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多財經
“企業在新的產業浪潮來臨時,應該主動推進新階段的產品和業務創新,這樣才能夠在新的浪潮成為主流的時候,走到行業前面,否則就會從產業發展的潮流中掉下來”。用友網絡創始人王文京,曾用“沖浪理論”形容一家企業成功的秘訣。
而在資本市場沉浮二十余年后,一直走在行業前端的用友網絡卻首次交出了一份“掉下來”的財務答卷。凈利潤、成本費用激增、現金流轉負……種種狀況共同拷問著用友網絡的戰略正確性。
這份難稱“合格”的業績財報,無疑出乎資本市場的意料,但對于破釜沉舟求轉型的用友網絡而言,卻是單一會計服務與綜合云服務兩個齒輪磨合中必然經歷的涅槃之痛。
在談及經營計劃時,用友網絡稱其業務組織模式升級已經完成,對業務與業績的階段性影響已經度過。未來,該公司又該如何繼續把握新主流浪潮,發揮用友優勢,進而實現全面效益化經營?
一、成本飆升,利潤斷崖式下跌
財報顯示,用友網絡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97.96億元,僅較2022年的92.62億元增長5.8%。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用友網絡第四年出現營收的個位數增長,該公司2020年至2022年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0.2%、4.7%和3.7%。
相比增速放緩,但整體仍處在正增長趨勢的收入表現,用友網絡的盈利能力更是大打折扣,2023年甚至錄得虧損,額度為-9.67億元;扣非后凈虧損為11.04億元,這也是該公司上市多年來首次遭遇凈利潤為負的情況。
用友網絡在財報中解釋稱,2023年的虧損主要由于收入簽約的結構變動,包括來自大企業收入增速的降低,以及政府與其它公共組織業務收入的下滑。此外,該公司報告期內的營業成本與費用增加較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利潤端。
但貝多財經發現,用友網絡大型企業客戶業務的收入為65.19億元,同比增長4.3%。且雖然政府與其他公共組織的收入同比下降12.5%,但該項服務占總收入的比例僅約10%,在基數不大的情況下,對利潤端影響顯然不那么顯著。
再看用友網絡的成本支出,2023年該公司的營業成本達48.26億元,同比增長19.5%;銷售費用為27.43億元,同比增加22.7%;研發費用為21.06億元,同比增加20.1%,三項指標增速均遠超收入端的增速。
雖然用友網絡在財報中稱其“工資薪酬同比增加較多”,但其2023年母公司和主要子公司的員工人數約為2.49萬人次,較2022年同期的2.54萬人次實際有所減少。總體而言,用友網絡給出的業績下滑邏輯算不上有說服力。
事實上,用友網絡的利潤不振早有預兆,該公司的自2019年取得11.83億元的利潤成績后便開始一路下滑,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85億元、7.08億元和2.19億元,同比收窄16.7%、28.2%和69.0%。
而影響用友網絡業績的根本原因,是該公司基于行業需求主動發起的業務模式組織轉型。
據財報介紹,用友網絡于2023年啟動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業務組織模式升級,大型企業客戶業務由原來以地區為主的組織模式,升級為以行業為主的組織模式,并組建23個行業客戶與解決方案事業部,全國一體化組織開展業務。
與此同時,用友網絡的中型企業客戶業務將繼續按照區域開展,但全國統一、垂直組織開展。用友網絡在財報中稱,此舉雖然對公司業績存在階段性影響,但符合客戶要求,也是全球大型企業軟件與服務業務更高效和主流的組織模式。
二、競爭激烈,主動轉型謀發展
一家扎根行業多年的龍頭企業,為何會在企業數智化的節骨眼上主動變更業務組織模式?這背后的轉型動機,還需從用友網絡的發展沿革說起。
成立于1988年的用友網絡,前身是一家財務軟件服務社,服務超40萬家企事業單位的會計電算化。而在洞見企業一體化管理發展路徑后,用友押注ERP(企業管理軟件)研發,通過多元化ERP產品布局躋身行業第一。
錨定“云服務”賽道的用友,又于2015年將公司名稱中的“軟件”一詞去除,更名為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亦由“用友軟件”更名為“用友網絡”,順應行業變革與用戶需求,引領SaaS市場的發展。
