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從莎翁、庫切到蒲松齡,沒有什么不能改編 | 5月滬京好戲推薦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從莎翁、庫切到蒲松齡,沒有什么不能改編 | 5月滬京好戲推薦

媽媽咪呀、愛情神話、麥克白夫人、庫切同名小說改編、懸疑黑暗童話、王羲之、《畫皮》、MBTI與音樂劇……

界面新聞記者 | 林子人 尹清露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上海】

原版音樂劇《媽媽咪呀!》

演出時間:5月1日-5月16日

演出地點:上海文化廣場

2007年,英國原版音樂劇《媽媽咪呀!》首次來中國演出就創造了當年的票房神話,時隔17年,《媽媽咪呀!》再次回到中國,從5月1日起開啟在上海、杭州、北京、南京、鄭州、珠海、深圳和中國香港地區的巡演。

《媽媽咪呀!》于1999年在倫敦首演,2001年登陸百老匯后連續14年屢破記錄,收獲多項重要戲劇類大獎提名,成為音樂劇史上頗為重要的一部作品。迄今為止,全球超過6500萬人觀看了由16種不同語言制作的50個版本的《媽媽咪呀!》,它也是第一部正式以普通話被搬上國內舞臺的西方音樂劇。

《媽媽咪呀!》是一部標準的“點唱機音樂劇”,它的20多首歌曲全部來自瑞典國寶級樂隊ABBA,這部劇的名字也源于該樂隊風靡全球的金曲《Mamma Mia》。音樂劇講述了女主角索菲與斯蓋伊的愛情即將修成正果,兩人都在為即將來臨的婚禮慶典緊張地忙碌著,成長于單親家庭從未見過父親的索菲在大婚之前想找到自己的生父,并邀請他陪伴自己邁上紅毯,而索菲的母親唐娜卻并不愿提及過去。無意中,索菲讀了母親的日記,發現有三個男人有可能是自己的父親!于是,索菲瞞著母親給每個人都寄去了婚禮請柬,三個男人懷著不同的心情陸續登島,一個有趣爆笑、跌宕起伏的故事由此展開……這個5月,在劇場里穿越到陽光明媚的圣托里尼,跟隨《Dancing Queen》《Mamma Mia》《Gimme! Gimme! Gimme!》的熟悉迪斯科旋律放松心情吧。

滬語音樂劇《愛情神話》

演出時間:5月2日-5月20日

演出地點:美琪大戲院

去年10月,由同名電影改編的滬語音樂劇《愛情神話》在上海首演,成為去年上海國慶長假演出市場的一匹黑馬。在觀眾的持續“催更”下,音樂劇《愛情神話》歷經半年修改打磨,于這個5月回歸舞臺。

此輪演出最大的亮點是一些頗具實力與人氣的新卡司加入劇組。除了宗俊濤、王昊、趙毅劼、蔣倩如、丁臻瀅、趙嘉艷、徐磊、年蔓婷、Hamza、郭珍艷等原班陣容,劉令飛、施哲明、劉浩冉、趙超凡、井彥喬、馮鏑霏等與上海有著不同淵源的音樂劇演員也將奉上他們的滬語音樂劇首秀。噱頭更濃的是,除了歌手黃齡再度領銜“格洛瑞亞”外,脫口秀演員王勉、滬劇演員徐祥也將呈現他們的跨界嘗試。部分臺詞經過調整,更加貼合上海話的語境,更為精準細膩地傳達人物的情感起伏。

相比首輪演出,美琪大戲院的舞臺和觀演空間都變得更加緊湊,為此劇組也調整了部分舞臺調度,拉近了“街道”之間的距離,更顯出市井生活的熱氣騰騰。在歌曲部分,主創團隊再次放大不同曲風的色彩對比,在爵士的基調上,踢踏、探戈、搖滾、流行相得益彰,從“香蔥茄子”和“鄉村騎士”的諧音梗,到貝多芬、肖邦、布魯克納和乖乖隆地咚的雅俗共賞,頗具趣味。此外,新卡司的加入也給劇目帶來了不一樣的新鮮笑點,值得注意。

