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才財道 秦楠
降價策略難言奏效,良品鋪子(603719.SH)的日子還好嗎?
良品鋪子日前公布了2023年財務報告及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這也是降價以來,公司首次公布財務報告。
2023年,良品鋪子營收、利潤雙雙下降,扣非凈利潤更是大幅下降68%。
(來源:公司年報)
通過始自去年底的降價,今年一季度營收雖暫時穩住,但凈利潤卻下降近60%,僅有6000多萬元。
(來源:公司一季報)
對比競爭對手的財報,曾經的追趕者與良品鋪子的差距已明顯縮小,在某些方面甚至有超越的趨勢。
例如,零食界的新秀“鹽津鋪子”(002847.SZ),其2021年營收還不到良品鋪子的1/4,但僅僅過去兩年,鹽津鋪子2023年的營收已有40億元,達到了良品鋪子的一半;今年一季度凈利潤更是增長超過40%,達到1.6億元,遠超良品鋪子。
對于良品鋪子的表現,投資者看得也挺清楚,在東方財富股吧中紛紛吐槽。
良品鋪子究竟面臨哪些問題?未來如何突圍呢?
降價求生
良品鋪子全稱是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休閑食品的研發、采購、銷售、物流配送和運營業務。公司成立于2010年,2020年在上交所掛牌。
上市之初,公司股價曾有幾個月的短暫沖高,然后就步入漫漫熊途。
(來源:新浪財經)
股價走勢當然與業績表現有關。2023年業績下滑的表面原因,是公司多項細分零食產品“賣不動了”,銷售降幅一般在10%~20%左右。
銷量下滑實際上在2021年便有跡象,當年,包括輔料收入在內的其他業務開始出現下滑,到了2022年,除糖果和肉類以外,其他品類收入都出現下滑,這種趨勢在2023年更加明顯——所有品類銷售全面下降。
(來源:ifind)
面對困境,公司的新掌門楊銀芬說的很直接:“當下,擺在我們面前的已經不僅僅是活得困難的問題,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問題。”
2023年11月29日,良品鋪子新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楊銀芬,通過內部公開信向全體員工傳達了公司當前所面臨的挑戰。
楊銀芬緊接著就對公司的“高端零食”戰略進行重大調整。
在2023年12月2日的投資者活動中,楊銀芬宣布對旗下300款產品進行大規模降價,平均降價幅度達到22%,最高降幅甚至高達45%。
這是良品鋪子有史以來最大規模降價行動,公司的說法是要讓產品價格更加“親民”。
(來源:公司公告)
經過思考和選擇,良品鋪子降價主要聚焦在復購率高、成本優化但不影響品質的細分產品上,如堅果、肉類等。通過“以價換量”的策略,良品鋪子希望能夠實現業績的提升。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良品鋪子降價的外部因素可歸因于三個方面。首先,在審慎精明的消費趨勢下,消費者日益關注性價比和極致平價的產品;其次,零食量販店的涌現對整個行業價格產生拉低效應;第三,競爭對手持續創新求變,包括大規模降價、創新細分產品以及積極融入量販店等策略。
值得關注的是,良品鋪子在提出降價策略時,附帶了“不降質”的限定條件。從積極方面理解,良品鋪子并未放棄其“高端零食”的定位。
雙刃劍
在企業的經營策略選擇上,降價一貫被視為“雙刃劍”。
今年一季度財報最能說明問題。通過降價,良品鋪子一季度營收有企穩跡象,達到近25億元,但同比增幅僅約2.5%。
伴隨的代價是,今年一季度凈利潤下滑近60%。從公司股價2024年以來的走勢看,許多投資者也在“用腳投票”,畢竟支撐股價主要靠凈利潤的表現。
(來源:新浪財經)
降價的舉動還表明,“高端零食”的路已經逐漸變窄。2023年良品鋪子主營業務毛利率還能維持在約28%,在降價之后,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已降至26%左右。
這意味著,在降價背景下,要想保住高毛利率,良品鋪子必須提高費用控制水平。
銷售毛利率近幾年變動趨勢圖
(來源:ifind)
除了控制費用,加強產品更新換代也可以提升毛利率,但這就倒逼公司要加大研發投入力度。
然而,2023年良品鋪子的研發費用僅為4400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3.5%;今年一季度的研發費用更是下降62%,不到500萬元。
作為對比,營收僅有良品鋪子一半的鹽津鋪子2023年研發費用近8000萬,一季度也有近1600萬。
除去降價,良品鋪子也在對銷售渠道進行整合。
2023年,良品鋪子的電子商務、加盟、直營零售、團購業務各渠道營收分別約為32億元、23億元、19億元、5億元,同比變化分別約為-32.6%、-6.3%、21.7%、-0.5%。除了直營,基本全線下降。
從一季度數據來看,加盟業務收入依然出現下降。
(來源:ifind)
2023年直營渠道一枝獨秀的原因是,從去年開始,良品鋪子聚焦單店,在核心四省全年新開店500余家,同時實施單店經營質量監控,重構門店備貨預測模型。
但是,增開新店必然導致良品鋪子成本投入增加,可能給毛利率進一步帶來壓力。
(來源:公司財報)
質量底線
雖然良品鋪子一方面降價求生存,另一方面加強供應鏈的管理,并大力開拓線下渠道,但要想贏得消費者,還是要靠過硬的產品質量。
良品鋪子產品質量怎么樣呢?
從黑貓投訴平臺目前的反饋來看,其產品質量還有待提高。
今年4月以來,良品鋪子在一個月內就收到近30條消費者投訴,其中近90%都涉及產品質量問題,例如產品發霉、產品有異物,甚至出現肉脯里有蟲的現象。
此前,良品鋪子還曾出現較為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2021年3月,良品鋪子被媒體曝光“雞肉腸中發現蛆蟲”。
盡管良品鋪子迅速進行了調查、道歉和整改,但從投訴數據來看,還有改進的空間。
(來源:媒體報道)
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涉及良品鋪子的投訴總數為975條,大約兩年之后,良品鋪子在黑貓投訴上的投訴總數已上升至2421條。
天眼查還顯示,良品鋪子自身風險近200條,周邊風險也超過200余條,其中各種法律訴訟占較大比例。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消費品來說,產品質量是一個品牌維持長盛不衰的生命線。對良品鋪子來說,降價的過程中如何加強供應鏈管理并提高產品質量,是一道擺在面前的考題。
至于降價過程中如何避免利潤斷崖式下滑,也是良品鋪子應該思考的問題。
良品鋪子降價策略能持續多久?公司如何讓業績尤其是凈利潤迅速回升,讓投資者早日看到“解套”的曙光?這些問題,都有待良品鋪子用行動去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