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騰訊這個“18歲生意”,發育有點快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騰訊這個“18歲生意”,發育有點快

小游戲的想象空間有多大?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略大參考 楊知潮

編輯|原 野

當2017年跳一跳在朋友圈刷屏時,沒人能想到它能成長為一門百億規模的大生意。

小游戲這門生意的規模,2023年已經達到200億,同比增長300%。按照機構預測,2024年將達到600億的規模——作為參考,行業巨頭網易游戲去年的收入約800億。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小游戲不被認為是一門好生意,它的周期太短了,如同少女的韶華易逝,但工作卻只招18歲的。無論是《羊了個羊》,還是最近爆火的《抓大鵝》,它們的巔峰都很難維持一個月以上,這個特性幾乎注定,小游戲廠商中不太可能產生太大的游戲公司。

但平臺不一樣,它們不需要永遠18歲,只需要永遠有人18歲。

五一節前,一款《抓大鵝》再次爆火,它的玩法和《羊了個羊》近似。可以預見,《抓大鵝》也不過是一顆流星。但任何一款小游戲的過氣,都不影響平臺的“青春永駐”。按照騰訊小游戲團隊4月底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IAA小游戲(即休閑小游戲)月活已經達到5億。

它的規模正在快速擴張,還有非常清晰的變現路徑,并且已經在過去幾個季度里影響到了騰訊的財報。

更重要的是,這門生意實在太適合騰訊了。以QQ和微信的流量為核心,代理最新的熱門游戲,從來都是騰訊最擅長的打法——沒有任何一個游戲可以永葆青春,但騰訊永遠都能拿到“18歲的游戲”。類似的故事,也將在小游戲領域重復。

01 流水的游戲,鐵打的微信

小游戲已經是一門正經生意了。

今年2月,A股上市公司三七互娛推出的小程序游戲《尋道大千》用戶規模達到1.6億。除此之外,網易、靈犀等多個大廠也都有入局。如果用影視行業來比喻,差不多相當于知名電影公司入局拍攝了一部短劇,并登上了抖音短劇榜單前列。

沒辦法,觀眾老爺愛這口。按照QuestMoblie今年發布的洞察報告,微信小游戲活躍用戶規模已經突破7.5億。

收入方面,小游戲市場也在經歷爆炸式增長,根據《2023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2023年國內小程序游戲市場收入20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00%。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三七互娛2023年的收入。

而按照行業普遍預測,2024年小游戲市場的規模將增長至600億,這已經接近了網易游戲800億的年收入。根據《2023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國內游戲市場的總規模為3029億,如果小游戲市場能實現600億規模并持續增長,它將不僅僅是行業的邊角,而是真正影響整個游戲市場的大變量。

小游戲能夠爆火一點都不奇怪,中國市場從來都有輕量化小游戲的基因,早在PC時代,網頁游戲就被認為是吸金神器,甚至還誕生出了愷英網絡這樣的上市游戲公司。相比網頁游戲,小程序游戲的受眾人群更廣,裂變能力更強。

但相比游戲巨頭此前自己的買賣,這門生意也有缺陷:保質期比冰箱里的剩菜還短。

2022年9月,《羊了個羊》引爆全網,其熱度在短時間內可以說超越了世界上所有的游戲。但這樣的熱度只持續了三天,按照微信指數,這款游戲爆火三天以后就達到頂峰,此后開始出現下滑。

保質期太短,意味著小游戲很難帶來長遠的商業價值,比如在《羊了個羊》爆火期間,其背后的上市公司吉比特股價也只上漲了5%左右。這對要求穩定市場占有率的大型游戲公司來說很不友好——即便費勁巴拉做出一個爆款,也只能火一個月。

但對小游戲背后的平臺來說,邏輯完全不一樣了。

不同于《羊了個羊》過山車式的曲線,微信小游戲一直在穩定做大。根據2023 年微信小游戲開發者大會上的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平臺IAA小游戲月活已經達到5億。小游戲開發者人數已經累計超過40萬人,相比去年增長10w,其中有超過8成是30人以下的小團隊。

游戲質量和玩法的創新性,絕非小游戲用戶群體最在乎的要素。在朋友圈刷屏的《咸魚之王》已經講清楚了這個道理:極其魔幻但抓眼球的廣告、洗腦般的重復,才是一個爆款小游戲的捷徑。