原創音樂劇《麥克白夫人》

演出時間:5月9日-6月2日

演出地點:1862時尚藝術中心

繼《猶太人在上海》《趙氏孤兒》《哈姆雷特》之后,導演徐俊的最新原創音樂劇《麥克白夫人》本月在上海首演,這是首部由中國班底孵化制作、并在上海完成世界首演的英語原創音樂劇

該劇邀請了英國青年音樂劇創作者詹姆斯·比尼和吉娜·喬治亞擔任劇本編劇及作曲,由素有“德奧音樂劇女王”之稱的瑪雅·哈克福特(Maya Hakvoort)領銜飾演麥克白夫人,西區版音樂劇《漢密爾頓》中漢密爾頓的飾演者卡爾·昆斯伯勒(Karl Queensborough)飾演麥克白,西區熱度極高的演員理查德·卡森(Richard Carson)飾演麥克德夫,一直活躍在西區舞臺和英國音樂類節目的演員湯姆·希爾(Tom Hier)飾演班珂。

徐俊表示,該劇的改編亮點是呈現了麥克白夫人的“前史”:這位西方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反派,在原著中其實是一個籠罩在重重迷霧中的角色,《麥克白夫人》深入探討了這為女性的心理變化,將原著的一個細節——麥克白夫人曾失去過一個孩子——作為理解其行事動機的重要線索。《麥克白夫人》的另一特色是突破鏡框式舞臺,觀眾席被設置在舞臺的前方和后方,舞臺地板配合劇情旋轉、升降,給予觀眾視角特別的觀劇體驗。

諾獎得主J.M.庫切同名小說改編《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

演出時間:5月10日-5月12日

演出地點:云峰劇院

《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J.M.庫切首獲布克獎的同名小說改編,由編劇兼導演勞拉·福特(Lara Foot)和《戰馬》原版團隊掌上乾坤木偶劇團聯手創作,曾獲得南非好望角戲劇獎最佳制作獎和最佳木偶設計獎。

該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邁克爾·K是一個天生兔唇、出生在南非開普敦的底層青年。在戰火紛飛的南非,他踏上旅程,帶生病的母親回到鄉下的家,半路上母親去世,留他一人在這混亂的世界里,被殘暴的軍隊包圍。邁克爾遭到關押,但他無法接受禁錮,決心有尊嚴地活下去,他逃了出來,去了一個誰也找不到他的地方……

《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是一部在南非廣為人知、備受推崇的小說。小說創作于1983年,以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一場虛構戰爭為背景。在接受采訪時,勞拉·福特談到了改編這部小說的動機:“世界從未像現在這樣瘋狂,充滿戰爭、腐敗和貪婪,我們該如何從這個世界中挖掘人性?我們通過哪種視角尋找人類的本質?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庫切為這部劇作提供了可供挖掘的視角;在這里,我們可以通過普通人邁克爾·K的視角看清自由的微妙界限。正是通過邁克爾的經歷,觀眾才得以傾聽人性的低語。”

福特認為,在舞臺上通過語言談論哲學是非常困難的,但木偶戲給予哲學一個獨特的出口,“邁克爾·K、他的母親、山羊和孩子們都是木偶人物,這些角色置身于充滿戰爭和破壞、政治和剝削的世界之外。他們本質上是無辜的,這些木偶也會在異于反烏托邦世界的另一個圖景中進行表演。”

【北京】

明星版《枕頭人》十周年溫暖回歸

演出時間:5月23日-5月26日

演出地點:世紀劇院

《枕頭人》是奧斯卡金像獎獲得者馬丁·麥克多納的經典作品,被觀眾譽為“更適合成年人體質的暗黑童話”,2014年被首度引入國內并在北京鼓樓西劇場首演,自此在多個城市展開數輪演出。今年,正值本劇目引入國內十周年,北京世紀劇院推出了明星版《枕頭人》,由周一圍、張本煜、林子川等演員領銜主演。

《枕頭人》講述了作家卡圖蘭因創作一系列以兒童為主角的黑暗童話、而被卷入一樁連環謀殺案的故事。在卡圖蘭居住的小鎮上,三個兒童相繼失蹤,其中有兩個兒童與他筆下惡毒虐殺兒童的寓言故事的作案方式一模一樣,第三個失蹤兒童還在尋找中。他因此被帶到警局大樓的一間審訊室,同時被逮捕的還有卡圖蘭的白癡哥哥。卡圖蘭是清白的嗎?一部文學作品造成的社會行為到底是誰的責任?話劇的最終目的不是追問兇手是誰,而是讓劇中人物像俄羅斯套娃那樣,揭開自己的隱秘內心。

