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唐俊
5月13日,教育部官網公示擬同意新增9所本科學校,其中2所位于河南,分別是河南體育學院(公辦)、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民辦)。
河南體育學院位于鄭州,以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為基礎組建;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位于漯河,建校基礎是漯河食品職業學院。
根據河南省的規劃,還將依托相關專業院校組建獨立設置的美術學院、音樂學院、外國語學院。其中,鄭州大學音樂學院已經更名為鄭州大學河南音樂學院,不過暫未成為獨立學校。
河南最近幾年“拼命”建大學,高校數量不斷上漲。
在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間(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名單周期),全國共新增了61所普通高校,其中河南高校新增數量最多,一年時間增加12所,占增量的1/5。
2024年,河南省仍在繼續建大學。河南各地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不少涉及高校建設的內容。
鄭州提到,支持籌建河南電子科技大學、鄭州航空航天大學,計劃河南音樂學院2024年6月底開工建設。許昌提到,支持建設許昌學院、河南農業大學許昌學院、中院科技學院。焦作提到,推動設置焦作醫藥學院。周口提到,積極籌設周口城市職業學院、河南水利水電學院。鶴壁將推動中原醫學院落地、洛陽將籌建洛陽烏拉爾大學等。
不斷建設大學的背后,是河南龐大的高考考生規模。最近兩年河南未公布高考人數,2021年的官方數據顯示,當年河南參加普通高考全國統考的考生為79萬人,與山東、廣東等省份排在全國最前列。
事實上,河南在經過這些年的建設后,已經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數量最多的省份。截至2023年6月,河南有168所高校,與江蘇省并列第一。但是江蘇的高考考生規模不到河南的一半,河南雖然總數高,但人均少。
河南雖然高校數量第一,但其中本科學校數量僅占35%,更多是以職業學校為代表的大專,其本科學校數量排名全國第九。更重要的是,河南缺少真正全國知名的重點院校。
一位在鄭州當地國企工作的人士告訴界面新聞,他畢業于北京一所985工科院校,想通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途徑提升學歷,但整個河南都沒有與自己本科院校可以相比的學校。他不愿每周末往返北京讀書,不得不“降級”讀研,選擇鄭州大學的工程管理碩士(MEM)。
河南沒有985院校,鄭州大學是河南最好的大學,也是省內唯一一所211院校。對比其他省份,江蘇有11所985/211院校、陜西有8所985/211院校、湖北有7所、四川有5所。
一般而言,各個大學在省內的招生比例較高。河南本地缺少“雙一流”大學,加上考生規模大,導致當地高考競爭激烈。這也是河南近些年不斷新建高校的重要原因。
為此,河南正在加快引進“好大學”。2023年,上海交通大學鄭州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鄭州研究院揭牌運行。2024年,河南計劃再引進落地一流大學、科研機構鄭州研究院10家。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對界面新聞表示,河南是高考大省,新增兩所本科院校很正常,未來我國要新增高校的地方,基本也會集中在高考大省,從而推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化布局。
但是熊丙奇認為,新增一兩所高校只能解決很小的問題。“像河南在辦高等教育的時候,總是想通過新增或引進的方式快速解決,但實際上更應該關注如何去辦好現有院校。”他認為,落實學校的自主權、推進學校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等方面更為重要。
熊丙奇認為,對于高等教育并不發達地方而言,地方政府應該秉持更加開放的心態、尊重教育的客觀規律,這比金錢投入更加重要。“往往這些地方不是教育投入的問題,而是教育理念的問題。如果行政指揮的痕跡很重、學校自主權缺失,很難辦出高水平的高等學校。”
河南教育部門自己也提到,當地高等教育大而不強。在2024年河南省教育工作會議上,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毛杰表示,要改變高等教育大而不強的局面,“雙一流”建設和創建是重要的破局之舉。
毛杰提到,要做強高等教育“雙航母”,鄭州大學、河南大學要把4個一流建設學科放在學校發展的首要位置,打造優勢突出、布局合理的學科梯次發展格局。
河南還在支持河南理工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工業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中醫院大學等7所高校的11個學科,開展一流學科的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