這意味著行業里最值錢的東西,不是工作室做出的作品,而是騰訊手里的流量。自然,利潤也會更多地集中在最不可替代的那個環節里。

事實的確如此。過去幾個季度里,小游戲平臺服務費已經影響了騰訊的財報。在2023年年報中,在多項業務承壓的情況下,騰訊增值服務業務毛利率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而財報將小游戲平臺服務費的占比增加歸為第一原因。

在重要收入游戲直播業務下滑的情況下,騰訊2023年社交網絡收入還是同比增長了1%,主要原因仍然包括小游戲平臺服務費收入的增長。

02 小游戲才符合騰訊的基因?

小游戲對騰訊來說從來不是新故事,相反,它是騰訊最早的打法。

2003年,騰訊試水游戲市場,運營了一款大型游戲《凱旋》,但這款游戲BUG頻發,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無功而返,最終在2009年草草停服。

在大型游戲失敗后,騰訊轉向了休閑游戲,《泡泡龍》《QQ堂》《歡樂斗地主》陸續上線,承載了騰訊新的游戲夢想。相比《凱旋》那類大型的MMORPG,這門生意太舒服了,QQ龐大的流量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用戶,熟人關系下,這類強社交游戲又很容易裂變。QQ游戲大廳成為那幾年騰訊最重要的產品之一。

圖:游戲《泡泡龍》

隨后,騰訊又找到了新的船票:代理游戲。龐大的流量、頂級的推廣資源,讓騰訊成為優質游戲的最佳代理商。從《穿越火線》到《DNF》,再到《英雄聯盟》,三款代理游戲均成為國民級的游戲,也確立了騰訊游戲霸主的地位。

但在《和平精英》的成功之后,騰訊的打法逐漸失靈,代理優質產品,通過微信和QQ宣發就能打造出爆款的時代逐漸過去,即便是被寄予厚望的《無畏契約》也沒能復制LOL的神話。

當然,只要永遠有人玩游戲,游戲行業也永遠能賺到錢。2017年之后,也還有游戲公司賺到大錢,只是行業節奏走向了騰訊不太熟悉的方向:自研精品。

2019年,《原神》橫空出世,幫助米哈游一躍成為國際一線游戲巨頭。此后《崩壞3》、《星穹鐵道》等二次元游戲又陸續成功。

《原神》的成功更多來自自己的努力。2019年,全球手游市場規模僅增長9.7%,相較于前一年的26%已經斷崖式下滑。很難說《原神》的成功是站在風口上,但它極高的游戲質量填補了二次元開放世界游戲在手機上的空白。

還有網易的《永劫無間》,一款自研精品的買斷制游戲,在全球范圍內都吸引了大量玩家,創下了國內買斷制游戲的紀錄,時至今日仍然在創造大量收入。最近,該IP正在完成手游化,預約人數超過2500萬。

精品化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游戲人群正在向短視頻、短劇等更輕快的娛樂方式遷徙,同時游戲玩家表現出了較低的遷徙意愿。只有最好的游戲,才能搶到一塊肉吃。不過雖然《原神》和《永劫無間》這樣的精品化游戲仍然賺錢,但對騰訊來說,這種錢太費勁了。

而相比舒適區之外的生意,小游戲這份錢明顯更適合騰訊。

首先,它是騰訊最擅長的平臺化競爭,騰訊可以最大程度發揮流量與社交關系的優勢。

某種程度上,游戲也屬于一種制造業,龐大的研發成本、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龐大的宣發費用,讓這個行業異常殘酷,即便是行業內的巨頭,也不敢說穩操勝券。

以最近騰訊最重要的游戲《元夢之星》為例,盡管有鋪天蓋地的營銷,首期投入高達14億元,動用數百名KOL為其宣傳,這款游戲與《蛋仔派對》之間仍然不分勝負。按照七麥數據,在短暫的超越后,從今年1月11日開始,《元夢之星》在下載榜上開始落后《蛋仔派對》。在小米應用商店和蘋果應用商店的最新下載榜單中,《蛋仔派對》也是遙遙領先于《元夢之星》。

而平臺的生意更像是贏家通吃。無論是手游端的App store和Play商店,還是steam、Epic這樣的PC平臺,都存在強大的馬太效應。對微信來說更是如此,除了抖音外、微信作為小游戲平臺根本沒有競爭對手——免費的基礎上,挑戰者連價格戰都沒法打。