原創音樂劇《反轉人生》

演出時間:5月17日-5月19日

演出地點: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中劇場

一部電視綜藝節目突然遭遇嘉賓“塌房”危機,制作人為了確保節目的順利錄制,決定打破陳規,改做一檔觀察類綜藝節目“反轉人生”。在錄制中,郝娣和布星兩位主人公憑借節目中的表現,晉升為時下熱門的素人CP,然而在光鮮背后,兩人還困于自我的夢魘。從兩人的名字就能看出,郝娣是只會說好、不會拒絕別人的討好型人格,布星則用拒絕和嚴格的標準阻隔著一切。兩人的心結因何存在?他們能夠沖破習慣的牢籠、改變自我嗎?

這是國內原創音樂劇《反轉人生》的劇情,這部劇結合當代生活場景、有關自我的種種困惑,并用輕松幽默的方式展現出來。值得一提的是,本劇目將與心理服務平臺壹心理合作,用MBTI16型人格測試對角色進行性格分析,并用心理學方法解析人物的成長歷程,試圖在豐富人物性格的同時也能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當不同人物出場,音樂隨之發生變化,郝娣的出場音樂溫柔乖巧,布星的背景音樂則突出了重復和顆粒感的特質……這些音樂從角色的心理狀態出發,并結合街舞元素,賦予角色以獨特的魅力。

原創舞劇《永和九年》——蘭亭集序·舞傳

演出時間:5月10日-5月12日

演出地點:國家大劇院歌劇院

2022年10月12日,意大利宇航員薩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在個人社交賬號上曬出其從太空拍到的中國美景,并用漢語、意大利語、英語寫下“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收獲無數點贊。1670年前,王羲之揮筆寫就的《蘭亭集序》竟在21世紀沖上熱搜,足以證明中國古人對天地、自然、人與萬物的哲思之雋永。

由上海歌劇院打造的原創舞劇《永和九年》——蘭亭集序·舞傳,靈感正是來自于這部超越時空、跨越國界的中華文化瑰寶。自2023年11月于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首演后,該劇目收獲業界和觀眾的好評。劇目以一名愛好書法的當代青年“賡”為主角,當他凝視著《蘭亭集序》,思緒便回到了永和九年,看著會稽山陰中王羲之與文人雅士紛至沓來,在崇山峻嶺與茂林修竹之間曲水流觴……該劇目通過“游目騁懷”、“俯仰一世”、“放浪形骸”等共8幕場景,展現了天下第一行書從誕生到傳世的歷程,并以舞為媒介,引領當代觀眾穿越歷史長河 。

全男班舞劇《畫皮》

演出時間:5月17日-5月18日

演出地點:吉祥大戲院

作為《聊齋志異》中最著名的一篇故事,《畫皮》經過電視劇、電影和舞臺劇的輪番演繹,不斷煥發出新的光彩,每次改編的重點也各有不同。這部舞劇版的《畫皮》想要探討的核心主題,則是人性的復雜性和多面性。該劇目是第十七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委約作品,它另辟蹊徑地將妻子陳氏作為主角,將陳氏與厲鬼合二為一,使女鬼成為陳氏內心的陰暗面,這呼應了榮格心理學中“陰影”的概念——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未被充分認知的、隱藏的一面,也反映了集體無意識的內容。陳氏作為女鬼與賢妻的融合,便象征了人性中并存的善與惡。

該劇目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于采用全男班底出演,由京劇武生張超、青年舞蹈家沈立原等人領銜主演,跨越性別的重新演繹顛覆了《畫皮》的表演套路,也讓整個劇目披上了一層隱喻性的“畫皮”。劇中還引入了兩個新角色“欲”和“魔”,巧妙象征了陳氏內心善惡念頭的博弈,展現了人心如何游走于天堂和地獄之間。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從莎翁、庫切到蒲松齡,沒有什么不能改編 | 5月滬京好戲推薦

