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中長短視頻營銷,卷的不是一個東西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中長短視頻營銷,卷的不是一個東西

“內容平臺與電商平臺的廣告收入差距巨大。是什么造成難以跨越的鴻溝?”

文|新莓daybreak 小輝

編輯|翟文婷

廣告一直是互聯網最經典,也最重要的業務之一。

當互聯網大廠們依托自身優勢——更多、更穩定的用戶注意力——為品牌商家們許下穩定的增長未來時,也為自身構筑了穩健的增長和可能性。

不過,據CTR《2023中國廣告主營銷趨勢調查》,去年僅有31%的廣告主表示會上調營銷推廣費用,也意味著近七成廣告主會維持或減少廣告投放。

歷年廣告主營銷推廣費用的變化

當廣告主們的投放意愿、預算收縮時,他們希望每一筆投放都能看到實打實的銷售回報——「效果廣告」成為廣告主的寵兒。

于是我們看到,2023年國內互聯網公司廣告營收榜單上,越貼近交易環節的電商廣告營收體量越大、增速越快,阿里是前者的代表,后者的代表是電商全員模仿的低價王者拼多多,以及謀劃「視頻號+電商交易」的騰訊。

相比之下,傳統認為更能承載廣告的內容平臺,廣告營收顯得有些慘淡。

作為短中長視頻的代表,2023年度,快手、B站、愛奇藝分別以3.8億日活、1億日活及1億訂閱會員,拿下603.1億元、64億元和62億元廣告營收,分別為同期阿里3006億廣告收入的20%、2%和2%。

內容平臺與電商平臺的差距顯而易見。是什么造成難以跨越的收入鴻溝?

快手:內循環能否撐起廣告基本面

翻看快手過去16個季度財報,從2020年Q4起,「在線營銷」成為絕對的主角,撐起了快手的半壁江山。

2020年Q1-2023年Q4快手各業務營收及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choice

這個支撐效應在2023年Q4達到新高,同比增長20.6%、環比增長23.9%,182億廣告收入占總收入的55.9%。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快手發家業務「直播」營收的緩慢坡爬和占比的穩定下滑。

2023年度,快手全年廣告收入為603.04億元,這是同期阿里廣告收入的20%,拼多多的39%,騰訊的59%,美團的1.49倍。

如果不考慮抖音這個廣告收割機,在已上市公司隊列,快手的成績不算差。這也幫助公司在2023年首次實現年度盈利64億元。

在線營銷,成為衡量快手發展狀況的最核心指標。那到底是什么撐起了快手廣告業務呢?

一是用戶規模增長帶動的品牌廣告投放。2023年Q4快手DAU為3.83億,同比增長4.5%,單DAU日均使用時長為124.5分鐘;MAU首次破7億,同比增長9.4%。

有龐大用戶的地方就有廣告主。不過,這些廣告多為基于內容產生的全域品牌廣告,比如快手短劇火熱,2023年Q4付費短劇營銷同比增加超過300%。

快手近兩年DAU、MAU變化

二是更多商家和客戶把快手作為經營陣地,這就是快手廣告業務發展的最大引擎「電商內循環」。

即快手平臺的商家、主播為了獲取更多曝光進行的廣告投放,這意味著電商GMV和廣告營收之間存在正比關系。

對此,有一些數據參考,對比2021至今快手電商GMV和廣告營收狀況,有兩個鮮明特征:一是快手廣告業務增長曲線與快手電商增速曲線走勢保持一致;二是快手廣告營收、電商GMV從Q1到Q4穩定增長,并以年為單位循環,因為年末往往是電商大促和消費旺季。

快手電商GMV和廣告營收狀況

對快手來說,在用戶規模很難突破的前提下,保持廣告收入增長的基礎就是增加電商商家數量,并提高廣告轉化效率。

因為當快手電商能幫客戶賣出更多貨,實現實打實的增長時,就有更多商家入駐并給快手更多傭金和廣告投放——這是一個滾雪球式的良性增長。

但相比抖音,快手的營銷價值還有待被進一步認可。

這受限于平臺屬性,相比抖音,快手的流量分發效率明顯更低。快手是算法分發+關系分發+基尼系數的復雜分發方式,是在做「去中心化」分發。

對平臺流量的「宏觀調控」,快手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頭部視頻的流量,不能超過總流量的30%,要把70%的總流量,分配給腰部以下創作者。