其次,它的變現足夠清晰,且毛利率極高。

不同于短劇極低的付費率,小游戲的變現模式非常直接,無論是“看廣告多一條命”的廣告變現模式,還是直接售賣游戲道具的內購模式,小游戲都可以賺到非常直接的錢,并且已經經過無數的驗證。早在2017年,微信的第一款小游戲《跳一跳》中,一個格子的廣告費就能賣到500萬一天。

按照騰訊的數據,在2024年,微信小游戲廣告大盤的用戶變現ARPU增長25%,流量主數量增長15%,買量消耗上漲一倍。

并且,作為平臺化的收入,騰訊不需要承擔游戲昂貴的營銷和宣發費用,因此毛利率極高。騰訊2023年報中,明確提到了小游戲對毛利率的提升作用。

快速增長、符合騰訊基因、變現清晰,這門生意再好不過。

03 下一個游戲巨頭會是抖音嗎?

作為小游戲平臺,騰訊麻煩的對手只有一個:抖音。

在這個領域,抖音曾經是微信的“小弟”。雖然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第一款小游戲,但早期的抖音還并未將人際關系沉淀下來,小程序游戲在抖音平臺內無法裂變,且用戶也沒有養成在抖音使用小程序的習慣。

因此早期抖音將賣量作為自己在小游戲領域的重要變現渠道。在2022年6月,抖音打通了與微信小游戲之間的跳轉,抖音廣告可以跳轉至微信小游戲內。

然而隨著視頻+的鏈路已經打通,無論是本地生活、電商、甚至是聊天,都展示出了與短視頻良好的契合度。抖音逐漸具備了挑戰微信小游戲的可能性。

就在微信召開小游戲專場公開課的前一天,抖音也在長沙舉辦了巨量引擎抖音IAA小游戲大會,公布了一組數據:過去一年里,DAU同比增長150%,單用戶的游戲時長也上升54.3%,小游戲平均在投生命周期達到約43天。

不過,抖音小游戲的月活與騰訊的差距還是很明顯:僅僅是“在近期突破1億大關”。此外,小程序是小游戲的載體,在這方面抖音也和微信存在差距。QuestMobile去年發布了一項報告顯示,頭部小程序平臺月活規模前三分別是微信、支付寶、百度。不過抖音小程序當下的增速最快,具備追趕的潛力。

4月1日,抖音正式亮劍:推出了“九一開”的全新收益分成政策。也就是將收入大幅讓利給開發者,吸引開發者登陸抖音平臺,此舉無異于對微信的直接宣戰。而在此之前,抖音已經在首頁、視頻、側邊欄等入口處中添加小游戲的曝光位置,為做生態內的小游戲提供流量基建。

雖然與微信小游戲之間的差距仍然巨大,但從電商到本地生活,抖音所展現的擴展力讓任何對手都無法忽視。無可比擬的用戶使用時長下,抖音做到什么程度都不讓人意外。騰訊的公開課中也提到:視頻號直播也逐漸成IAA小游戲重要增長方式——這恰恰是抖音的機遇,這說明短視頻與小游戲之間非常契合。

在“大游戲”方面,字節跳動進展不順,大量游戲資產已經出售。雖然有消息稱正在重啟,但具體的進展還不清晰。相比殘酷的“大游戲”業務,小游戲對字節來說也足夠舒服。600億的潛在行業規模,也擁有足夠的想象空間。

20年來,騰訊游戲之所以能成為霸主,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其龐大的流量優勢和高粘性、在于騰訊永遠能拿到“18歲”的游戲代理權。而無論網易游戲、米哈游多么強大,在這一點上都不能撼動騰訊。但隨著抖音在流量、粘性、生態上的不斷進化,抖音已經形成了一個類似QQ的生態。騰訊這門“18歲的生意”,也終于迎來了挑戰性的對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騰訊

7.4k
  • 育碧將成立新子公司,騰訊將在其中投資11.6億歐元
  • 全國首個小游戲產業孵化基地在武漢揭牌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騰訊這個“18歲生意”,發育有點快

