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見TrueView 七月
編輯|TV
短劇的風吹到2024年依然強勁。
“咪蒙一個寒假靠2部短劇收入過億”、“一周殺青、三個月回款”、“8天狂卷8億”……在當下,短劇依舊書寫著新的造富神話,無論是賺錢速度還是吸金能力,產業鏈的所有參與者的驚嘆和興奮程度未減分毫。
短短一年時間里,短劇狂飆突進,迅速成為滲透全網的新興內容形態,井噴的商業價值和巨大的市場規模吸引著各路人馬涌入。諸多困于流量見頂和增長乏力的互聯網公司紛紛押注這一新風口,試圖爭奪新流量和新商業途徑。
抖音、快手流量和資金雙管齊下。其中抖音推出最高500萬現金和1億流量扶持方案,快手也表示投入億級流量和億元現金扶持微短劇。愛優騰等長視頻平臺加快精品短劇的孵化和輸出,在短劇這一新戰場繼續和抖快展開用戶爭奪戰。一些新的玩家,例如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也嘗試將電商和短劇相結合,探尋短劇發展新路徑。
但是短劇像所有內容生意一樣并不好做,二八法則依然適用于這一領域,少數人賺錢,多數人陪跑,爆款僅是小概率事件,撲街已經司空見慣。此外,針對短劇的備案新規即將于6月1日上線,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嚴管之下短劇是偃旗息鼓,還是在更規范的環境中成長為參天大樹。
盡管未來難測,但在行業低迷的情況下,這一充滿想象力的內容風口還是足夠具有吸引力。短劇的全面戰爭已經打響,槍響之后,誰又能成為新的贏家?
01 抖音向左,快手向右
短劇分為橫屏短劇和豎屏短劇,豎屏短劇也被稱為小程序劇。目前主流的運營方式是,大量小程序劇通過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投放劇集片花,吸引用戶跳轉第三方小程序觀看,進而產生付費行為。
抖音、快手也成為短劇席卷互聯網的主要推手,是短劇領域的頭號玩家,無論是短劇數量還是觀看人數都遠超其他平臺。隨著短劇的進一步發展,抖音、快手也不滿足僅參與導流環節的價值分配,而是要深入短劇制作傳播的產業鏈進行全鏈條布局,更深度參與短劇競爭。
基于平臺定位、用戶差異等因素,抖音、快手在布局短劇內容和產業生態建設上出現了明顯差異。
共同點是抖音和快手都在加強內容制作、IP供給布局,但實現路徑不同。抖音選擇基于在泛娛樂業務上的優勢,聯手檸萌、華策集團、完美世界等多家傳統頭部影視公司,嘗試打造更多爆款IP短劇。
而快手則選擇與知乎合作,將“鹽言故事”這類的新興短內容制作成短劇,提出“不卷制作,卷故事”的思路。鹽言故事作為知乎旗下的原創故事IP,擁有大量現實題材、非虛構故事,能夠彌補當下仍舊照搬“穿越重生”、“霸總嬌妻”等網文套路短劇在題材上的短板。
抖快內容布局思路不同、各有優劣。成熟的影視公司能否適應短劇的制作模式和短視頻平臺的用戶喜好有待市場檢驗,而鹽言故事能否幫助快手開辟一條新的短劇賽道還得畫個問號。但雙方都在比賽,比賽誰能先做出叫好又叫座、有流量又有品質的爆款。
其次渠道建設方面,在短劇行業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抖音、快手都在加強短劇審核,但快手更為激進,直接選擇切斷第三方微短劇小程序的商業推廣和投放方式,發力全域閉環鏈路,與快手直播、電商等渠道協同,實現從短劇內容生產到營銷變現的閉環生態。
切斷第三方,加強平臺自有運營,當然可以更好地保證平臺短劇質量,但短期內必然會導致相關內容減少和流量收入,同時打造閉環生態也需要強有力的內容端補足。快手正面臨著“短板挑戰”。
02 PK抖快,愛優騰舊題待解
對用戶觀看視頻時長的爭奪是一場零和博弈,長短視頻平臺天然對立。隨著短劇興起,短視頻平臺持續擠占用戶時長,更多的資本和廣告流向短視頻平臺,愛優騰和抖快的競爭愈演愈烈。
愛優騰同樣積極布局短劇,并不乏精品、爆款的出現。例如騰訊的《招惹》上線分賬突破2000萬,優酷的《千金丫環》《致命主婦》分賬均破千萬。這無疑證明了長視頻可以做短劇,但尚不能證明可以做大短劇,直插短視頻平臺的腹地。
首先,長視頻平臺短劇付費模式沒有跑通。相比抖音、快手,在影視劇領域更有優勢的愛優騰短劇試水更早,但并沒有在長視頻平臺上發展起來。無論是貼片廣告還是植入廣告等長視頻傳統盈利模式,都沒能在短劇上試驗成功,依靠短劇轉化會員付費一樣差強人意。
