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天天IPO 岳笑笑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來自北京的多點數智有限公司Dmall Inc.(簡稱“多點Dmall”)近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再次赴港股上市。
始于2015年,多點Dmall背后站著一位南開老學長——張文中。他的人生經歷跌宕起伏:早年創辦北京最早的一家現代超市——物美超市,曾將其打造成為北方最大的連鎖超市。但后來,張文中身陷囹圄,平反后再度出山。在他率領下,多點Dmall和物美科技都在IPO路上。
工作之外,張文中還常常活躍在南開校友之中,由此讓我們看到了創投圈另一支隱秘軍團——南開系。
200億獨角獸要IPO了,張文中掌舵
多點Dmall的成長歷程頗為曲折。
時間回到2015年,一家剛成立不久的生鮮電商——多點Dmall,在沒有BP、沒有LOGO的情況下,宣布完成1億美元的天使輪融資,一舉刷新了國內天使輪融資記錄。彼時生鮮電商賽道火爆,多美Dmall迎來快速爆發期。但受困于O2O補貼,公司一直虧損。很快,幾位高管先后離職,最終在2018年將董事長之棒交由張文中手中。
此后,多點Dmall成為張文中改造物美、探索新零售的起點。他構建了線上線下一體的全渠道購物平臺,通過收購整合區域知名零售企業如樂天瑪特、麥德龍中國、鄰家便利店等,完成了 “商超+百貨+大賣場+便利店”的線下全業態場景布局。
而多點Dmall包攬了線上業務——旗下包括零售服務、電商服務、營銷廣告三大業務,提供端到端廣泛跨渠道服務,為本地零售業提供SaaS解決方案。簡單來說,當你打開多點APP,就會自動定位最近的線下商超,方便你選購商品并預約時間送達。與此同時,商超的采購、管理、物流、營銷等需求,也能在平臺上得到滿足。
這樣的思路正是當年火爆的“新零售”概念,自然吸引了不少投資人。根據招股書,多點Dmall融資多輪,背后站著IDG資本、騰訊等數十位投資方,隊伍盛大。
印象深刻的是2020年到2022年間,多點Dmall完成共計超過4億美元的C輪融資,興業銀行、國調基金、恒安國際、聯想創投、福田引導基金、天雅資本、騰訊、IDG資本、招銀國際均參與其中。融資后,多點Dmall估值升至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0億)。
一只新零售超級獨角獸崛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于2023年按收入計,多點Dmall是中國最大、亞洲領先的零售云解決方案服務商;按商品交易總額計,多點Dmall也是中國最大的零售云解決方案數字零售服務商,業務已經擴展至亞洲其他國家及地區,包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拉開出海步伐。
招股書顯示,多點Dmall在2021年、2022年、2023年營收分別為10.45億元、15.01億元、17.5億元;毛利分別為3.58億元、6.69億元、7.12億元;毛利率分別為34.3%、44.6%、40.7%。但虧損仍無法回避:過去三年Dmall虧損分別為18.25億元、8.4億元、6.55億元,經調整虧損分別為9.59億元、2.96億元、1.4億元。
一直以來,多點Dmall與物美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為外界關注。根據招股書,物美和“物美系”里的麥德龍中國實體、重慶百貨集團、銀川新華集團,均系多點Dmall前五大客戶。
如今再次站在IPO大門前,張文中等待敲鐘的那一刻。
61歲南開校友,浮沉30年
同樣坎坷的,還有掌舵者張文中的創業經歷。
生于1962年,張文中是同時代企業家中少有的高學歷人才——1979年,正逢恢復高考,張文中考入南開數學系,一讀便是7年。用他的話講,自己在新開湖畔“度過了一段青春飛揚的歲月”。
后來,他曾進入中國科學院攻讀博士,并赴美完成博士后研究。1993年,張文中學成回國,感受到中美零售行業的巨大差距,決定開發適用于零售行業的軟件系統,幫助傳統零售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然而,由于國內現代零售才剛萌芽,他開發的數字化系統備受冷落。
沒有人愿意“第一個吃螃蟹”,張文中就自己上。1994年,他在北京盤下一家廢棄國營印刷廠,成立物美超市,作為自家系統的示范店,供大家參觀。這個全國第一家使用POS系統的現代綜合超市,開在人來人往的翠微路上數十年,成為一代人的回憶。
正是這段經歷,連鎖超市意外成為了張文中創業的另一段征途。
