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餐網 蕭霖
編輯|王秀清
又有餐飲店被碰瓷。
這次是海底撈,還因此登上微博熱搜第一。今年3月,一名顧客聲稱在北京一家海底撈門店的蘸碟中吃出了玻璃渣。但警方偵查后發現,整起事件是該顧客“自導自演”的一出鬧劇,涉事相關嫌疑人共有4名。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近日,海底撈對此事件做出了回應引發網友熱議,“海底撈回應被4人含玻璃渣吃火鍋敲詐”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的位置,截至發稿前,該話題閱讀量超1.8億。
為什么餐飲店被碰瓷的現象頻頻發生?餐飲商家可以如何防范?
01 海底撈登上熱搜第一,竟因有人碰瓷
5月8日,“海底撈回應4人含碎玻璃渣吃火鍋敲詐#”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第一,引發網友熱議。
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
據法治進行時報道,今年3月,有數名顧客在海底撈北京一家門店用餐時,其中一名顧客聲稱在麻醬調料里吃出玻璃碎渣。當天,該桌顧客消費了378元,海底撈給予免單外還賠付了2500元,同時進行了報警處理。
經過警方調查,原來這是一起針對海底撈的“碰瓷”事件。
事發當天,有一位該桌顧客在小料臺拿碗時,將隨身攜帶的玻璃渣放入調料碗,并向調料桶內也投放了玻璃渣。
圖片來源:央視網,《法治進行時》欄目視頻截圖
警方在偵查過程中還發現,這桌顧客并非“首次作案”,相關嫌疑人共計有4名。據南都·灣財社報道,5個月內,這4名嫌疑人連續對北京、承德等地的5家海底撈門店進行了碰瓷和惡意索賠,所涉詐騙金額一萬余元。
目前,上述嫌疑人因涉嫌敲詐勒索罪已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事實上,這不是海底撈門店第一次遭到碰瓷。
據廣州日報報道,2021年6月,一名男顧客在海底撈深圳某門店就餐時,聲稱自己從菜品中吃到蟑螂,工作人員表示可以免單,但該男子要求餐廳除了免單,還要額外賠付1000元,并聲稱如果不同意就要打投訴電話。最終,門店給該男子免單,并賠付了1000元。待該男子離去后,工作人員察看監控發現異常,于是報了警。
圖片來源:央視網官方微博截圖
經過警方調查,該男子(蔡某)為了享受免單和騙取賠償金,在煮火鍋時往火鍋里丟進事先準備好的蟑螂。
據蔡某交代,其曾經從事過餐飲行業,發現當顧客在食物中吃出蟲子之類的異物時,店家一般都會主動免單、賠錢,息事寧人。于是,他去海底撈用餐前,專門在商場樓下的草坪里找出一只死蟑螂,藏在自己褲兜里帶入門店。等吃飽喝足后,再將蟑螂丟進鍋中,煮了一會兒之后才叫來服務員質問。
更離譜的是,蔡某當天還在深圳另一家海底撈門店中以同樣手法敲詐了800元,兩次共不當獲利1800元。
最終,蔡某因敲詐勒索被深圳警方行政拘留。
02 吃出蟑螂、鋼絲、指甲……為了碰瓷餐飲店,他們真是“拼了”
事實上,餐飲行業稱得上碰瓷、敲詐勒索案件的“重災區”。
紅餐網簡單梳理了幾起近年來發生的針對餐飲店的敲詐勒索案件,嫌疑人“操作”之離譜令人咋舌:
1、情侶勒索9家餐飲店,只為吃霸王餐
2024年3月23日,上海浦東警方逮捕了兩名頻繁以“吃出指甲”為由勒索商家的犯罪嫌疑人。
據澎湃新聞報道,錢某和其女友何某某在上海前灘一飯店用餐時聲稱發現食物中有指甲,隨后要求店長免單并索賠3700元。店長擔心影響生意,最終同意免單并額外賠償兩人500元。但店長認為事件中有疑點,于是待兩人離店后向警方求助。
圖片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警方調查后發現,錢某、何某某吃出的所謂“指甲”,其實是何某某在前往飯店前,提前剪好的“作案工具”。進一步調查后警方發現,兩人陸續在上海9家餐廳以同樣手法要求免單并賠償,一共敲詐勒索了7000余元。
最終,錢某和何某某因涉嫌敲詐勒索罪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
2、污蔑商家“牛肉湯里有屎”
據菏澤巨野縣法院報道,2024年3月,菏澤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北城派出所接到轄區商戶劉先生報警,劉先生稱,自己經營著一家牛肉湯館,近期有一位老客戶告訴他,有人在某短視頻平臺上惡意造謠他的門店服務態度差、牛肉湯里還有屎。
劉先生表示,看到這些短視頻后十分生氣,且謠言已經給他的經營造成惡劣影響,請求公安機關處理。
接到報警后,當地警方立即對劉先生所說的視頻賬號展開調查,發現這一賬號不但誹謗侮辱了劉先生,還發布了大量侮辱其他人和事件的視頻內容,在網絡上造成了比較惡劣的影響。
隨后,警方將視頻賬號的所有者劉某某傳喚至派出所調查。經訊問,劉某某交代,前不久,他去劉先生店里喝牛肉湯,喝完之后發現湯底有少量料渣,于是對牛肉湯品質心生不滿,但他在當時并未與店家交涉,而是事后越想越生氣,偷拍了該牛肉湯店鋪照片,并配上了發泄不滿的文字,發到了短視頻平臺。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平時劉某某會將他感到不滿的人和事都拍下來發到網上,并配上污言穢語攻擊對方。
