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瞳商業 沈拂衣
優酷,在往年的長視頻擂臺賽上,表現一向佛系,以至于網友調侃,它是不是打算靠著《甄嬛傳》和港劇養老。
以2023年的情況看,“愛優騰”似乎只剩下愛騰的雙雄爭霸,更別說還有老四芒果的虎視眈眈,優酷滑落向邊緣,這是體感明顯的。
大概是“尚能飯否”的話聽多了,今年的優酷頗有些老將重振雄風的樣子,至少開年至今,在整個劇綜市場無大波瀾的情況下,優酷還是攪動了些風云的。
在劇集熱度方面,不再是“別人吃肉我喝湯”,褲子的熱劇市占率能達到10%以上,基本還能爭一爭前三的交椅,也少了些劇與劇之間青黃不接的窘迫。
開年青春劇《要久久愛》,隨后是引爆熱議的《花間令》,之后大女主經商成長劇《惜花芷》接過大旗,新上的《微暗之火》拍攝方式也很清新文藝,光影浪漫,給古井無波的懸疑劇吹來一股小鎮風。
(云合數據Q1《全網劇集有效播放霸屏榜》)
綜藝上更是打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對比其他平臺以“綜N代”續杯的情況,酷貴人推陳出新,除了承包話題熱度的《無限超越班2》,《盒子里的貓》《這是我的島》更是“一招鮮,吃遍天”,直接殺入Q1綜藝爆款陣營。
(綜藝《這是我的島》)
上演一出“老將歸來”的優酷,真能在長視頻競爭中“收復失地”嗎?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它與TVB的合作也進入了更深度的階段,“雙劍合璧”是否會給市場帶來新的震蕩?
一、市場的縫隙:到底怎樣的差異化,才算有效的布局?
顯而易見的一個事實是,優酷這些年江河日下,已不復往日雄風。
一方面是其市場份額極速縮水,MAU從2020到2022年,分別是3.26億、2.39億、1.63億,2023年9月MAU已滑落至第5位。與之相應的還有月人均使用時長的縮短。
并且,桃廠、鵝廠已先后扭虧為盈,而優酷只是虧損收窄,還沒上岸,前路漫漫。
另一方面,爆款、優質劇集的生產力明顯不足。
先說爆款,2023云合劇集播放量前十幾乎全是桃廠、鵝廠的天下,優酷播放量最高的《長月燼明》口碑翻車,最接近“全民熱議”的《新聞女王》有些高開低走,實屬可惜。
而且,在品質把控上,優酷顯然沒有騰訊那么嚴格,劇集整體得分偏低,最低分《后浪》僅有4.1分。
2023豆瓣8分以上劇集23部中,優酷只有4部,其中《異人之下》《少年歌行》都是漫改,意味著圈層特征明顯,高分卻難以破圈。
這樣一來,支撐會員體系的動力系統也出了問題,2023阿里財報并未直接說明優酷會員規模,但去年優酷的漲價、投屏收費、限制同一賬號登錄人數,也側面表現出會員規模擴張上的艱難。與之關聯,流量廣告招商與投放也難免被波及。
除此之外,會員服務的備受詬病,也讓它不知不覺被對手超越了幾千里,畢竟對家們早將會員服務玩出了千百種花樣。
概言之,如今優酷面對的局面,是如何在市場的縫隙中尋求生機。
在深瞳商業看來,優酷的第一張牌,應該是以差異化打法為基石,打響集群效應。
不過,在長視頻之爭愈演愈烈的2024,要想還實現“差異化”布局,其實是很難的。
縱觀2024愛優騰的片單,桃廠和鵝廠的儲備量顯然是高出一截的,如今優酷不再“財大氣粗”,而是和芒果相似的“以小博大”。
以小博大,就需要集中力量,最典型的就是這兩年很火的“劇場化運營”。
去年優酷表現不佳,也在于此——偶有亮點,太過分散。幾部數據比較看得過去的劇,卻分屬于不同劇場、不同劇集類型、不同受眾群體。
