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直通IPO 王非
從品牌發布到成功上市,極氪僅用時不到37個月。而這也是繼2月份路特斯科技后,李書福收獲的又一個IPO。
北京時間5月10日晚間,極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極氪)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21美元/股,為之前價格區間的高端定價。
同時,極氪的發行額度,也從1750萬股ADR增加到2100萬股ADR,總募資達4.41億美元。其中,極氪的投資方吉利、寧德時代、Mobileye分別認購3.2億、1908萬、1000萬美元的ADS,合計約3.49億美元。
這已經是自2021年7月以來,近三年間,中概股赴美IPO中最大的一家(除SPAC模式外)。此外,若承銷商行使其超額配售權,極氪的發行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2415萬股ADS,募資約5.07億美元。
上市首日,極氪開盤價為26美元/股,較發行價上漲約23.81%。盤中,其股價一度大漲39.81%至29.36美元/股,市值約71.65億美元。
截至收盤,極氪報28.26美元/股,較發行價上漲約34.57%,市值約68.98億美元(約合498.50億元),逼近小鵬73.03億美元的美股市值。
來源:雪球
需要注意的是,極氪此次赴美IPO的發行市值約為51.30億美元,相較于去年底傳出的10億美元募資計劃,對應超130億美元的估值,更甚于“腰斬”。即便是對比2021年8月近90億美元的投后估值,也是“大打折扣”。
而這,或許也是資本熱潮退去,造車新勢力難以維持2021年高估值盛況的新環境下,極氪“務實”的妥協結果。
37年吉利造就極氪37月上市,李書福身價暴增超370億
1986年,以冰箱配件為起點,李書福開始了吉利創業歷程,吉利汽車集團的成立也可以追溯到此時。
10年后,李書福正式殺入汽車行業。短短五年,吉利便于2001年成為首家獲得轎車生產資質的民營企業,并于2005年成功在港股上市。
此后,吉利在李書福的帶領下,開啟“狂飆”模式:蛇吞象般地收購沃爾沃、收購奔馳母公司戴姆勒集團的部分股份。沒錯,就是“狂買豪車”。
成為燃油車時代的頭部汽車制造商,并沒能讓李書福停下腳步。乘著電氣化時代的浪潮,吉利于2015年進軍新能源領域,并制定了“藍色吉利行動計劃”,目標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吉利整體銷量90%以上。
然而,事實不能盡如人愿。復盤過后,李書福在一次內部分享交流會上,通過萬字分享信宣布,目前吉利已經形成“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方案”。
其中之一便是:智能化純電動汽車,組建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正面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而這也是“極氪”品牌誕生的最初土壤。
2021年4月,這家全新高端電動汽車公司,正式公布了“極氪”品牌,自此承載李書福的“自主高端夢”,而他本人也親自出任了該公司董事長。
短短不到37個月,極氪便成功上市,被稱為“史上最快IPO”的造車新勢力。作為對比,特斯拉用時7年,中國新能源品牌小鵬、理想、蔚來則分別用時約6年、5年、4年。
來源:極氪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表示,“37個月,極氪刷新了新能源汽車品牌從發布到IPO的最快紀錄;在這背后,是我們的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團創業37年的積淀,和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第三賽道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稍早之前,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安聰慧已辭任執行董事、董事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及主席,自2024年5月10日起生效,以專注其擔任極氪的董事及行政總裁及防止公司與極氪的核心管理層重疊。
換言之,自上市之日起,安聰慧將全身心投入到極氪的管理中,帶領公司開啟新階段的新發展。
此前,李書福收獲的上市公司包括吉利汽車、沃爾沃、極星汽車、路特斯、億咖通、錢江摩托、漢馬科技、力帆科技等8家企業。
伴隨成功上市,極氪也成為李書福收獲的第9家上市公司。
憑借IPO后控制的74.6%股權,按收盤市值498.50億元計算,李書福的身價在一夜間暴增超370億元。
后續,李書福的IPO軍團也仍將進一步擴大,“后繼者”包括曹操出行、遠程汽車,而他的身價也將進一步增加。
吉利輸血寧王B站押注,去年虧83億今年沖刺盈利
2021年4月,極氪火速推出首款純電動車型極氪001。6月份,公司便宣布2021年可交付定單量全部售罄。
李書福坐鎮+爆發式成長,極氪在品牌公布的5個月后,便獲得了各路投資方的支持。在5億美元的Pre-A輪融資中,極氪吸引了英特爾投資公司、寧德時代、嗶哩嗶哩、鴻商集團(洛陽鉬業控股股東)、博裕投資,投后估值達89.3億美元。
成立一年半,僅完成一輪融資的極氪,便由吉利汽車一紙公告,于2022年10月31日官宣擬分拆極氪并將其獨立上市。
于是在短短三個多月后,投資方聞訊而至,自動駕駛科技公司Mobiley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mnon Shashua教授、寧德時代、越秀產業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五家生態伙伴參與極氪7.5億美元A輪融資,助推其投后估值來到130億美元。
而這,也是“寧王”第二次參投極氪。此外,寧德時代和Mobileye也都是極氪的“生態伙伴”,前者與其合資造電池,后者與其合作研發高級輔助駕駛系統。
背靠吉利+外部“輸血”,極氪更是“不設上限”地瘋狂投入技術研發。2021-2023年,其研發投入分別約為31.60億、54.46億、83.69億元,三年間累計投入研發近170億元。目前,該公司在全球共有6個研發中心,其全球研發人員已經達到了7000人。
自品牌發布以來,極氪001從開啟交付到交付量破萬,用時110天;從交付破萬到突破2萬臺,用時107天;到交付再次突破3萬臺,僅用時64天;再到交付突破4萬臺,用時僅45天,不斷刷新業內最快交付速度紀錄。
除了2021年的豪華獵裝轎跑極氪001,極氪不斷加速發布“新車”:2022年推出首款原生純電豪華MPV 009;2023年推出新奢全能SUV極氪X,純電豪華轎車極氪007;2024年推出全場景大五座極氪MIX,并即將推出全新純電SUV。
數據顯示,2023年,極氪實現交付11.87萬臺,同比增長65%。2024年前4個月,其銷量同比增長超110%約為4.9萬臺。
與此同時,極氪“一鼓作氣”定下了2024年全年23萬臺的銷量目標,并將在瑞典和芬蘭的基礎上,加速進入歐洲8國豪華市場,以及東南亞、中東、南美、澳洲等50多個國家地區市場。
盡管銷量不斷破紀錄,巨額的研發投入,卻也讓極氪過去三年間一直處于虧損。
招股書顯示,2020-2023年,極氪營收分別約為31.85億、65.28億、319.00億、516.73億元;毛利潤分別約為8.50億、10.38億、24.72億、68.51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1.04億、-45.14億、-76.55億、-82.64億元。
來源:極氪招股書
當然也有好的一面,在整車毛利率上,極氪由2021年的1.8%逐步攀升,2022年達4.7%,2023年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5.0%,較上一年度猛增超過10個百分點。
作為對比,2023年度,特斯拉+“蔚小理”的整車毛利率平均值為13%。在高端純電市場中,極氪僅次于特斯拉的19%。
按照香港會計準則,極氪在2023年虧損11.35億元,與上年同期虧損的20.39億元相比,虧損情況已有所改善。吉利汽車集團副CFO戴永此前表示,在銷量提升、毛利上漲的前提下,2024年極氪將力爭實現轉扭虧為盈(按香港財務報告準則)。
上述目標一旦實現,極氪也將成為盈虧平衡最快的造車新勢力。至于能否如愿,所有人正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