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鳥資本
外資獨資公募,故事多多。
富達基金就是一例。
這家美資巨頭有著投資傳奇,在全球主動股票投資占有重要一席,誕生了彼得林奇等神級投資大師。
富達來到中國“開店”后,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難題,凈值曲線的煩惱至今未能解除。
一季報中的線索
富達基金于2021年5月27日成立,并在2022年年末正式獲批開展在華獨資公募業務。股權結構上,由富達亞洲控股私人有限公司100%控股。
值得一提的是,富達基金也是貝萊德基金之后,又一個能在中國“開店”的外資獨資巨頭。此前,外資資管在華展業,普遍采取與內資機構合資的形式。
據公募基金一季報,富達基金的受托管理規模為64.28億元,總計兩位基金經理,分別為周文群和成皓,前者主打股票投資,后者則負責固定收益資產。
其中,周文群管理的“富達傳承6個月股票”在去年4月成立,但至今凈值仍在1元面值以下。
據天天基金網,截至今年5月10日,這只產品單位凈值為0.9749(未曾分紅)。
持有一年,投資者依然是虧損的。不止于此,還要承擔著1.2%/年的管理費,托管費0.2%/年。
再來看看富達基金的“誠意”。
一季報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文字:“本基金管理人未運用固有資金投資本基金。截至本報告期末,本基金管理人未持有本基金份額。”
一家成熟的資產管理公司,成立產品初期通常需要跟投,與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保持高度一致。
然而,富達基金并沒有使用自有資產,與外部投資人共擔漲跌。
少見的女性操盤手
富達基金母公司在國際市場的形象,一直與其對待員工的文明程度較高,有著緊密的聯系。
公開資料中,外界經常能見到富達專門調研全球女性投資理財、女性職業未來,并在公司內部推出很多女性友好的工作福利。
梳理富達基金官網,其在華團隊的投資決策委員會(公募決策的中樞),六名成員中有三位女性。此外,總經理、首席運營官也就是女性職業人。
同時,富達在華首只產品亦有女性操盤手執掌,即周文群。
來看看周文群的個人背景。
她擁有香港城市大學金融碩士學位,曾在銀保誠資產管理、景順香港資產管理任職,之后長期在富達亞太區的體系內工作,屬于富達自己培養的基金經理。
據2023年年報,周文群持有這只基金C份額超過100萬份的份額,另有其他同事也持有該基金。截至去年末,富達內部所有從業人員持有這只打榜產品的份額,占基金總份額比例為1.7451%。

是多是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PK大票
富達這只基金的PK對象是A股大盤股。這是觀察這只產品水平高低的關鍵。為何這么說?
來看基金的業績基準表述:滬深300指數收益率×80%+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10%+中債0-1年國債財富(總值)指數收益率×10%。
因此,這只基金能否戰勝大盤指數(特別是滬深300代表的A股大市值股票),對于基民來說至關重要。
以近1年為時間維度,周文群的產品凈值收益為-2.43%,同期滬深300指數為-8.27%。
這么一看,戰勝了指數。
但投資者不要被這個現象所迷惑,基金經理依然未能產生絕對收益。
正收益就是絕對收益?非也非也。
說通俗點,絕對收益要體現減去年度管理費與托管費,還要戰勝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無風險收益)。
富達的產品遠遠未達標,何況現在還處于1元面值以下,第一批投資者(如果現在仍在持倉)的本金依然是浮虧狀態。
問題出在哪里?
周文群在一季報中有如下反思:一季度本基金在TMT板塊內的選股、超配食品飲料以及低配銀行板塊對整體表現產生了一定拖累。
可見,基金經理依然有所錯判,迷戀于大消費和互聯網——數年前抱團股的主力,卻低估了大金融板塊的走勢。
看看最新持倉,都是耳熟能詳的大型股票,而且是上游資源類股票,雖然在過去一個季度產生了較好收益貢獻,但子行業的過度集中也蘊含著些許風險。

這位美女操盤手的絕對收益功力到底如何?何時體現?市場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