2003年,物美登陸港交所創業板,成為首家赴港上市的內地民營零售企業,一度占據了北京35%的零售市場份額,被稱為“中國沃爾瑪”。2006年,物美擁有門店超500家,成為全國最大的民營零售企業。
那是張文中的高光時刻。他曾接受央視采訪回憶:“2006年是物美發展最好的時期,我個人也是年富力強,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覺得能做很多事情?!?/p>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張文中身陷囹圄七年,不僅錯過了線下零售行業的黃金年代,也讓物美急轉直下。2015年,張文中平反歸來兩年時,物美旗下大型超市已閉店大半,掉出了國內零售業第一梯隊,同年私有化退市。
好在與此同時,張文中接住了多點Dmall這個反攻的機會。他的觀點從未改變:“堅定不移地擁抱互聯網,徹底地迎接商業數字化?!?/p>
二次創業、重金投入多點Dmall、打造出一個用戶數量過億的互聯網零售平臺……張文中距離他理想中的零售生態越來越近。2022年,他卸任董事會主席職務,作為高級顧問退居二線,交棒張峰,轉身幕后。
百年南開,崛起一個IPO天團
巍巍百年,南開曾是我國高校江湖一面旗幟。然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制造業、基建、航空航天產業突飛猛進,盛產工程師的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一批工科大學異軍突起,加之2000年的高校合并潮,南開一度似乎漸漸淡出視野。
飲水思源,張文中與廣大校友始終不忘回饋母校:設立獎學金和創新基金、成立數據研究中心、捐資1億元推動南開學科發展……儼然成為南開校友代言人。而在南開校園內,更是矗立著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圖書館——文中館。
去年末,南開建校104周年之際,新開湖基金發布,張文中作為南開大學終身校董、聯誼會主席參與出資,支持南開做起VC,以校友資源和資本投向師生創業項目,助力科研成果轉化。
這正是南開系的一縷縮影。猶記得在母校一次交流分享中,張文中感嘆,如果穿越回過去,“要把學生科協好好搞搞,多出幾個宇學峰。”他口中的“宇學峰”,正是上市公司康希諾生物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1981年,宇學峰進入南開大學微生物系,師從真菌學家周與良,畢業后曾留校任教,隨后赴外讀博。2009年,他學成歸來,同其它創始人成立康希諾生物,不僅締造港交所第一家疫苗上市公司,還于2020年再次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曾經市值超1900億元。
還有2021年登陸上交所科創板的皓元醫藥,創始人鄭保富2001年畢業于南開大學化學系。此前南開大學化學學科創建100周年紀念大會時,他同另外幾位化學系校友共同支持1.6億元,發起設立南開大學化學學科發展基金,反哺母校教育。
去年末,南開學姐劉利平站上IPO敲鐘舞臺:君圣泰醫藥登陸港交所。此前公司融資7輪14億,其投資方之一的同創偉業同為南開校友企業,其董事長、創始人鄭偉鶴正是南開醫療健康校友會會長,本科和碩士都畢業于南開法學專業。
不難發現,南開系醫療上市軍團頗多。得益于南開化學、生物學等學科方面的建樹,這里成為醫療創業者的搖籃:來凱醫藥呂向陽、時代天使李華敏、歸創通橋趙中等,紛紛走向IPO敲鐘。計算下來,南開近三年已收獲了近10家醫療上市企業。
其他領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首家上市公司北斗星通,如今市值超過150億元,董事長兼總裁周儒欣是張文中同屆同系校友;科創板上市公司久日新材,董事長趙國鋒博士畢業于南開化學系,公司高管和核心人員大多也來自南開化學相關專業;今年恢復上市審核的沃太能源,創始人袁宏亮是南開商學院市場營銷系校友.....去年一組數據顯示,當時南開共有25位校友在A股擔任董事長,包括美錦能源、海王生物等等,創造市值上千億。
最后,不得不提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早年張一鳴的故事已經耳熟能詳,此前他常常提起的一個校園記憶是,2001年從老家龍巖考入南開軟件工程系后,第一次拉開宿舍窗簾看見下雪時激動的心情。2019年,他向母校捐贈1億元人民幣,設立“南開大學創新基金”。
如無意外,未來全球最大IPO將會出自這位南開學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