據悉,因在網上故意造謠,污蔑詆毀他人名聲,造成惡劣影響,劉某某因涉嫌涉嫌侮辱罪,已被當地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3、“口含蟑螂”要求餐廳給予10倍賠償
2023年7月,北京發生了一起針對高檔餐廳的敲詐勒索案件,作案男子“口含蟑螂”的操作一度引發網友熱議。
據“平安北京”微信公眾號,一名男子在北京某餐廳內用餐完畢后,聲稱在食物中吃出了蟑螂。考慮到餐廳聲譽及顧客的就餐體驗問題,餐廳立刻提出給他退菜和免單。然而,該男子卻拒絕免單,并在正常買單后離開。
本以為事情就此平息,但令餐廳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該男子就打電話過來要求10倍金額的賠償,否則就將吃出蟑螂一事在網絡上曝光。
餐廳與該男子就賠償金額進行了協商,并在其要求下付了1000元和一條中華香煙作為賠償。
待男子離店后,餐廳的廚師經過仔細查看發現,該男子所謂從菜品里吃出的“蟑螂”有些不對勁,蟑螂的形態不像同食物共同經過烹煮后形成的,于是,餐廳方面立即報警。
警方調查發現,附近還有多家餐廳在近段時間都有過同樣的遭遇,且均涉及同一名食客。
最終,警方鎖定并抓捕了犯罪嫌疑人陳某,并在陳某身上搜出了作案工具——用口香糖罐裝的一罐蟑螂!
據陳某交代,他托人提前在老家購買好蟑螂,煮熟后放入口香糖罐中備用,在飯店用餐時,他就趁人不備將蟲子放入嘴中,再吐出來,聲稱吃出了蟲子。
為了提升作案成功率,陳某還特意選擇高檔餐廳,下單價位較高的菜品,并以網絡曝光作為威脅向餐廳索要錢財。通過這種方式,陳某此前已多次得手。
因涉嫌敲詐勒索,陳某被海淀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03 為何餐飲業的碰瓷、勒索層出不窮
從餐廳的角度來看,很難提前防范這類涉及到食安的敲詐勒索行為,因為顧客聲稱從飯菜中吃出異物后,工作人員難以在第一時間辨別異物是否來自餐廳,而為了餐廳聲譽,即便顧客吃出異物的真實性存疑,餐廳往往也會選擇先向顧客道歉并賠償,待顧客離開門店后再調取監控合理維權。若監控沒能拍下作案過程,那么餐廳也只能“吃啞巴虧”。
此外,門店內發生顧客投訴現象后,不少餐飲老板都本著和氣生財的態度,不愿與顧客產生沖突,主動息事寧人,上述犯罪嫌疑人均“拿捏”了餐飲老板的想法,這才最終得手。
餐飲店想要通過自身力量杜絕、防范這類現象,難度相當大,需要依靠社會各界共同構建優質的營商環境。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目前,國內已有一些城市通過搭建平臺、出臺相應規定等方式,優化餐飲營商環境。
比如,北京通過出臺相關規定優化餐飲營商環境,打擊惡意索賠等現象。據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2024年2月6日,北京市商務局等9部門下發了關于印發《推動北京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國際美食之都行動方案》(下文簡稱為《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到,要推進餐飲業跨部門綜合監管創新改革,實施分級分類精準監管;建立容錯機制,探索實施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制度;依法打擊“惡意索賠”“敲詐勒索”亂象。
上海則設立了“全民安防平臺”,給派出所轄區內的商戶提供了更有效、更及時的化解糾紛的渠道。據了解,浦東前灘派出所在轄區設立了4個“平安屋”點位,與轄區84家業主單位、35家保安公司達成“平安聯盟”,建立定期信息通報和案例講評機制,形成平安網格。同時,對可能發生的糾紛、求助、非道路事故等情況,在“平安屋”內做到提前介入、提前干預,將隱患、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除了監管部門,餐飲人也應該優化門店管理措施,在日常經營管理中進一步保障自身權益。比如,最基礎的就是做好餐廳的食安保障,不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同時,通過在餐廳內安裝攝像頭、出現糾紛時留存溝通記錄等措施,以進一步防范被碰瓷。
正如海底撈在公開回應“4人含玻璃渣敲詐”事件時提到的,海底撈將持續筑牢食品安全防線,對惡意索賠、敲詐營利等不法行為勇敢說不,以法律維護企業和公眾的合法權益。
總的來說,依法打擊“惡意索賠”“敲詐勒索”亂象,需要全社會的合力。餐飲人除了夯實自身食品安全規范治理外,也要向海底撈一樣,堅決向敲詐勒索行為說不,更好地捍衛行業秩序,確保消費者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問題關乎老百姓的健康,除了商家筑牢食品安全防線、最大限度自我保護外,還需要完善的立法保障、積極的警民聯手,以及行業間的攜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