小游戲的想象空間有多大?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略大參考 楊知潮

編輯|原 野

當2017年跳一跳在朋友圈刷屏時,沒人能想到它能成長為一門百億規模的大生意。

小游戲這門生意的規模,2023年已經達到200億,同比增長300%。按照機構預測,2024年將達到600億的規模——作為參考,行業巨頭網易游戲去年的收入約800億。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小游戲不被認為是一門好生意,它的周期太短了,如同少女的韶華易逝,但工作卻只招18歲的。無論是《羊了個羊》,還是最近爆火的《抓大鵝》,它們的巔峰都很難維持一個月以上,這個特性幾乎注定,小游戲廠商中不太可能產生太大的游戲公司。

但平臺不一樣,它們不需要永遠18歲,只需要永遠有人18歲。

五一節前,一款《抓大鵝》再次爆火,它的玩法和《羊了個羊》近似。可以預見,《抓大鵝》也不過是一顆流星。但任何一款小游戲的過氣,都不影響平臺的“青春永駐”。按照騰訊小游戲團隊4月底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IAA小游戲(即休閑小游戲)月活已經達到5億。

它的規模正在快速擴張,還有非常清晰的變現路徑,并且已經在過去幾個季度里影響到了騰訊的財報。

更重要的是,這門生意實在太適合騰訊了。以QQ和微信的流量為核心,代理最新的熱門游戲,從來都是騰訊最擅長的打法——沒有任何一個游戲可以永葆青春,但騰訊永遠都能拿到“18歲的游戲”。類似的故事,也將在小游戲領域重復。

01 流水的游戲,鐵打的微信

小游戲已經是一門正經生意了。

今年2月,A股上市公司三七互娛推出的小程序游戲《尋道大千》用戶規模達到1.6億。除此之外,網易、靈犀等多個大廠也都有入局。如果用影視行業來比喻,差不多相當于知名電影公司入局拍攝了一部短劇,并登上了抖音短劇榜單前列。

沒辦法,觀眾老爺愛這口。按照QuestMoblie今年發布的洞察報告,微信小游戲活躍用戶規模已經突破7.5億。

收入方面,小游戲市場也在經歷爆炸式增長,根據《2023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2023年國內小程序游戲市場收入20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00%。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三七互娛2023年的收入。

而按照行業普遍預測,2024年小游戲市場的規模將增長至600億,這已經接近了網易游戲800億的年收入。根據《2023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國內游戲市場的總規模為3029億,如果小游戲市場能實現600億規模并持續增長,它將不僅僅是行業的邊角,而是真正影響整個游戲市場的大變量。

小游戲能夠爆火一點都不奇怪,中國市場從來都有輕量化小游戲的基因,早在PC時代,網頁游戲就被認為是吸金神器,甚至還誕生出了愷英網絡這樣的上市游戲公司。相比網頁游戲,小程序游戲的受眾人群更廣,裂變能力更強。

但相比游戲巨頭此前自己的買賣,這門生意也有缺陷:保質期比冰箱里的剩菜還短。

2022年9月,《羊了個羊》引爆全網,其熱度在短時間內可以說超越了世界上所有的游戲。但這樣的熱度只持續了三天,按照微信指數,這款游戲爆火三天以后就達到頂峰,此后開始出現下滑。

保質期太短,意味著小游戲很難帶來長遠的商業價值,比如在《羊了個羊》爆火期間,其背后的上市公司吉比特股價也只上漲了5%左右。這對要求穩定市場占有率的大型游戲公司來說很不友好——即便費勁巴拉做出一個爆款,也只能火一個月。

但對小游戲背后的平臺來說,邏輯完全不一樣了。

不同于《羊了個羊》過山車式的曲線,微信小游戲一直在穩定做大。根據2023 年微信小游戲開發者大會上的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平臺IAA小游戲月活已經達到5億。小游戲開發者人數已經累計超過40萬人,相比去年增長10w,其中有超過8成是30人以下的小團隊。

游戲質量和玩法的創新性,絕非小游戲用戶群體最在乎的要素。在朋友圈刷屏的《咸魚之王》已經講清楚了這個道理:極其魔幻但抓眼球的廣告、洗腦般的重復,才是一個爆款小游戲的捷徑。

這意味著行業里最值錢的東西,不是工作室做出的作品,而是騰訊手里的流量。自然,利潤也會更多地集中在最不可替代的那個環節里。

事實的確如此。過去幾個季度里,小游戲平臺服務費已經影響了騰訊的財報。在2023年年報中,在多項業務承壓的情況下,騰訊增值服務業務毛利率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而財報將小游戲平臺服務費的占比增加歸為第一原因。

在重要收入游戲直播業務下滑的情況下,騰訊2023年社交網絡收入還是同比增長了1%,主要原因仍然包括小游戲平臺服務費收入的增長。

02 小游戲才符合騰訊的基因?