《長月燼明》《偷偷藏不住》《為有暗香來》屬于“寵愛劇場”,《他是誰》又是“懸疑劇場”,《少年歌行》和《異人之下》這種漫改劇是優酷的拿手好戲,卻又沒有獨立設置的劇場。
問題是,劇場設置不難,但劇場內劇集的設計卻需要巧思。
劇場要出彩,不能簡單地把同一類型的劇集一股腦兒丟進筐里,否則一不留神就會變成“消消樂”——泯然于眾。
就像優酷“寵愛劇場”,只是各種類型的戀愛劇大本營,缺乏風格指向和定位,不及桃廠的“戀戀劇場”專打“小而美”的創新牌。
(優酷“寵愛劇場”)
(桃廠“戀戀劇場”)
以至于對家的“劇場化”運營已經是大樹生根,進入風格化的探索階段,而優酷依然沒有足以笑傲江湖的劇場標簽。
此外,劇場的名頭響不響,也非常依賴于每年推出劇集的質量,連勇當先鋒的桃廠也難免頭疼。
要是能推出《狂飆》這樣的劇,暴風式的吸納新會員,就是“有效劇場”,要是像2021年的《八角亭迷霧》《誰是兇手》那樣接二連三地啞火,那就是“無效劇場”。
這點上,優酷的對手已經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鵝廠去年的“螢火單元”,專注于小眾、文藝向的社會剪影。
桃廠今年升級的“大家劇場”“微塵劇場”,前者主打文學名家名作的影視化改編,后者集中目光在小人物的凡塵俗世。
這些都可以說是順應當下觀眾心理的好棋,也是劇場風格泛化的一次嘗試,給了原本強類型化的劇場更多的發揮空間。
以小博大,則更要拿準了“差異化”。
最要緊的,就是要認清平臺自身調性的不同。
例如鵝廠的強IP屬性、桃廠的泛圈層屬性,而屬于優酷的,便是鮮明的“青春屬性”。它在青春劇、漫改劇等劇集上,經驗豐富,集群效應更強。
在2023年劇集豆瓣評分榜中,單看10萬+評分這個區間段,優酷和桃廠幾乎可以做到分庭抗禮,不輸陣,再看集中在這個區間的劇,主要是校園青春、現偶、古偶這幾類,說明優酷這幾種“青年特供劇”中的受眾基底是比較穩定的。
只是這類劇集的評分有些兩極分化,優秀者如《異人之下》有8.1分,差一點的只有5-6分,優酷還須加強品控,提升劇集路人緣。
2024年優酷的“青春屬性”,似乎會更明顯一些,值得一提的是“一縱三橫”的策略。
“少年幻想宇宙”便是集中打好“青春熱血”牌,已播出的《飛馳人生熱愛篇》(7.8分)、待播的《凡人修仙傳》《少年白馬醉春風》《鎮魂街2》《我叫趙甲第2》陣列清晰,受眾集中。
再說“破曉宇宙”,也就是現代懸疑,與“歷史謎團宇宙”主打的古代懸疑相伴相生,足見優酷在懸疑方面的蓄力。
4月22日,優酷懸疑劇場也升級了,“白夜劇場”這個名字顯然致敬了優酷自己的懸疑巔峰《白夜追兇》,寓意“長夜必盡,真相大白”。
“懸疑”如今是塊變幻莫測的新大陸,對家的動作顯然領先優酷許多——桃廠的“迷霧劇場”從《隱秘的角落》走到《三大隊》,起起伏伏。
鵝廠去年的“X劇場”借著《塵封十三載》《繁城之下》立住了旗幟,“一劇一格”很有些先鋒實驗的腔調。
此前它的懸疑劇場風格比較混雜——有《膽小鬼》這樣演繹東北小城的青春殘酷物語,也有《庭外》這樣的公檢法劇,《長安十二時辰》這樣的歷史向懸疑。
升級后的“白夜劇場”似乎調性會更集中——首先是鮮明的成長氣質,尤其《微暗之火》主人公周洛是退學重考的高中天才少年;《邊水往事》郭麒麟飾演的沈星,是意外流落到邊陲小城的打工青年;《沙塵暴》中老刑警與年輕刑警對同一懸案的追索,都暗含了不同職業、身份的成長脈絡。
人不可能永遠青春,但終其一生人都在成長,少年心事、成長曲折、熱血豪情,優酷正是少有的能講好青春與成長故事的平臺。
優酷的這一“青春牌”也用在了綜藝思路上,要知道2023年它的綜藝還甚是疲軟,今年卻玩了一把逆風局,獨播綜藝正片有效播放同比上漲88.8%,市占率從2023的12.2%提升到19.6%。