長視頻平臺的用戶池同樣決定了愛優騰無法像抖音、快手一樣,選擇用戶付費解鎖觀看的方式只賺用戶充值的分成,長視頻平臺的角色便與流量分發平臺無異,但其不過億的DAU遠不及快手、抖音的流量“有賺頭”。
抖快平臺上是短劇找人,用戶在刷短視頻、看直播、購物的過程中就能找到一部自己喜歡的短劇,而長視頻平臺則是人找短劇,在短劇質量不夠硬的情況下很難吸引用戶。
其次,愛優騰的劇集內容還是以20集左右的精品橫屏短劇為主。據悉,從制作到分賬,橫屏微短劇的賬期在七個月到一年,而豎屏微短劇的賬期只有兩三個月,后者更是當下占有很大份額的主流形式。
如今短劇風再起,但對長視頻平臺來說,舊的問題尚未解決,新的內容形態風口也就沒那么好追趕。
03 B站進退
短劇爆火,B站承壓。“我都在B站看免費的短劇”已成“影迷”間公開的秘密,用戶找到免費資源,平臺卻承受來自盜版劇的壓力。一部短劇上線不久后便會有用戶將盜版資源搬運到B站,平臺處理之后還會有其他用戶上傳,盜版引來短劇內容創造者不滿,也引來其他平臺不滿。
為此,3月26日起B站深入開展打擊網絡微短劇盜版專項治理,下架違規、賬號禁言或永久封禁。
“現在越來越多人知道可以在B站看短劇,以至于越來越多被和諧”
“看到一半就沒了,要么給錢,要么充電”
用戶最先感知到平臺作為,但打擊盜版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之前愛優騰曾集體把矛頭指向B站,譴責其盜播《老友記重聚特輯》相關內容的行為,B站也曾因侵權行為被罰。
如今短劇興起,B站只能在版權上再次加強審核和監管。同時B站也嘗試付費短劇模式,引入正版劇目應對盜版問題,目前已經有短劇方入駐B站,用戶可以付費觀看。
事實上,B站是一個培養發展短劇的絕佳土壤,獨特的ACG社區調性和活力、用戶個性化的審美,讓內容創造者擁有更好的創作氛圍,而且UP主上傳的內容本質上就是短劇素材。
例如去年B站爆火的近年來評分最高的古偶劇《古相思曲》,最初創意來源于UP主三千魚用影視素材二次創造的一個視頻,用戶反映不錯之后B站才買下創意進行了制作。此外,還有B站UP主自制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因題材、制作形式獨特而出圈,成為小而美的代表。
但短劇其實需要用戶上頭從而消費,眾所周知,B站用戶是一群“挑剔內容,不愛消費”的群體,曾經推出大會員付費就引得用戶不滿,B站在商業化上的每一次嘗試都步履艱難。如何通過短劇賺錢,B站可能也還要問問“觀眾老爺”的意見。
04 電商探路,短劇能否拓展天花板
短劇不僅是全新的內容形態,也是具備強滲透力的營銷手段。去年雙十一,眾多品牌扎堆定制短劇,開啟新的營銷玩法。據悉,韓束定制短劇《心動不止一刻》播放量達11.9億,帶動紅蠻腰系列產品上半年全渠道銷量150+萬套。品牌定制短劇的營銷效果可見一斑。
靠品牌短劇,抖快吸引了大量品牌主,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也躍躍欲試,嘗試布局短劇。淘寶不僅在站內上線,同時發力獨家自制短劇,今年淘寶還將打造“百億淘劇計劃”,給予資金、流量、宣發等方面的扶持投入。
拼多多則更直接些,在多多視頻的二級頻道上增加了短劇入口,和直播、關注并列。目前來看,短劇在拼多多的布局中占比不重,只是充當吸引用戶停留的一種手段。
電商試水短劇,還有兩個問題待回答。一是能否長期投入,真正培養起良好的短劇內容生態。畢竟,好內容需要長期戰略性投入,一旦短劇開始承擔盈利和商業化的訴求,質量便很難保證。二是購物功能和內容產品的比重分配問題。當一個電商平臺逐漸向泛內容平臺靠攏,勢必會犧牲掉購物用戶的體驗。
電商平臺對短劇的布局才剛剛開始,各大平臺也沒有公布具體的發展路徑,很難判定為是對抗抖快的不得已而為之,還是深思熟慮的長遠之舉。
進入下半場,短劇的變數仍然存在。按照即將上線的短劇備案新規,所有播出、引流、推送的網絡短劇均須持有《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或完成相應上線報備登記程序,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
這可能意味著短劇的上線周期會變長,嚴管之下短劇的題材也會受限。大浪淘沙之后,短劇又會往哪個方向發展?但無論政策環境怎么變,好內容依舊是短劇這一賽道的核心競爭點。
短劇競爭,依舊是內容為王,運營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