此外,快手的特性是用戶的強關注邏輯,更愿意相信主播而不是品牌,這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對品牌不是很友好。2023年快手試圖通過「川流計劃」改善這一現狀,幫助品牌導入那些被主播分銷觸達過的達人。

種種情況導致品牌普遍感覺在快手的投流成本偏高。如果綜合考慮投放效率和精力分配問題,品牌很容易轉投其他平臺。

B站:何時走出商業化困境

作為中視頻領域的王者,2023年B站的廣告收入僅為快手的1/10,如果放在電商平臺維度,可能僅僅是拼多多、京東一個月的廣告收入規模。

但在廣告主越來越看重的「效果廣告」領域,剛開始催熟商業化的B站,也在努力對外展現自身的成長潛力。

如果縱向分析B站的歷史數據,2022年是B站廣告業務的分水嶺。從這一年開始,B站廣告業務穩定增長,去年Q2以來,廣告占比超過總收入的1/3,且持續上升。

2021Q1—2023Q4B站四大業務營收及占比狀況 數據來源:Choice

2023年B站廣告收入64億元,同比增長27%,最大的驅動力在于效果廣告,全年同比增加超50%。品牌廣告和花火廣告收入也實現了增長。

成立以來,B站依托內容構建了中國年輕一代高度聚焦的文化社區,社區在話題討論、觀點發酵傳播等方面具備天然優勢,用戶黏性很強。但一直以來也存在悖論,B站商業化始終找不到感覺,甚至受到為愛發電用戶的意志左右。

2021年B站虧損持續擴大到75.08億元,這個巨額虧損,加上此后B站市值從高處不斷滑落,互聯網行業整體遭受逆風, 「B站也要考慮該如何活下去了。」

2022年Q2季度會上,B站發展戰略從已實行三年的「生態驅動」戰略變為「生態、商業雙驅動」。這是很重要的分水嶺。

但是B站商業化太受制于平臺特性。

B站DAU增長趨勢變化

如果翻看過去幾年B站的幾個出圈營銷案例,發現幾個共同因素:

投放主體為大品牌or大公司:比如聯通、拼多多、蜜雪冰城、OPPO等,這意味著廣告主財大氣粗,投得起。拼多多在B站知識區,生活區等瘋狂投放,意圖培養用戶消費心智。

此外,品牌與超級頭部UP聯合共創:樂歌選擇投放的是何同學,且就一條視頻,迅速出圈打爆。

這些投放行為雖然因為出圈的內容在用戶心中產生好感,但大多是以錘子買賣,很難有后續效應。

這是B站的平臺特性:極致卷內容,同時極致卷預算。大品牌以為自己是在B站建立用戶心智,用戶感受到更多的是,有人在砸錢。

此外,B站用戶對商業化這件事,始終存在一種天然的抗拒。這也影響了平臺的商業化設計思路。

理論上,內容平臺對于用戶和品牌應該是左右逢源,但B站是左右為難。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在更貼近交易、幫廣告主實現實際轉化方面,B站采用更柔和的、不打擾用戶觀看節奏的「藍鏈帶貨」——UP主在評論區置頂推廣商品的鏈接,用戶點擊可跳轉至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這可能一定程度上幫助品牌達成了投放效果。

2021Q1-2023Q4B站廣告營收及增速 數據來源:Choice

為了給營銷打樣板,B站甚至年底策劃晚會,以吸引廣告主投放。元氣森林就是B第一屆跨年晚會的土豪贊助者。

此外,因為社區屬性的緣故,導致UP也很難通過廣告變現。

2023年4月,B站曾發生過一次UP主停更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UP主收益減少,收支難以平衡。

@一只姜茶茶 發布長文講述B站變現難的原因:用戶基數較小,廣告投放的性價比低;用戶普遍低齡,可支配收入有限,與品牌強種草的訴求不相符。假如B站的用戶看到他們不認同的品牌打了廣告,會在 UP 主的彈幕和評論區里直接拆臺、掀桌子,說產品「不好用」、「建議別買」。這又影響品牌商投放的熱情,造成惡性循環。