媽媽咪呀、愛情神話、麥克白夫人、庫切同名小說改編、懸疑黑暗童話、王羲之、《畫皮》、MBTI與音樂劇……

界面新聞記者 | 林子人 尹清露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上海】

原版音樂劇《媽媽咪呀!》

演出時間:5月1日-5月16日

演出地點:上海文化廣場

2007年,英國原版音樂劇《媽媽咪呀!》首次來中國演出就創造了當年的票房神話,時隔17年,《媽媽咪呀!》再次回到中國,從5月1日起開啟在上海、杭州、北京、南京、鄭州、珠海、深圳和中國香港地區的巡演。

《媽媽咪呀!》于1999年在倫敦首演,2001年登陸百老匯后連續14年屢破記錄,收獲多項重要戲劇類大獎提名,成為音樂劇史上頗為重要的一部作品。迄今為止,全球超過6500萬人觀看了由16種不同語言制作的50個版本的《媽媽咪呀!》,它也是第一部正式以普通話被搬上國內舞臺的西方音樂劇。

《媽媽咪呀!》是一部標準的“點唱機音樂劇”,它的20多首歌曲全部來自瑞典國寶級樂隊ABBA,這部劇的名字也源于該樂隊風靡全球的金曲《Mamma Mia》。音樂劇講述了女主角索菲與斯蓋伊的愛情即將修成正果,兩人都在為即將來臨的婚禮慶典緊張地忙碌著,成長于單親家庭從未見過父親的索菲在大婚之前想找到自己的生父,并邀請他陪伴自己邁上紅毯,而索菲的母親唐娜卻并不愿提及過去。無意中,索菲讀了母親的日記,發現有三個男人有可能是自己的父親!于是,索菲瞞著母親給每個人都寄去了婚禮請柬,三個男人懷著不同的心情陸續登島,一個有趣爆笑、跌宕起伏的故事由此展開……這個5月,在劇場里穿越到陽光明媚的圣托里尼,跟隨《Dancing Queen》《Mamma Mia》《Gimme! Gimme! Gimme!》的熟悉迪斯科旋律放松心情吧。

滬語音樂劇《愛情神話》

演出時間:5月2日-5月20日

演出地點:美琪大戲院

去年10月,由同名電影改編的滬語音樂劇《愛情神話》在上海首演,成為去年上海國慶長假演出市場的一匹黑馬。在觀眾的持續“催更”下,音樂劇《愛情神話》歷經半年修改打磨,于這個5月回歸舞臺。

此輪演出最大的亮點是一些頗具實力與人氣的新卡司加入劇組。除了宗俊濤、王昊、趙毅劼、蔣倩如、丁臻瀅、趙嘉艷、徐磊、年蔓婷、Hamza、郭珍艷等原班陣容,劉令飛、施哲明、劉浩冉、趙超凡、井彥喬、馮鏑霏等與上海有著不同淵源的音樂劇演員也將奉上他們的滬語音樂劇首秀。噱頭更濃的是,除了歌手黃齡再度領銜“格洛瑞亞”外,脫口秀演員王勉、滬劇演員徐祥也將呈現他們的跨界嘗試。部分臺詞經過調整,更加貼合上海話的語境,更為精準細膩地傳達人物的情感起伏。

相比首輪演出,美琪大戲院的舞臺和觀演空間都變得更加緊湊,為此劇組也調整了部分舞臺調度,拉近了“街道”之間的距離,更顯出市井生活的熱氣騰騰。在歌曲部分,主創團隊再次放大不同曲風的色彩對比,在爵士的基調上,踢踏、探戈、搖滾、流行相得益彰,從“香蔥茄子”和“鄉村騎士”的諧音梗,到貝多芬、肖邦、布魯克納和乖乖隆地咚的雅俗共賞,頗具趣味。此外,新卡司的加入也給劇目帶來了不一樣的新鮮笑點,值得注意。

原創音樂劇《麥克白夫人》

演出時間:5月9日-6月2日

演出地點:1862時尚藝術中心

繼《猶太人在上海》《趙氏孤兒》《哈姆雷特》之后,導演徐俊的最新原創音樂劇《麥克白夫人》本月在上海首演,這是首部由中國班底孵化制作、并在上海完成世界首演的英語原創音樂劇

