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景源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日前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品牌經濟(上海)論壇發布了TBB中國品牌價值榜(TOP100),入圍榜單的百家企業的品牌價值總和升至149833億元,相較于2023年的136234億元,品牌價值總和增加近10%。
字節跳動以近萬億的品牌價值首次入榜并名列榜首,去年蟬聯榜首的騰訊排名第二。

TBB,意為 “THE BEST BRAND” ,這是自首個“中國品牌日”活動以來,上海企業文化與品牌研究所連續第八次發布“TBB品牌價值榜”。榜單重點關注企業營收、利潤、研發等對品牌資產的影響,同時關注品牌的穩定性、成長性、市場力、影響力等要素。
根據榜單,前37位的品牌價值均超過了千億元大關。排名前10的品牌價值總和達57820.74億元,占品牌價值榜總價值的四成左右,進一步印證了頭部品牌價值在市場中強勢的標識度和顯示度。

從品牌價值來看,北京、廣東、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強勢品牌的集聚度較高。北京、廣東、上海三地品牌價值總和均超過萬億元,分別為83497.01億元、23739.66億元,16975.41億元。
其中在北京聚集的中央企業入榜企業品牌價值總和為64662.82億元,不僅占全部百強榜單總價值的43%,也占到北京總入榜企業品牌價值的77%。廣東入選企業雖比上海少兩家,但憑借騰訊、華為、比亞迪等民營企業,品牌價值總和超過了上海,排名第二。
從入榜企業的地域分布來看,有16個省市自治區的品牌進入了百強品牌價值榜行列,其中,北京有43家,上海有14家,廣東有12家,浙江有7家。

共有49家智能制造企業上榜,在入選品牌數量上遙遙領先,品牌價值總和45902.71億元,占榜單總價值的30.63%,品牌價值總和位居各產業門類之首。
上海企業文化與品牌研究所認為,49家入榜品牌在新質生產力、新型工業化推動下,產業基礎高端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展現了中國實體經濟完善的產業鏈韌性,以及持續穩健向好的態勢。
互聯網應用企業的品牌價值持續走高。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電商等領域,今年共有12家企業進入百強榜單。
作為中國品牌經濟重要增長極,在金融業領域共有21家企業上榜,品牌價值總和達39775億元,占榜單總價值的26.55%,中國工商銀行位列榜單第三。
界面新聞注意到,共有38家民營品牌進入榜單,包括小米、聯想、格力、美的、海爾、攜程、陽光電源等,品牌價值總和為59406.18億,占榜單總價值的39.65%。
作為融合機械、電子、計算、感知、視聽、儲能等多項技術復合的汽車制造產業鏈領域,配套企業寧德時代排名23位,依然延續去年“面粉比面包貴”的傳奇,位列汽車行業第一。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出口等高價值增長因素,上汽集團品牌價值比去年增長四成多,品牌價值僅次于寧德時代、位列整車廠第一。入榜的汽車企業還包括比亞迪、北京汽車、長安、長城、吉利等,作為“造車新勢力”的唯一代表,理想汽車首次入榜,位列88位。
由于房地產市場的變化,部分頭部地產品牌受多重超預期因素影響,大而不強現象突出,近幾年已陸續跌出百強榜。上海企業文化與品牌研究所表示,受國內外大環境的影響和制約,房地產、建筑、航空運輸等領域的一些曾經多年霸榜的品牌,近幾年已陸續退出百強榜單。
值得一提的是,瑞幸咖啡、蜜雪冰城等新品類品牌近兩年增長勢頭較猛,上海企業文化與品牌研究所認為,這些成長性顯著的候補品牌,在可見的未來將進入百強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