這是B站的特殊使命,不僅平臺自身要賺錢,還要幫助UP主持續變現。否則會影響他們的創作熱情,進一步對平臺UGC內容來源產生威脅。

愛奇藝:廣告依賴于爆款

快手的廣告收入隨電商發展水漲船高,B站憑借效果廣告培育第二增長曲線,這都表明廣告主越來越追效果廣告,希望無限貼近交易、轉化交易。

如果說大家刷快手、B站會直接產生種草、消費活動的話,愛奇藝作為專業長視頻內容平臺,實在不占優勢。

用戶打開愛奇藝有固定的場景和訴求:吃飯時、睡覺前以及周末放松,而且往往受原創劇集推動,奔著某個劇來的。

這就決定了愛奇藝賺錢的基本邏輯和基石是「內容-用戶-商業化」。商業化以會員訂閱為主,用戶為原創劇集買單,爆劇越多,會員服務營收越多。

廣告為輔,當大量用戶聚集在平臺時,廣告主會隨之而來。只不過受內容形式和用戶心智影響,愛奇藝更多是品牌廣告的聚集地。

2023年愛奇藝在線廣告營收62.24億元,4季度廣告營收持平,這表明它不受購物節等大促影響,更多為品牌廣告。

2021Q1-2023Q4愛奇藝分業務營收及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Choice

數據進一步證實,2023Q4廣告營收16.25億元,其中品牌廣告中內容定向廣告——愛奇藝根據性別、地域、時間等不同元素,為廣告主定制廣告內容并精準投放——占比超過50%,《寧安如夢》《一念關山》等頭部劇綜受廣告主青睞。

總結一下,就是愛奇藝離交易環節太遠,很難從廣告主最中意的「效果廣告」中分一杯羹。品牌廣告也極度依賴「原創內容」,因為這是會員服務、廣告等所有業務的起點。

不過,品牌廣告也有增長的空間,奈飛去年的表現或許可以給愛奇藝指一些方向。

翻開奈飛財報,可以看到2022Q4奈飛營業利潤觸底反彈,從2023Q2起營收同比大幅增加。

2021Q1-2024Q1奈飛營收狀況 數據來源:Choice

這背后奈飛有兩大動作,一是推動會員訂閱增長。

除了打擊、取消密碼共享,通過低價共享賬戶轉化成熟市場的會員增量,還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截止2023Q4奈飛全球用戶2.6億。

用戶規模擴大,本就可以推動奈飛廣告業務增長。奈飛還創新了會員X廣告訂閱模式——從2022年11月起,奈飛在12個國家推出附帶廣告的低價訂閱套餐(AVOD)。

如在美國市場,有廣告的套餐是6.99美元/月,無廣告的標準套餐為15.49美元/月、高級套餐(支持4K)為22.99美元/月,明顯的套餐差價,但奈飛不虧。

更低的價格無疑會刺激會員訂閱數,而套餐差價的部分,也正是廣告主發揮價值的地方。

2023Q3奈飛財報顯示,AVOD 提供的單用戶收入(會員訂閱價格+廣告收入)已經高于美國訂閱基礎套餐的用戶收入,而且這一模式用戶還在增加。

基于海外市場和AVOD帶來的用戶增長,奈飛2024Q4業績會提出:「預計廣告業務在2024年將出現強勁增長,目標是讓廣告成為更可觀的收入來源,并在2025年及以后幫助收入實現持續且健康的增長。」

對比來看,目前愛奇藝也在大力拓展海外市場。

2023Q4國際版會員和廣告服務營收實現同比兩位數增長。龔宇在2023Q4財報會上表示:「常規內容業務之外,公司將爭取培育和孵化出第二增長曲線,海外業務就是其中之一。」

至于奈飛創新的AVOD模式,平臺通過低價套餐吸引更多用戶、用戶通過觀看部分廣告解鎖更多內容,讓廣告主為用戶觀看的廣告買單,一舉三得。

但這一妙招的起點在于平臺原創內容能打,才有用戶愿意直接付費,或者付一部分費用,另一部分讓廣告主補齊。優質原創內容,也是愛奇藝從始至終要努力的目標。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嗶哩嗶哩

3.4k
  • 港股開盤:恒生指數開盤跌0.94%,恒生科技指數跌1.22%,長和跌約4.5%
  • B站CEO陳睿:觀看AI視頻的平臺用戶超八成是95后

快手

5.2k
  • 2024年快手電商泛貨架場交易額同比增長61.3%
  • NBA中國與快手續簽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愛奇藝

4.1k
  • 《家里家外》走紅、劉曉慶入局,短劇真能精品化嗎?
  • 愛奇藝為何要推出獨立微短劇App?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中長短視頻營銷,卷的不是一個東西

“內容平臺與電商平臺的廣告收入差距巨大。是什么造成難以跨越的鴻溝?”

