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升龍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隨著美國南部非法越境問題持續,移民相關議題仍然是總統大選前兩黨拉鋸的焦點。
特朗普及其陣營、共和黨保守派指責當前的移民危機是拜登政府一手造成的。早在特朗普主政期間,他就迫切希望將公民身份問題納入人口普查,以限制那些傾向于接納移民的州獲得更大的選舉影響力,但一系列嘗試均宣告失敗。
共和黨人于當地時間2024年5月9日在國會眾議院通過了《平等代表法》議案(編號HR7109)。該議案要求聯邦人口普查局在2030年以及之后的人口普查中獲取受訪者公民信息,并由商務部公布各州公民和非公民人數。
美聯社等美國媒體評論稱,通過在普查表中加入公民身份信息,共和黨試圖將非公民排除在用于確定國會席位的人口統計之外。共和黨陣營則抨擊投下反對票的民主黨人為激進的極左翼。
可能受到新調查方式影響的州既包括紐約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等藍色勢力范圍,也包括得克薩斯州和佛羅里達州等傳統紅色陣營。
目前美國的移民人數超過4500萬,占總人口的13.6%。這些移民中約53%有投票權。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預計,作為最大的移民群體,今年符合投票條件的拉美裔選民比例將創歷史新高,其中四分之一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
該議案目前正等待參議院審讀,隨后再進行參議院內部投票,最終才能讓拜登簽署成為法律。
美國憲法規定,美國每10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只有合法公民才能參與聯邦和地方選舉,即使獲得永久居民身份的移民也不能直接參與選舉過程。美國媒體據此認為,此次共和黨的提案屬于多此一舉,因此最終大概率會被參議院否決。
盡管如此,這項提議引起了選舉專家、民權團體和民主黨議員的警覺,他們認為這是特朗普影響力的回歸,也將影響人口普查的走向,而人口普查往往在政治權力和聯邦資金的分配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眾議院投票結果公布后,前特朗普白宮團隊核心成員斯蒂芬·米勒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連發數條推文指責民主黨人試圖“讓非法移民在國會和選舉團中擁有代表權”。隨后頂級富豪馬斯克轉發其推文,并評論道,考慮到民主黨縱容大量非法移民涌入,2024年可能是最后一次實際由美國公民決定的選舉。
馬斯克本身是南非移民。他在移民美國之前就讀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金斯敦的女王大學,后來轉學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并于1997年獲得物理學和經濟學學士學位。
今年2月,在呼應兒子呼吁收緊移民政策的帖子時,梅耶·馬斯克回憶了自己和三名子女拿到美國國籍時遭遇的種種艱辛。為了證明符合條件,馬斯克一家的申請流程足足耗費了12年。她不理解為何如今的移民能輕易享受公民稅收所貢獻的社會福利。
盡管在2020年投票給了拜登,馬斯克多次公開批評后者的移民政策,特別是在美墨邊境問題上。他的基本立場是不反對移民,但反對大量涌入。
截至去年12月,在美墨邊境等待進入的移民激增至創紀錄的30.2萬人。最新的數據也顯示,在拜登執政期間,超630萬人在非法越境進入美國時被拘留。
盡管如此,諾貝爾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引用圣路易斯聯儲的統計表示,移民群體對美國經濟的強勁反彈貢獻巨大,增加了勞動力供應,同時也有利于控制通貨膨脹。
2024年1月,美國建筑商和承包商協會(Associated Builders and Contractors)發布報告稱,美國建筑業目前正面臨50萬的勞動力缺口。這種重體力而高風險的崗位急需移民群體來填補。
克魯格曼認為,移民議題之所以成為選舉焦點,是因為共和黨人發現在經濟上打不過拜登,只好集中火力攻擊他的軟肋:對西南部移民管控不力。
彭博社在2月的一項民調顯示,六成搖擺州的受訪選民認為拜登應為邊境移民激增負責。而隨著11月5日大選投票日臨近,拜登開始采取更強硬的管控措施。
就在眾議院投票通過前述議案的同一天,拜登政府推出了一項新規定,旨在阻止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人滯留美國。這項新規已于5月13日在《聯邦公報》上公布,公眾可以在30天內向國土安全部反饋意見,經修改之后正式生效。
國土安全部的新規要求在最初庇護篩選階段對移民進行評估,以確定他們是否應該被禁止庇護并迅速被驅逐出境。
但共和黨等反對陣營指出,新措施僅針對那些在母國被判犯有嚴重罪行的人士,以及恐怖分子,力度太弱,適用范圍過于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