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贛鋒鋰業(002460.SZ)與安達科技(830809.BJ)合資建設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生變。
5月9日晚間,贛鋒鋰業與安達科技同時公告稱,雙方于近日簽署協議,安達科技將所持有的內蒙古自治區安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內蒙安達)60%股權轉讓給贛鋒鋰業,交易價格為1元。
交易完成后,安達科技將不再持有內蒙安達股權,贛鋒鋰業成為該公司唯一股東。
上述股權轉讓目前已完成,并于5月8日結束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合資公司更名為內蒙古贛鋒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內蒙贛鋒)。
去年10月,贛鋒鋰業和安達科技達成戰略合作,決定開展多領域合作,其中即包括合資組建內蒙安達。
雙方計劃以合資公司為平臺,建設年產2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磷酸鐵鋰是生產鋰電池的關鍵原材料。
贛鋒鋰業稱,此次收購內蒙安達60%股權的交易,是基于雙方發展戰略做出的股權結構調整。
5月10日,該公司向界面新聞表示,未來仍將與安達科技尋求更多適宜的合作機會,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作。
贛鋒鋰業亦在公告中提及,將繼續堅持鋰電上下游一體化的發展戰略,配合公司在內蒙地區的產業布局,發揮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效應。
贛鋒鋰業在內蒙古擁有維拉斯托鋰礦以及加不斯鈮鉭礦兩個鋰云母礦項目的權益。其中,加不斯鈮鉭礦項目預計在今年產出鋰云母精礦。該公司還在當地籌建碳酸鋰生產項目,碳酸鋰是磷酸鐵鋰的主要原料。
但贛鋒鋰業未就是否將按原計劃建設內蒙古磷酸鐵鋰項目作出回應。
安達科技針對合資公司股權退出一事稱,此舉是為了進一步優化公司資源配置,降低經營管理成本。界面新聞就此事聯系安達科技,未獲得對方進一步回應。
鑫欏咨詢高級研究員張金惠向界面新聞分析稱,在國內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相對過剩的情況下,新增產能建設意義不大。
EVTank的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磷酸鐵鋰產能達到341.7萬噸,整體產能利用率不足50%。該機構分析稱,隨著行業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大量磷酸鐵鋰規劃產能將被逐步放棄。
安達科技位于鋰電池行業中游,以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為主營業務,去年該項業務貢獻公司營收的八成。
其目前的磷酸鐵鋰產能為15萬噸/年。除內蒙古項目外,去年安達科技還在廣西南寧設立全資子公司,計劃在當地新建年產能20萬噸的磷酸鐵鋰項目。
原材料碳酸鋰價格波動,導致磷酸鐵鋰售價大幅下跌,疊加下游需求放緩導致的磷酸鐵鋰產能利用率下滑,安達科技去年大幅虧損。2023年,其營收29.6億元,下滑54.8%;虧損6.3億元,2022年凈利潤8.1億元。
安達科技援引的數據稱,去年磷酸鐵鋰價格由16.6萬元/噸下降至4.6萬元/噸,全年跌幅72.29%。
安達科技董事長、總經理劉建波稱,磷酸鐵鋰行業供需結構出現周期性錯配,全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價格戰無可避免,絕大部分企業虧損。
磷酸鐵鋰龍頭企業中,德方納米(300769.SZ)和萬潤新能(688275.SH)去年分別虧損16.36億元和15.04億元。湖南裕能(301358.SZ)去年仍然盈利,但凈利潤同比下降47.44%,為15.81億元。
上月,湖南裕能在公開文件中預測稱,2023年以來至未來幾年,磷酸鐵鋰行業都將處于過剩落后產能出清的發展階段,經歷2023年的大額虧損之后,低端落后產能的經營壓力進一步提升,面臨淘汰。
今年一季度,安達科技繼續虧損1.6億元,同時營收下滑至2.21億元,降幅75.82%。安達科技稱,產品銷量及單價同比下降,以及開工不足是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安達科技4月底披露稱,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建波已決定放棄領取2024年度應獲得的薪酬,僅領取薪酬1元,并返還個人實際取得的今年一季度薪酬。劉建波為安達科技的實際控制人之一,去年從公司領取的稅前薪酬為128.4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