文|新莓daybreak 小輝

編輯|翟文婷

廣告一直是互聯網最經典,也最重要的業務之一。

當互聯網大廠們依托自身優勢——更多、更穩定的用戶注意力——為品牌商家們許下穩定的增長未來時,也為自身構筑了穩健的增長和可能性。

不過,據CTR《2023中國廣告主營銷趨勢調查》,去年僅有31%的廣告主表示會上調營銷推廣費用,也意味著近七成廣告主會維持或減少廣告投放。

歷年廣告主營銷推廣費用的變化

當廣告主們的投放意愿、預算收縮時,他們希望每一筆投放都能看到實打實的銷售回報——「效果廣告」成為廣告主的寵兒。

于是我們看到,2023年國內互聯網公司廣告營收榜單上,越貼近交易環節的電商廣告營收體量越大、增速越快,阿里是前者的代表,后者的代表是電商全員模仿的低價王者拼多多,以及謀劃「視頻號+電商交易」的騰訊。

相比之下,傳統認為更能承載廣告的內容平臺,廣告營收顯得有些慘淡。

作為短中長視頻的代表,2023年度,快手、B站、愛奇藝分別以3.8億日活、1億日活及1億訂閱會員,拿下603.1億元、64億元和62億元廣告營收,分別為同期阿里3006億廣告收入的20%、2%和2%。

內容平臺與電商平臺的差距顯而易見。是什么造成難以跨越的收入鴻溝?

快手:內循環能否撐起廣告基本面

翻看快手過去16個季度財報,從2020年Q4起,「在線營銷」成為絕對的主角,撐起了快手的半壁江山。

2020年Q1-2023年Q4快手各業務營收及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choice

這個支撐效應在2023年Q4達到新高,同比增長20.6%、環比增長23.9%,182億廣告收入占總收入的55.9%。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快手發家業務「直播」營收的緩慢坡爬和占比的穩定下滑。

2023年度,快手全年廣告收入為603.04億元,這是同期阿里廣告收入的20%,拼多多的39%,騰訊的59%,美團的1.49倍。

如果不考慮抖音這個廣告收割機,在已上市公司隊列,快手的成績不算差。這也幫助公司在2023年首次實現年度盈利64億元。

在線營銷,成為衡量快手發展狀況的最核心指標。那到底是什么撐起了快手廣告業務呢?

一是用戶規模增長帶動的品牌廣告投放。2023年Q4快手DAU為3.83億,同比增長4.5%,單DAU日均使用時長為124.5分鐘;MAU首次破7億,同比增長9.4%。

有龐大用戶的地方就有廣告主。不過,這些廣告多為基于內容產生的全域品牌廣告,比如快手短劇火熱,2023年Q4付費短劇營銷同比增加超過300%。

快手近兩年DAU、MAU變化

二是更多商家和客戶把快手作為經營陣地,這就是快手廣告業務發展的最大引擎「電商內循環」。

即快手平臺的商家、主播為了獲取更多曝光進行的廣告投放,這意味著電商GMV和廣告營收之間存在正比關系。

對此,有一些數據參考,對比2021至今快手電商GMV和廣告營收狀況,有兩個鮮明特征:一是快手廣告業務增長曲線與快手電商增速曲線走勢保持一致;二是快手廣告營收、電商GMV從Q1到Q4穩定增長,并以年為單位循環,因為年末往往是電商大促和消費旺季。

快手電商GMV和廣告營收狀況

對快手來說,在用戶規模很難突破的前提下,保持廣告收入增長的基礎就是增加電商商家數量,并提高廣告轉化效率。

因為當快手電商能幫客戶賣出更多貨,實現實打實的增長時,就有更多商家入駐并給快手更多傭金和廣告投放——這是一個滾雪球式的良性增長。

但相比抖音,快手的營銷價值還有待被進一步認可。

這受限于平臺屬性,相比抖音,快手的流量分發效率明顯更低。快手是算法分發+關系分發+基尼系數的復雜分發方式,是在做「去中心化」分發。

對平臺流量的「宏觀調控」,快手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頭部視頻的流量,不能超過總流量的30%,要把70%的總流量,分配給腰部以下創作者。