該劇邀請了英國青年音樂劇創作者詹姆斯·比尼和吉娜·喬治亞擔任劇本編劇及作曲,由素有“德奧音樂劇女王”之稱的瑪雅·哈克福特(Maya Hakvoort)領銜飾演麥克白夫人,西區版音樂劇《漢密爾頓》中漢密爾頓的飾演者卡爾·昆斯伯勒(Karl Queensborough)飾演麥克白,西區熱度極高的演員理查德·卡森(Richard Carson)飾演麥克德夫,一直活躍在西區舞臺和英國音樂類節目的演員湯姆·希爾(Tom Hier)飾演班珂。

徐俊表示,該劇的改編亮點是呈現了麥克白夫人的“前史”:這位西方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反派,在原著中其實是一個籠罩在重重迷霧中的角色,《麥克白夫人》深入探討了這為女性的心理變化,將原著的一個細節——麥克白夫人曾失去過一個孩子——作為理解其行事動機的重要線索。《麥克白夫人》的另一特色是突破鏡框式舞臺,觀眾席被設置在舞臺的前方和后方,舞臺地板配合劇情旋轉、升降,給予觀眾視角特別的觀劇體驗。

諾獎得主J.M.庫切同名小說改編《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

演出時間:5月10日-5月12日

演出地點:云峰劇院

《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J.M.庫切首獲布克獎的同名小說改編,由編劇兼導演勞拉·福特(Lara Foot)和《戰馬》原版團隊掌上乾坤木偶劇團聯手創作,曾獲得南非好望角戲劇獎最佳制作獎和最佳木偶設計獎。

該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邁克爾·K是一個天生兔唇、出生在南非開普敦的底層青年。在戰火紛飛的南非,他踏上旅程,帶生病的母親回到鄉下的家,半路上母親去世,留他一人在這混亂的世界里,被殘暴的軍隊包圍。邁克爾遭到關押,但他無法接受禁錮,決心有尊嚴地活下去,他逃了出來,去了一個誰也找不到他的地方……

《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是一部在南非廣為人知、備受推崇的小說。小說創作于1983年,以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一場虛構戰爭為背景。在接受采訪時,勞拉·福特談到了改編這部小說的動機:“世界從未像現在這樣瘋狂,充滿戰爭、腐敗和貪婪,我們該如何從這個世界中挖掘人性?我們通過哪種視角尋找人類的本質?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庫切為這部劇作提供了可供挖掘的視角;在這里,我們可以通過普通人邁克爾·K的視角看清自由的微妙界限。正是通過邁克爾的經歷,觀眾才得以傾聽人性的低語。”

福特認為,在舞臺上通過語言談論哲學是非常困難的,但木偶戲給予哲學一個獨特的出口,“邁克爾·K、他的母親、山羊和孩子們都是木偶人物,這些角色置身于充滿戰爭和破壞、政治和剝削的世界之外。他們本質上是無辜的,這些木偶也會在異于反烏托邦世界的另一個圖景中進行表演。”

【北京】

明星版《枕頭人》十周年溫暖回歸

演出時間:5月23日-5月26日

演出地點:世紀劇院

《枕頭人》是奧斯卡金像獎獲得者馬丁·麥克多納的經典作品,被觀眾譽為“更適合成年人體質的暗黑童話”,2014年被首度引入國內并在北京鼓樓西劇場首演,自此在多個城市展開數輪演出。今年,正值本劇目引入國內十周年,北京世紀劇院推出了明星版《枕頭人》,由周一圍、張本煜、林子川等演員領銜主演。

《枕頭人》講述了作家卡圖蘭因創作一系列以兒童為主角的黑暗童話、而被卷入一樁連環謀殺案的故事。在卡圖蘭居住的小鎮上,三個兒童相繼失蹤,其中有兩個兒童與他筆下惡毒虐殺兒童的寓言故事的作案方式一模一樣,第三個失蹤兒童還在尋找中。他因此被帶到警局大樓的一間審訊室,同時被逮捕的還有卡圖蘭的白癡哥哥。卡圖蘭是清白的嗎?一部文學作品造成的社會行為到底是誰的責任?話劇的最終目的不是追問兇手是誰,而是讓劇中人物像俄羅斯套娃那樣,揭開自己的隱秘內心。

原創音樂劇《反轉人生》

演出時間:5月17日-5月19日

演出地點: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中劇場

一部電視綜藝節目突然遭遇嘉賓“塌房”危機,制作人為了確保節目的順利錄制,決定打破陳規,改做一檔觀察類綜藝節目“反轉人生”。在錄制中,郝娣和布星兩位主人公憑借節目中的表現,晉升為時下熱門的素人CP,然而在光鮮背后,兩人還困于自我的夢魘。從兩人的名字就能看出,郝娣是只會說好、不會拒絕別人的討好型人格,布星則用拒絕和嚴格的標準阻隔著一切。兩人的心結因何存在?他們能夠沖破習慣的牢籠、改變自我嗎?

