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楊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日前,國內醫療信息化龍頭衛寧健康涉及一醫院采購項目違規事件。
5月6日,四川政府采購網發布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江財采管〔2024〕28號)。涉事采購項目為2021年的“中江縣第二人民醫院智慧醫院建設應用提升項目(項目編號:510623202100194)”。
前述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該項目采購過程存在兩項問題:
一是,該項目中標供應商多次參加該院院長辦公會,并對項目的具體實施內容、預算成本作出發言,此外還為該采購項目提供整體設計,并最終中標,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一項“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屬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一)與供應商或采購代理機構惡意串通的……”之規定情形。
二是,該院采購合同未按照采購文件簽訂。
對此,中江縣財政局對前述醫院作出限期責令整改,并給予警告、罰款5萬的行政處罰。
而據四川省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網的公示,前述采購項目中標供應商為四川衛寧軟件有限公司(下稱“四川衛寧”),中標金額為398.2萬元。四川衛寧即衛寧健康的全資子公司。2023年年報顯示,四川衛寧營收1.87億元,凈利潤5070.65萬元。
5月8日,界面新聞致電衛寧健康董秘辦、證代公開電話問及此事。對方表示尚不知曉前述信息。
這或是2023年下半年開始的醫藥反腐風暴在中江縣中的一個結果。2023年10月25日,中江縣人民政府官網的一則工作動態顯示,按照縣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協作機制專班部署要求,中江縣審計局與衛健系統抽調人員共同組成縣級督導五組。第一次聯動實地督導中,督導組分別前往永太中心衛生院、縣精神病醫院、四川美迪藥業等5家公立醫院和1家藥企開展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
而這也非衛寧健康首次在醫藥反腐中被“點名”。2023年7月5日,衛寧健康發布公告稱,公司實控人、董事長周煒因涉嫌行賄被茂名市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及實施留置。
直到8月14日,衛寧健康再次公告稱,公司收到周煒家屬通知,周煒已于當日解除相關措施自茂名返回上海,相關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且公司目前尚未收到相關書面文件。
衛寧健康成立于1994年,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國內醫療信息化第一股,主營業務分為醫療衛生信息化業務和互聯網醫療健康業務兩大板塊。
其中,前者是衛寧健康的基石板塊,在公司總營收中的占比超八成,包括軟件銷售、技術服務和硬件銷售業務。后者則為公司的創新板塊,包括納里股份(含納里健康,下同)、環耀衛寧(原稱“沄鑰科技”)、衛寧科技等三家參股公司,分別定位于互聯網醫院平臺、醫藥健險協同平臺、以及為商保公司及醫保部門提供保險智能風控和數據+AI服務。
財務數據顯示,2023年,衛寧健康營收、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1.63億元、3.58億元、3.3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8%、229.49%、178.51%。其中,核心產品軟件銷售及技術服務業務收入、硬件銷售業務收入、互聯網醫療健康業務收入分別同比變動14.59%、4.00%、-44.53%,在公司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74.95%、15.10%、9.87%。
這一增長勢頭持續到2024年一季度。最新業績顯示,當期,衛寧健康營收、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94億元、1662.04萬元、868.77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0.09%、126.16%、111.74%。
不過,前述高增長源于2022年的低基數。近幾年,衛寧健康歸母凈利潤一路增長到2020年的4.91億元高點后,持續下滑。2022年,公司增收不增利,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08億元、1.19億元,分別同比下降71.33%、43.74%。
公司稱,其原因包括受宏觀環境影響,部分商機訂單延后,在手訂單實施和項目交付驗收部分延緩,以及公司創新研發及市場拓展投入、應收款減值等。當年,衛寧健康資產減值1.29億元、信用減值損失1.42億元。
由此,衛寧健康也將新合同擴展和回款作為2023年的工作重點。年報顯示,當期,公司在智慧醫院及醫院平臺、醫共體/醫聯體、基層衛生等領域新增60余個千萬級項目。
同時,由于醫療衛生信息化業務銷售回款增加,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加83.99%。不過當期,公司資產減值、信用減值損失分別為1.37億元、787.02萬元。
此外,衛寧健康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業務這一創新板塊仍處于虧損狀態。2023年,納里股份、環耀衛寧、衛寧科技三者合計虧損1.96億元。由此,公司在調研活動中表示,2023年在該板塊裁減了一些短期不盈利的業務,減員約500多人,2024年計劃將繼續優化相關業務,進一步提高人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