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忙的腳步、溫暖的微笑,這是許多人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是對我們團隊小伙伴們的第一印象。我們是一群扎根和服務于社區的心理健康工作者,我和團隊小伙伴們的故事還要從這杯咖啡說起。
在精神衛生中心工作,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談及精神障礙時,病恥感是始終繞不開的話題。它就像諺語房間里的大象當中,誰都知道它存在,卻無人愿意真正地觸及。
對于很多人而言,工作社交或者平凡的生活,再普通不過。然而在精神障礙患者的世界當中,他們被困在了一扇旋轉門里,人生很難找到出口,更奢談重新融入社會,并開啟正常的生活。
2014年,我們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秉承著復原的理念,建立了以培養社區康復學員職業技能、社交能力、溝通能力為宗旨的職業康復基地,在這里誕生了上海市首個開設在區級精神專科機構的咖啡館,它真正的意義并不是為了售賣咖啡,而是教授患者職業技能,幫助他們恢復社會功能,重新融入社會。
毛毛就是我們的學員之一,身患精神障礙多年,讓他沒有辦法像同齡人一樣享受生活,仿佛被困在一個黑暗的世界里。
在經過職業康復訓練以后,毛毛慢慢地抬起了頭,靦腆地說道,看見來來往往的人來這里買咖啡的時候,我感覺到被認可被肯定和被喜歡了。
十年來,299咖啡幫助了一批又一批像毛毛這樣的精神障礙患者,或是康復學員重返社會。
今天的299咖啡輕松、跨界、人文、療愈,容易能夠被大眾接受的方式來宣傳精神衛生,普法、科普心理健康知識,也讓公眾可以更近距離地走近精神障礙患者的世界,消減對于這個特殊群體的恐懼和歧視。
我們探索“大象啾啾朋友圈”心理健康促進新范式,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呼吁社會各界對心理健康的認知度,接受度和包容度都可以再上一個臺階。
怎樣擁抱成長壓力,呵護青春健康?
如今,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特別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各種問題及需要專業的解答。
在一號難求的“600號”之外,上海正在構建整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防護網絡,16個區17家區屬精神衛生中心,也在共同打造精神疾病防治服務網絡的新引擎。
位于仙霞路299號的華東師范大學附屬心理咨詢中心,讓“學習困難”急需干預的青少年和家長,讓電子游戲中迷失和沉迷的孩子們,有了可以暢聊心聲的一個安全空間。
區別于精神科門診,這里沒有患者,只有來訪者。也不叫號,是全預約制,也嚴格保證了就診的時長。私密性也在各種的細節當中得以體現。
在上海市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醫教結合學習困難專科門診主任鄭宏看來,苦口婆心的勸說以及填鴨式的教育,很會引起我們孩子們的逆反。近年來,立足于心理學和教育康復學,我們開設醫教結合“學習困難”心理咨詢門診,希望為孩子們打開心門。
快節奏的生活中,如何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
我們知道職場人的心理健康既關乎個人和家庭,也關乎企業和社會發展。
職場人是社會中的中流砥柱,向上可以覆蓋到老年人,向下可以延伸到青少年。當職場人出現心理危機的時候,我們也要看到它對個體產生的潛在的積極影響。首先,我們要正確地識別壓力信號和心理危機信號。早期預防非常的重要,自我調整也非常的重要。調整自己面對壓力或者心理危機的態度,我們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壓力可能都是一件壞事情。適度的壓力也可以促進我們更好地適應環境、向前發展。最后不要忘記,要善于去尋找專業的幫助和支持。那么,為了幫助職場人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我們也通過職場情緒管理員“一顆種子計劃”,開始布局職場人的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幫助至少能在自助的同時也能幫助身邊的人。所以危險當中一定隱含著改變來臨的機遇。
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故事,也是我們一群人的故事。非常榮幸能夠代表大家來講述我們的故事,也非常感謝沒有出鏡的幕后英雄們。
青春寄語: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頭象征心理健康的“大象”。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看見這頭“大象”、關愛好這只“大象”。
來源:上海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