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升龍
受個人消費、企業支出下降和出口不力拖累,日本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現萎縮,突顯復蘇的脆弱,同時也為日本央行政策正常化前景蒙上了陰影。
日本內閣府5月16日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 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0.5%,按年率計算降幅為2.0%,繼去年第四季度轉正后再次出現負增長。
一季度個人消費環比下降0.7%,連續四個季度下降,創2009年以來持續下降最長時間紀錄。私人消費占日本經濟規模的一半以上,日元大幅貶值,造成進口商品尤其是食品和能源價格大幅走高,對消費形成沖擊。企業資本支出環比下降0.8%,前值為增長1.8%。凈出口環比下跌0.3%,前值為增長0.2%,為一年來首次下跌。
彭博社援引樂天證券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Nobuyasu Atago的話說,第一季度的數據不是日本央行可以立即再次加息的前提,需要等待8月的第二季度GDP數據出爐再做決定。
SMBC日興證券首席市場分析師Yoshimasa Maruyama對路透社表示,日本央行可能會推遲再次加息,具體時間點取決于二季度GDP的反彈情況。
分析師表示,東京西北部能登地區的新年地震、以及豐田子公司汽車測試數據造假導致汽車產銷大幅減少,是影響一季度日本經濟增長的兩只“黑天鵝”,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幾十年來罕見的高通脹導致消費者收緊預算,削減家庭支出。
大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Toru Suehiro表示,隨著日元持續走弱,下半年實際工資水平不會大幅上升,屆時日本央行將面臨維持現狀和進一步放松貨幣之間的艱難選擇。
截至發稿,美元對100日元匯率報153.93。2024年迄今,日元對美元已貶值3.2%。期間日本央行出手干預匯市,使得美元對100日元匯率從160回落至155下方。
上周,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在國會金融委員會上再次明確了匯率是影響經濟和物價的重要因素之一,稱如果匯率變動對CPI產生重大影響,將采取政策措施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