此外,快手的特性是用戶的強關注邏輯,更愿意相信主播而不是品牌,這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對品牌不是很友好。2023年快手試圖通過「川流計劃」改善這一現狀,幫助品牌導入那些被主播分銷觸達過的達人。

種種情況導致品牌普遍感覺在快手的投流成本偏高。如果綜合考慮投放效率和精力分配問題,品牌很容易轉投其他平臺。

B站:何時走出商業化困境

作為中視頻領域的王者,2023年B站的廣告收入僅為快手的1/10,如果放在電商平臺維度,可能僅僅是拼多多、京東一個月的廣告收入規模。

但在廣告主越來越看重的「效果廣告」領域,剛開始催熟商業化的B站,也在努力對外展現自身的成長潛力。

如果縱向分析B站的歷史數據,2022年是B站廣告業務的分水嶺。從這一年開始,B站廣告業務穩定增長,去年Q2以來,廣告占比超過總收入的1/3,且持續上升。

2021Q1—2023Q4B站四大業務營收及占比狀況 數據來源:Choice

2023年B站廣告收入64億元,同比增長27%,最大的驅動力在于效果廣告,全年同比增加超50%。品牌廣告和花火廣告收入也實現了增長。

成立以來,B站依托內容構建了中國年輕一代高度聚焦的文化社區,社區在話題討論、觀點發酵傳播等方面具備天然優勢,用戶黏性很強。但一直以來也存在悖論,B站商業化始終找不到感覺,甚至受到為愛發電用戶的意志左右。

2021年B站虧損持續擴大到75.08億元,這個巨額虧損,加上此后B站市值從高處不斷滑落,互聯網行業整體遭受逆風, 「B站也要考慮該如何活下去了。」

2022年Q2季度會上,B站發展戰略從已實行三年的「生態驅動」戰略變為「生態、商業雙驅動」。這是很重要的分水嶺。

但是B站商業化太受制于平臺特性。

B站DAU增長趨勢變化

如果翻看過去幾年B站的幾個出圈營銷案例,發現幾個共同因素:

投放主體為大品牌or大公司:比如聯通、拼多多、蜜雪冰城、OPPO等,這意味著廣告主財大氣粗,投得起。拼多多在B站知識區,生活區等瘋狂投放,意圖培養用戶消費心智。

此外,品牌與超級頭部UP聯合共創:樂歌選擇投放的是何同學,且就一條視頻,迅速出圈打爆。

這些投放行為雖然因為出圈的內容在用戶心中產生好感,但大多是以錘子買賣,很難有后續效應。

這是B站的平臺特性:極致卷內容,同時極致卷預算。大品牌以為自己是在B站建立用戶心智,用戶感受到更多的是,有人在砸錢。

此外,B站用戶對商業化這件事,始終存在一種天然的抗拒。這也影響了平臺的商業化設計思路。

理論上,內容平臺對于用戶和品牌應該是左右逢源,但B站是左右為難。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在更貼近交易、幫廣告主實現實際轉化方面,B站采用更柔和的、不打擾用戶觀看節奏的「藍鏈帶貨」——UP主在評論區置頂推廣商品的鏈接,用戶點擊可跳轉至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這可能一定程度上幫助品牌達成了投放效果。

2021Q1-2023Q4B站廣告營收及增速 數據來源:Choice

為了給營銷打樣板,B站甚至年底策劃晚會,以吸引廣告主投放。元氣森林就是B第一屆跨年晚會的土豪贊助者。

此外,因為社區屬性的緣故,導致UP也很難通過廣告變現。

2023年4月,B站曾發生過一次UP主停更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UP主收益減少,收支難以平衡。

@一只姜茶茶 發布長文講述B站變現難的原因:用戶基數較小,廣告投放的性價比低;用戶普遍低齡,可支配收入有限,與品牌強種草的訴求不相符。假如B站的用戶看到他們不認同的品牌打了廣告,會在 UP 主的彈幕和評論區里直接拆臺、掀桌子,說產品「不好用」、「建議別買」。這又影響品牌商投放的熱情,造成惡性循環。