這是國內原創音樂劇《反轉人生》的劇情,這部劇結合當代生活場景、有關自我的種種困惑,并用輕松幽默的方式展現出來。值得一提的是,本劇目將與心理服務平臺壹心理合作,用MBTI16型人格測試對角色進行性格分析,并用心理學方法解析人物的成長歷程,試圖在豐富人物性格的同時也能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當不同人物出場,音樂隨之發生變化,郝娣的出場音樂溫柔乖巧,布星的背景音樂則突出了重復和顆粒感的特質……這些音樂從角色的心理狀態出發,并結合街舞元素,賦予角色以獨特的魅力。

原創舞劇《永和九年》——蘭亭集序·舞傳

演出時間:5月10日-5月12日

演出地點:國家大劇院歌劇院

2022年10月12日,意大利宇航員薩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在個人社交賬號上曬出其從太空拍到的中國美景,并用漢語、意大利語、英語寫下“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收獲無數點贊。1670年前,王羲之揮筆寫就的《蘭亭集序》竟在21世紀沖上熱搜,足以證明中國古人對天地、自然、人與萬物的哲思之雋永。

由上海歌劇院打造的原創舞劇《永和九年》——蘭亭集序·舞傳,靈感正是來自于這部超越時空、跨越國界的中華文化瑰寶。自2023年11月于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首演后,該劇目收獲業界和觀眾的好評。劇目以一名愛好書法的當代青年“賡”為主角,當他凝視著《蘭亭集序》,思緒便回到了永和九年,看著會稽山陰中王羲之與文人雅士紛至沓來,在崇山峻嶺與茂林修竹之間曲水流觴……該劇目通過“游目騁懷”、“俯仰一世”、“放浪形骸”等共8幕場景,展現了天下第一行書從誕生到傳世的歷程,并以舞為媒介,引領當代觀眾穿越歷史長河 。

全男班舞劇《畫皮》

演出時間:5月17日-5月18日

演出地點:吉祥大戲院

作為《聊齋志異》中最著名的一篇故事,《畫皮》經過電視劇、電影和舞臺劇的輪番演繹,不斷煥發出新的光彩,每次改編的重點也各有不同。這部舞劇版的《畫皮》想要探討的核心主題,則是人性的復雜性和多面性。該劇目是第十七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委約作品,它另辟蹊徑地將妻子陳氏作為主角,將陳氏與厲鬼合二為一,使女鬼成為陳氏內心的陰暗面,這呼應了榮格心理學中“陰影”的概念——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未被充分認知的、隱藏的一面,也反映了集體無意識的內容。陳氏作為女鬼與賢妻的融合,便象征了人性中并存的善與惡。

該劇目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于采用全男班底出演,由京劇武生張超、青年舞蹈家沈立原等人領銜主演,跨越性別的重新演繹顛覆了《畫皮》的表演套路,也讓整個劇目披上了一層隱喻性的“畫皮”。劇中還引入了兩個新角色“欲”和“魔”,巧妙象征了陳氏內心善惡念頭的博弈,展現了人心如何游走于天堂和地獄之間。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城| 南阳市| 溆浦县| 修武县| 东光县| 札达县| 梧州市| 开原市| 巴南区| 江山市| 佛山市| 西昌市| 得荣县| 惠州市| 开平市| 海门市| 龙江县| 秦皇岛市| 启东市| 青铜峡市| 商洛市| 永清县| 呼图壁县| 澎湖县| 巩留县| 奇台县| 张掖市| 仪陇县| 义马市| 乌苏市| 新密市| 调兵山市| 襄垣县| 宁海县| 巍山| 屏山县| 永吉县| 湛江市| 容城县| 潮安县| 萝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