅包,到被群主推薦做APP任務,李穎也相信了刷單返利的商業模式,以為自己能在這個灰色系統中薅到羊毛。
李穎說:“它需要你先充錢下單,比如我充300,任務是在APP里買個微波爐,買完算完成任務,我就有430積分(430元)。這樣的任務,每天做三單,就可以申請提現。”
直到李穎完成300元、2500元和6500元的三單任務,突然發現不能提現了。
李穎找到客服人員,但所謂的客服,卻一邊指責她沒看仔細,一邊催她繼續做任務。
此時此刻,蹲守在后臺的“導師”正磨刀霍霍,準備“殺鳥”了。
在幾個小時的威逼和辱罵中,李穎匯款12萬元。
怎么才能把鳥殺得更干凈,“導師”的套路和對尺度的拿捏很重要。
一定的心理創傷是必不可少的,關鍵還得讓受害人在緊張的心理戰中一次次崩潰,失去基本的判斷力。
北漂過的寶媽王曉,在2022年月收入驟降到2000元,她進入刷單群后很快就開始接“充5000返7000”的任務。
但這個任務,是殺人誅心的“聯單”。
跟王曉一起進入聯單群的,是客服(導師)和另外三名寶媽(也都是演員)。
每當王曉把充值流程走完,客服就會告訴她操作失誤,被系統“鎖單”了,她和另外三個人都要充值更高金額才能解鎖提現。
對于小學生沒有殺傷力的規則,在寶媽面前是地獄級難度。
因為動輒十幾萬,任誰都不希望它變成沉沒成本。
在客服和其他三人的催促之下,王曉先后充值13800元、31800元,最后被移出群聊。
手起刀落毫不含糊,吃干抹凈連骨頭都不剩。
更有甚者,騙子直接招募寶媽一起行騙。
去年11月,哈爾濱警方查獲了一個企業化運營的殺鳥盤窩點,其中為騙子們撥打詐騙電話的,就是幾個28-40歲的寶媽。
她們在線上兼職,每天工資200元,日結。
殺鳥盤也有高端局。
有經濟基礎的寶媽,會被推薦會員制玩法。
她們在騙子的APP上刷會員,從白銀到黃金、鉑金、鉆石,10萬塊能刷到鉆石四級,而這時距離至尊會員還差30萬。
被刷的產品包括53664元的名表、68700元的金條,甚至16萬元的集成烹飪中心。
會落入怎樣等級的殺鳥盤,唯一的衡量指標,就是銀行卡上的存款數額。
有人為了拿到高額返利,甚至掏出了125萬元的購房款。
真可謂:“本想建高樓大廈,卻被騙子把地基扒了。”
03
中國的電詐惡勢力中,已有三大“盤”系殺手:殺豬盤、殺鳥盤、殺魚盤。
三大盤分別主要針對單身男性、寶媽、創業失敗者,形成標準化流程,在詐騙領域屬成熟技術。
盤系詐騙總能頂風作案,直接原因就在于偽裝。
據寶媽王曉透露,她曾經的兼職刷單群里,是有展示公司營業執照的,她到網上去查過,是一家正規公司。
但法律背書的障眼法,只能算是盤系詐騙的前菜。
盤系詐騙真正的厲害之處,在于玩弄人性。
首先,是對需求的操縱。
拿殺豬盤來說,受害人最開始不過是想談一場戀愛,最終卻把褲子都賠進去了。
戀愛是真需求,但跟戀愛對象一起賺錢,就是騙子刻意“養成”的偽需求,最終騙子會想方設法讓受害人為此買單。
同樣的,殺鳥盤利用了寶媽想找工作賺錢的強烈需求,無中生有了一個極低成本、極高收益的兼職灰產。
玩人性是騙子的專業,是他們拿來吃飯的技術。
可對于普通人來說,卻是降維打擊。
更讓人難以招架的是,騙子們不僅有需求導向的上層建筑,還有PUA邪術這個底層邏輯。
邪術級PUA,當年在渣男圈內非常盛行,終極目標就是用精神控制的方法,“推倒”相當數量的女孩:
一周成功推倒2個;
半年后完成百人斬;
學習PUA后,達成500人戰績。
在殺鳥盤中,很多騙子就用了PUA中的“五步陷阱法”,讓受害人從好奇到著迷,如不充值刷單,就實施自尊摧毀。
這一招騙子們也學到了。
如果有人萌發退意,就會被群內的騙子演員PUA了:
“完成不了就不要獲取任務,獲取完成不了還賴別人!”
“錯就是錯了,誰能給你的錯誤買單!”
被騙之后,很多寶媽怕被家人埋怨,會打碎牙齒往肚里咽。
但也正是這份隱忍,為騙子留下了活口。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然而,若想將他們趕盡殺絕,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作為普通人我們必須記住:
騙局的可憎之處,永遠不是弱小之人敢于俯瞰深淵。
而是邪門歪道,被披上了愛與成就的外衣。
參考資料:
1.談心社《一天被騙10萬,誰在狩獵全職寶媽》
2.她刊《全職寶媽,永遠生活在詐騙中》
3.極晝工作室《「殺鳥盤」圍獵求職寶媽》
4.今夜九零后《性邪教PUA,你還要“吃掉”多少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