這是B站的特殊使命,不僅平臺自身要賺錢,還要幫助UP主持續變現。否則會影響他們的創作熱情,進一步對平臺UGC內容來源產生威脅。

愛奇藝:廣告依賴于爆款

快手的廣告收入隨電商發展水漲船高,B站憑借效果廣告培育第二增長曲線,這都表明廣告主越來越追效果廣告,希望無限貼近交易、轉化交易。

如果說大家刷快手、B站會直接產生種草、消費活動的話,愛奇藝作為專業長視頻內容平臺,實在不占優勢。

用戶打開愛奇藝有固定的場景和訴求:吃飯時、睡覺前以及周末放松,而且往往受原創劇集推動,奔著某個劇來的。

這就決定了愛奇藝賺錢的基本邏輯和基石是「內容-用戶-商業化」。商業化以會員訂閱為主,用戶為原創劇集買單,爆劇越多,會員服務營收越多。

廣告為輔,當大量用戶聚集在平臺時,廣告主會隨之而來。只不過受內容形式和用戶心智影響,愛奇藝更多是品牌廣告的聚集地。

2023年愛奇藝在線廣告營收62.24億元,4季度廣告營收持平,這表明它不受購物節等大促影響,更多為品牌廣告。

2021Q1-2023Q4愛奇藝分業務營收及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Choice

數據進一步證實,2023Q4廣告營收16.25億元,其中品牌廣告中內容定向廣告——愛奇藝根據性別、地域、時間等不同元素,為廣告主定制廣告內容并精準投放——占比超過50%,《寧安如夢》《一念關山》等頭部劇綜受廣告主青睞。

總結一下,就是愛奇藝離交易環節太遠,很難從廣告主最中意的「效果廣告」中分一杯羹。品牌廣告也極度依賴「原創內容」,因為這是會員服務、廣告等所有業務的起點。

不過,品牌廣告也有增長的空間,奈飛去年的表現或許可以給愛奇藝指一些方向。

翻開奈飛財報,可以看到2022Q4奈飛營業利潤觸底反彈,從2023Q2起營收同比大幅增加。

2021Q1-2024Q1奈飛營收狀況 數據來源:Choice

這背后奈飛有兩大動作,一是推動會員訂閱增長。

除了打擊、取消密碼共享,通過低價共享賬戶轉化成熟市場的會員增量,還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截止2023Q4奈飛全球用戶2.6億。

用戶規模擴大,本就可以推動奈飛廣告業務增長。奈飛還創新了會員X廣告訂閱模式——從2022年11月起,奈飛在12個國家推出附帶廣告的低價訂閱套餐(AVOD)。

如在美國市場,有廣告的套餐是6.99美元/月,無廣告的標準套餐為15.49美元/月、高級套餐(支持4K)為22.99美元/月,明顯的套餐差價,但奈飛不虧。

更低的價格無疑會刺激會員訂閱數,而套餐差價的部分,也正是廣告主發揮價值的地方。

2023Q3奈飛財報顯示,AVOD 提供的單用戶收入(會員訂閱價格+廣告收入)已經高于美國訂閱基礎套餐的用戶收入,而且這一模式用戶還在增加。

基于海外市場和AVOD帶來的用戶增長,奈飛2024Q4業績會提出:「預計廣告業務在2024年將出現強勁增長,目標是讓廣告成為更可觀的收入來源,并在2025年及以后幫助收入實現持續且健康的增長。」

對比來看,目前愛奇藝也在大力拓展海外市場。

2023Q4國際版會員和廣告服務營收實現同比兩位數增長。龔宇在2023Q4財報會上表示:「常規內容業務之外,公司將爭取培育和孵化出第二增長曲線,海外業務就是其中之一。」

至于奈飛創新的AVOD模式,平臺通過低價套餐吸引更多用戶、用戶通過觀看部分廣告解鎖更多內容,讓廣告主為用戶觀看的廣告買單,一舉三得。

但這一妙招的起點在于平臺原創內容能打,才有用戶愿意直接付費,或者付一部分費用,另一部分讓廣告主補齊。優質原創內容,也是愛奇藝從始至終要努力的目標。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专栏| 天水市| 淳化县| 名山县| 兴化市| 德格县| 美姑县| 涿鹿县| 静宁县| 平邑县| 浮梁县| 大渡口区| 郧西县| 延庆县| 江源县| 贵定县| 乌拉特中旗| 古浪县| 腾冲县| 三河市| 即墨市| 若尔盖县| 康平县| 肥城市| 苍溪县| 龙陵县| 鹤庆县| 南华县| 星座| 磴口县| 潞城市| 额尔古纳市| 永丰县| 安阳市| 台州市| 彭泽县| 通道| 于田县| 门源| 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