時間來到2020年,用友網絡宣布進入“企業互聯網服務”3.0戰略的第二階段,開發出商業創新平臺——用友BIP,在信息技術TO B端再度掀起變革。也是在這一年,用友成為第一個突破千億市值的中國軟件企業。
“企業在制定完戰略后,業務方面怎么創新,組織方面如何變革、運營和管理方式怎么配合,都是融在一起的。BIP將使商業創新超越技術、商業、成本的屏障,變得簡單、便捷、大眾化、社會化”,用友網絡創始人王文京曾預言。
但現實是,隨著企業經營管理的高度系統化,企業服務行業的競爭局勢也向著專精化方向發展。站在時代岔路口,以會計軟件廠商起家的用友網絡,不可避免地與在技術、成本、效益等方面更具優勢的互聯網巨頭們短兵相接。
外部壓力下,向云服務與軟件提供商轉型的用友網絡并不算順風順水,自2020年起開始出現營收停滯、利潤回退的情況,亟待重新調整現有商業模式與戰略布局。2021年,本已“功成身退”的王文京再度出山,擔任用友網絡總裁。
用友網絡稱,人事調整是為搶抓企業與公共組織云服務業務發展的戰略機遇。本次組織模式改造,也正是王文京的手筆,王文京在2023全球商業創新大會上提到,以行業分類的服務“效果特別好”,能夠有效提升客戶數字創新水平。
而對于組織變革伴隨而來的業績變動,王文京認為雖然調整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業績,但全新的組織模式能夠有效提振合同簽約業績。此外,用友網絡在于行業頭部企業聯合創新后,能夠將領先快速復制到其他行業,增長勢頭可持續。
三、改革完成,業績有望迎拐點
截至2023年末,用友網絡的云服務業務實現收入70.91億元,同比增長11.6%,占該公司總收入的約72.4%;云服務累計付費客戶數為71.5萬家,其中企業用戶數63.3萬家;新增云服務付費客戶數14.35萬家,其中企業用戶數13萬家。
從這個維度看,在實施云服務轉型戰略近5年后,用友網絡的云服務業務已經從量變轉向質變,成為營收增長的主要推手。與此同時,該公司的子公司暢捷通在小微企業財務云服務領域市場覆蓋率全國第一,并實現扭虧為盈。
但貝多財經梳理往年財報得知,用友網絡來自大型企業客戶市場的云服務業務收入增速并不十分穩定,在2022收入43.93億元,實現17.6%的增長后,2023年來自該類客戶的對應業務收入為47.31億元,同比增長7.7%,增速明顯放緩。
不僅如此,用友網絡截至同期末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已跌至負數,為-9050.15萬元。而在此前,該項指標已連續三年下降,由2020年的16.13億元收窄至2021年的13.04億元,又再度驟降至2022年的2.86億元。
不過,根據用友網絡最新披露的業績報告,該公司2024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6%至17.49億元,主要由于大型企業客戶業務收入實現20%的增長,其中云服務業務同比增長38.9%,行業化后的組織優勢和BIP產品優勢逐漸顯現。
雖然用友網絡仍處在虧損之中,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4.53億元和-4.51億元,但其扣非后凈利潤實際上同比減虧4447萬元;營業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比收窄10.7%;毛利率同比提升6.3個百分點,效益化經營初見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剛開年,在“火線”大刀闊斧改革不到三年的王文京再度申請辭去總裁一職,相關職務由陳強兵接任。天風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管理層的調整意味著用友的高強度研發與組織戰略調整,有望接近尾聲。
用友網絡的管理層也對其2024年的發展持樂觀態度,稱其已深入洞察市場需求和機遇點,將全力打好新年度的業績進攻戰。以天風證券為代表的多家證券公司亦給予該公司“買入”評級,認為其有望迎來報表拐點。
用友網絡的未來發展態勢,貝多財經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