小游戲對騰訊來說從來不是新故事,相反,它是騰訊最早的打法。

2003年,騰訊試水游戲市場,運營了一款大型游戲《凱旋》,但這款游戲BUG頻發,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無功而返,最終在2009年草草停服。

在大型游戲失敗后,騰訊轉向了休閑游戲,《泡泡龍》《QQ堂》《歡樂斗地主》陸續上線,承載了騰訊新的游戲夢想。相比《凱旋》那類大型的MMORPG,這門生意太舒服了,QQ龐大的流量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用戶,熟人關系下,這類強社交游戲又很容易裂變。QQ游戲大廳成為那幾年騰訊最重要的產品之一。

圖:游戲《泡泡龍》

隨后,騰訊又找到了新的船票:代理游戲。龐大的流量、頂級的推廣資源,讓騰訊成為優質游戲的最佳代理商。從《穿越火線》到《DNF》,再到《英雄聯盟》,三款代理游戲均成為國民級的游戲,也確立了騰訊游戲霸主的地位。

但在《和平精英》的成功之后,騰訊的打法逐漸失靈,代理優質產品,通過微信和QQ宣發就能打造出爆款的時代逐漸過去,即便是被寄予厚望的《無畏契約》也沒能復制LOL的神話。

當然,只要永遠有人玩游戲,游戲行業也永遠能賺到錢。2017年之后,也還有游戲公司賺到大錢,只是行業節奏走向了騰訊不太熟悉的方向:自研精品。

2019年,《原神》橫空出世,幫助米哈游一躍成為國際一線游戲巨頭。此后《崩壞3》、《星穹鐵道》等二次元游戲又陸續成功。

《原神》的成功更多來自自己的努力。2019年,全球手游市場規模僅增長9.7%,相較于前一年的26%已經斷崖式下滑。很難說《原神》的成功是站在風口上,但它極高的游戲質量填補了二次元開放世界游戲在手機上的空白。

還有網易的《永劫無間》,一款自研精品的買斷制游戲,在全球范圍內都吸引了大量玩家,創下了國內買斷制游戲的紀錄,時至今日仍然在創造大量收入。最近,該IP正在完成手游化,預約人數超過2500萬。

精品化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游戲人群正在向短視頻、短劇等更輕快的娛樂方式遷徙,同時游戲玩家表現出了較低的遷徙意愿。只有最好的游戲,才能搶到一塊肉吃。不過雖然《原神》和《永劫無間》這樣的精品化游戲仍然賺錢,但對騰訊來說,這種錢太費勁了。

而相比舒適區之外的生意,小游戲這份錢明顯更適合騰訊。

首先,它是騰訊最擅長的平臺化競爭,騰訊可以最大程度發揮流量與社交關系的優勢。

某種程度上,游戲也屬于一種制造業,龐大的研發成本、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龐大的宣發費用,讓這個行業異常殘酷,即便是行業內的巨頭,也不敢說穩操勝券。

以最近騰訊最重要的游戲《元夢之星》為例,盡管有鋪天蓋地的營銷,首期投入高達14億元,動用數百名KOL為其宣傳,這款游戲與《蛋仔派對》之間仍然不分勝負。按照七麥數據,在短暫的超越后,從今年1月11日開始,《元夢之星》在下載榜上開始落后《蛋仔派對》。在小米應用商店和蘋果應用商店的最新下載榜單中,《蛋仔派對》也是遙遙領先于《元夢之星》。

而平臺的生意更像是贏家通吃。無論是手游端的App store和Play商店,還是steam、Epic這樣的PC平臺,都存在強大的馬太效應。對微信來說更是如此,除了抖音外、微信作為小游戲平臺根本沒有競爭對手——免費的基礎上,挑戰者連價格戰都沒法打。

