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硅料價格持續下跌,龍頭企業們還在簽單。
5月10日,通威股份(600438.SH)公告,公司旗下六家子公司近日與隆基綠能(601012.SH)及其九家子公司簽署高純晶硅產品銷售合同。
合同約定,2024-2026年期間,買方合計采購賣方不少于86.24萬噸高純晶硅產品,采購價格按月協商確定,合同交易總額以最終成交金額為準。
如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最近一期公布的國內N型料成交均價4.53萬元/噸的價格測算,上述合同預計總金額約為391億元人民幣(含稅)。
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市場階段性供需變化等因素影響,銷售總金額可能存在與目前測算值存在差異的情況。
通威股份表示,本合同為長單銷售合同,簽訂有利于公司高純晶硅產品的穩定銷售,符合其未來經營規劃,對經營業績有積極影響。
兩家光伏龍頭簽下大單的背景,是硅料價格仍在下跌、幾乎處于虧本狀態。
5月8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分析表示,目前下游采購硅料策略以少量多次為主,也存在部分訂單以一口價混包料的形式打包出售,整體來看簽單動力不足,硅料庫存持續累計。對于市場的悲觀預期和高庫存壓力,是導致價格持續下滑的主要因素。
硅業分會稱,當前硅料價格已經突破絕大多數企業現金成本,企業檢修預期加劇。
通威股份年報數據顯示,目前其高純晶硅年產能45萬噸,在建項目40萬噸,單萬噸投資成本降至5億元,去年平均生產成本已降至4.2萬元/噸以內。以去年通威成本價來算,該公司的硅料處于薄利狀態。
受到硅料價格下行的沖擊,2023年,通威股份營收、凈利雙降,凈利為135.74億元,同比下降47.25%。
該公司指出,產品銷售規模的提升未能完全覆蓋光伏產業鏈價格大幅回落的沖擊,且基于謹慎原則對主要涉及PERC電池的相關資產計提了減值。
當下硅料市場,已不像前兩年行業火熱之時動輒出現上百億訂單,巨額長單出現的頻次大幅減少。
最近一筆大單在4月3日,同樣是由隆基綠能簽下,賣方是協鑫科技(03800.HK)。協鑫全資子公司江蘇中能與隆基訂立約42.5萬噸的顆粒硅長期采購合同。
其中,2024年采購量為12.5萬噸,2025年和2026年分別采購15萬噸。實際采購量允許有10%的浮動幅度,該數值由隆基綠能決定。
一個多月內,隆基綠能已經鎖定兩大多晶硅廠未來三年近130萬噸硅料。
今年一季度,硅料企業業績出現分化。通威股份虧損7.87億元;大全能源(688303.SH)盈利3.31億元,新特能源(01799.HK)凈利潤3.59億元。
5月10日晚,協鑫科技一季報顯示,其營收約54.7億元,歸母凈利潤約0.33億元。
協鑫科技稱,一季度業績同比出現了下滑,主要原因有四點。一是今年一季度多晶硅及硅片產品的市場平均售價同比大幅下降,且不斷跌破歷史新低;二是滯于產能爬坡,旗下內蒙古呼和浩特鑫環公司新增產能正在爬坡,預計到2024年下半年全面達產后,會支撐該公司整體顆粒硅平均成本大幅降低,盈利能力增強。
三是一季度研發費用超4億元;四是產業鏈環節供給倒掛嚴重,硅片端業務虧損拉大,一季度硅片端市場出現嚴重下滑,進而導致銷售收入同比下降。
通威股份日前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內容顯示,該公司認為,2024年將是行業深度調整期,過剩產能將逐步出清。長期以來,該公司稱與主要下游企業皆簽訂了長單協議,且已建和在建項目大部分為保障下游客戶供應安全的戰略合資項目,出貨保障力強,總結即股權戰略合作+長單模式。
“公司不會主動發起價格戰,而是繼續采取隨行就市原則,更希望看到行業的平穩發展和市場的自動調節。”通威股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