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光伏硅料價格仍在非理性下跌。
5月8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最新報價顯示,包含五一節前、節后兩周,多晶硅價格再度下調。
其中,N型棒狀硅成交價格區間為4.3萬-4.8萬元/噸,成交均價為4.53萬元/噸,環比下跌7.93%。P型致密料成交價格區間為3.8萬-4.3萬元/噸,成交均價為3.9萬元/噸,環比下跌8.88%。N型顆粒硅成交價格區間為3.9萬-4.1萬元/噸,成交均價為4萬元/噸,環比下降6.98%。
目前,N/P棒狀硅價差為0.43萬元/噸。
截至本周,P型硅料均價已跌至4萬元/噸以下。N型顆粒硅最低價也已跌破4萬關口,棒狀硅最低價逼近該水平。
相對于2022年30萬元/噸以上的高點,目前硅料價格已經跌去近九成。
對于本周價格,硅業分會表示,目前下游采購硅料策略以少量多次為主,也存在部分訂單以一口價混包料的形式打包出售,整體來看簽單動力不足,硅料庫存持續累計。
“對于市場的悲觀預期和高庫存壓力,是導致價格持續下滑的主要因素。目前硅料價格已經突破絕大多數企業現金成本,企業檢修預期加劇。”該機構稱。
據硅業分會不完全統計,截至本周國內多晶硅生產企業共計17家,3家企業正常檢修。還有5家企業將在本月內提前展開檢修計劃或進行技改,外加3家新投產企業產能釋放速度不及預期,硅料供應增速過快的局面有望得到緩解。預計5月多晶硅產量19萬噸左右,和4月份持平為主。
上游降價,下游單晶硅片價格同樣經歷非理性下行。
5月9日硅業分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兩周以來,P型M10單晶硅片(182mm/150μm)成交均價降至1.57元/片,周環比跌幅3.68%;G12單晶硅片(210mm/150μm)成交均價降至2.08元/片,周環比跌幅2.35%。
N型M10單晶硅片(183.75mm /130μm/256mm)成交均價降至1.4元/片,周環比跌幅9.68%;G12單晶硅片(210mm/150μm)成交均價為2.18元/片,周環比持平。
硅業分會稱,硅片庫存3月底短期見頂后,4月出現小幅去庫存的現象,企業外采、雙經銷、硅料代工等模式來替代拉晶生產,大尺寸硅片供需關系略有改善,但硅片虧損現金的情況并未出現好轉。
作為硅片的下游,電池組件5月排產暫不明朗,均有規模性減產的風險。組件端,182mm單面單玻組件成交價降至約0.86元/W,環比下跌7.5%。組件有博弈終端的傾向,近期組件價格持續走跌,部分二三線企業已無法支撐被迫減產。
近期,輔材銀漿、玻璃等非硅成本不斷上升,將對主材成本施加更大壓力,使得本就虧損的電池組件產業雪上加霜。
“硅片價格已經脫離供需基本面運行,并朝向非理性方向發展。”硅業分會評價稱。
產業鏈價格不斷下行,企業利潤持續被壓縮。去年及今年一季度,光伏上游企業業績,普遍受挫。
作為硅料老大的通威股份(600438.SH)去年凈利潤下降了近五成至135.74億元,今年一季度凈虧損7.87億元。作為對比,通威股份去年一季度凈賺86.01億元。同為硅料企業的大全能源(688303.SH),去年凈利潤下滑近七成,今年一季度凈利潤約3.31億元,同比減少88.64%。
硅片雙雄中,TCL中環近半年虧損了36.52億元;隆基綠能同期共虧損約33億元。
通威股份董事長、CEO劉舒琪在公司業績會上表示,2024年還是行業的深度調整過程,過剩的產能將逐步出清。
劉舒琪表示,4月最新的硅料價格,對于多晶硅一線企業來說,基本上是全行業虧損的狀態,大部分友商面臨現金成本壓力。參考過往的硅料底部周期看,當前的硅料價格再進一步下探的空間不是很大。
在劉舒琪看來,長期硅料走勢需要關注下游需求。一季度國內的組件消納增長有一定比例的提升。2024年全球組件需求看,此前保守估計約500 GW,但從一季度情況看,實際需求將超乎第三方預期。
劉舒琪認為,供給側核心還需要關注各家多晶硅廠商的成本管理能力、資金實力和出貨渠道等。這些變量都可以作為行業持續跟蹤硅料后續價格走勢和出清節奏的先行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