其次,它的變現足夠清晰,且毛利率極高。

不同于短劇極低的付費率,小游戲的變現模式非常直接,無論是“看廣告多一條命”的廣告變現模式,還是直接售賣游戲道具的內購模式,小游戲都可以賺到非常直接的錢,并且已經經過無數的驗證。早在2017年,微信的第一款小游戲《跳一跳》中,一個格子的廣告費就能賣到500萬一天。

按照騰訊的數據,在2024年,微信小游戲廣告大盤的用戶變現ARPU增長25%,流量主數量增長15%,買量消耗上漲一倍。

并且,作為平臺化的收入,騰訊不需要承擔游戲昂貴的營銷和宣發費用,因此毛利率極高。騰訊2023年報中,明確提到了小游戲對毛利率的提升作用。

快速增長、符合騰訊基因、變現清晰,這門生意再好不過。

03 下一個游戲巨頭會是抖音嗎?

作為小游戲平臺,騰訊麻煩的對手只有一個:抖音。

在這個領域,抖音曾經是微信的“小弟”。雖然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第一款小游戲,但早期的抖音還并未將人際關系沉淀下來,小程序游戲在抖音平臺內無法裂變,且用戶也沒有養成在抖音使用小程序的習慣。

因此早期抖音將賣量作為自己在小游戲領域的重要變現渠道。在2022年6月,抖音打通了與微信小游戲之間的跳轉,抖音廣告可以跳轉至微信小游戲內。

然而隨著視頻+的鏈路已經打通,無論是本地生活、電商、甚至是聊天,都展示出了與短視頻良好的契合度。抖音逐漸具備了挑戰微信小游戲的可能性。

就在微信召開小游戲專場公開課的前一天,抖音也在長沙舉辦了巨量引擎抖音IAA小游戲大會,公布了一組數據:過去一年里,DAU同比增長150%,單用戶的游戲時長也上升54.3%,小游戲平均在投生命周期達到約43天。

不過,抖音小游戲的月活與騰訊的差距還是很明顯:僅僅是“在近期突破1億大關”。此外,小程序是小游戲的載體,在這方面抖音也和微信存在差距。QuestMobile去年發布了一項報告顯示,頭部小程序平臺月活規模前三分別是微信、支付寶、百度。不過抖音小程序當下的增速最快,具備追趕的潛力。

4月1日,抖音正式亮劍:推出了“九一開”的全新收益分成政策。也就是將收入大幅讓利給開發者,吸引開發者登陸抖音平臺,此舉無異于對微信的直接宣戰。而在此之前,抖音已經在首頁、視頻、側邊欄等入口處中添加小游戲的曝光位置,為做生態內的小游戲提供流量基建。

雖然與微信小游戲之間的差距仍然巨大,但從電商到本地生活,抖音所展現的擴展力讓任何對手都無法忽視。無可比擬的用戶使用時長下,抖音做到什么程度都不讓人意外。騰訊的公開課中也提到:視頻號直播也逐漸成IAA小游戲重要增長方式——這恰恰是抖音的機遇,這說明短視頻與小游戲之間非常契合。

在“大游戲”方面,字節跳動進展不順,大量游戲資產已經出售。雖然有消息稱正在重啟,但具體的進展還不清晰。相比殘酷的“大游戲”業務,小游戲對字節來說也足夠舒服。600億的潛在行業規模,也擁有足夠的想象空間。

20年來,騰訊游戲之所以能成為霸主,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其龐大的流量優勢和高粘性、在于騰訊永遠能拿到“18歲”的游戲代理權。而無論網易游戲、米哈游多么強大,在這一點上都不能撼動騰訊。但隨著抖音在流量、粘性、生態上的不斷進化,抖音已經形成了一個類似QQ的生態。騰訊這門“18歲的生意”,也終于迎來了挑戰性的對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青神县| 湛江市| 烟台市| 上栗县| 从江县| 沂源县| 泰和县| 雅江县| 瓦房店市| 望城县| 旬阳县| 刚察县| 海兴县| 平乡县| 额济纳旗| 蓝田县| 康马县| 石狮市| 崇左市| 黄山市| 长汀县| 贵德县| 漳州市| 二连浩特市| 大荔县| 荆门市| 石狮市| 台中市| 贡觉县| 双城市| 乐都县| 应城市| 德格县| 买车| 台东县| 兴海县| 冷水江市| 墨玉县| 海南省| 桑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