在一眾“綜N代”中,敢打新牌的優酷,褪去了老將的保守迂回,銳氣勃發。
最典型的就是《這是我的島》,“海島探險”+“成長真人秀”,以青春力量迎擊荒島求生,在《披哥》《浪姐》等熟齡群體綜藝之中顯得別有生機。
根據云合數據,這檔節目的用戶平均年齡23歲,0-19歲用戶占比36.9%,青春化程度為在播綜藝最高。
我們所說優酷的“青春”,不只是指內容的受眾指向、內核,更應該是一種敢為人先、打破固有局面的魄力。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2024優酷在整個策略上的調整是明智的,不再盲目地在長視頻的賽場上左格右擋,而是塑造獨一無二的調性風格。只是不知,這一策略能持續多久。
這是優酷突圍可能性的第一板斧。
二、話題的制造:尋求社會共振,跑出黑馬效應
受到“以小博大”的打法所限,優酷劇綜的圈層特質在以往是比較明顯的,相比往年的零星好劇、水花不大,或是像去年的《長月燼明》被負面輿論推向風口浪尖,今年優酷劇綜的聲量、全民討論度還是不差的。
《要久久愛》《花間令》《惜花芷》播出期間市占率都曾登頂過云合數據熱播榜,算上去年年底的《鳴龍少年》,已有4部站內破萬劇。
尤其《花間令》《惜花芷》主演并非扛劇大流量,制作也不及S+劇集,還是交出了一份相對驚喜的“黑馬”答卷。
追根究底,要做到“以小博大出奇跡”,優酷需要做到兩點,這也是優酷的第二板斧——最大限度去制造話題度。
其一,“錯峰”——類似“田忌賽馬”的玩法。
在基本盤最大的古偶、古裝劇這一塊,桃廠有《狐妖小紅娘》《仙臺有樹》《念無雙》等,鵝廠有《慶余年2》《大奉打更人》《流水迢迢》《長相思2》等,屬實將觀眾的期待值拉滿,但都尚未播出,或許在等候暑期大熱檔,畢竟春季是公認的“淡季”。
去年,優酷在暑期檔用《安樂傳》去和《長相思》《長風渡》打擂,輸得一滴水花也無的慘痛還歷歷在目。
而今年,在大盤微冷的春季,優酷果斷把《花間令》《惜花芷》接二連三抬上來,網絡熱議是意外之喜。
但背后的排播布局也是種運籌帷幄,既避免與大熱劇正面打擂,又突顯出《花間令》人設之新穎、《惜花芷》也在其他平臺的大女主經商劇播出之前,已然大放異彩,后來者難免多少陷入“珠玉在前”的尷尬處境。
據云合數據Q1《全網劇集有效播放霸屏榜》,前20中優酷獨播劇占6席,加上聯播則有8席之多,僅次于騰訊(含聯播)的9席。
化“淡季”為自己的“霸屏季”,也是在市場縫隙中閃爍光彩的方法。
其二,“共振”——挖掘社會議題,尋求泛圈層共鳴。
小成本、小制作要出圈,除了玄之又玄的“CP感”、“時運”之外,唯一能掌控在制作與平臺方手里的路子,就是接入社會議題,鏈接大眾情緒,這也符合優酷一向的宣言“從現實中來,到現實中去。”
優酷在社會議題上的探討其實還算是走在前列的,就說如今很火的女性主義話題,在優酷是可以找尋到一條脈絡的。
早在2018年優酷就連續自制了《北京女子圖鑒》《上海女子圖鑒》。
包括2020年“懸疑+女性”的《白色月光》,2021年的《小敏家》《女心理師》《司藤》,2022年的《幸福到萬家》,2023年的《新聞女王》,再到今年的《惜花芷》《花間令》《微暗之火》,都有對于女性生存狀態的關切與探討。
前面提到,優酷新升級的“白夜劇場”,定位同樣也是“社會派懸疑”,劇場的這個整體風向,算是明智之舉。
《曠野之境》的電信詐騙與反詐題材,《微暗之火》的家庭暴力與小鎮流言困境,《邊水往事》關注“金三角”危險邊境,白夜劇場看起來頗有野心。
(劇集《微暗之火》)
不過,當下對手們都已加大對現實主義的押注,桃廠的《城中之城》、鵝廠的《小日子》已卷起了不小的討論度,優酷自然也不能滿足于這種“借題發揮”的打法。
像去年聚焦新聞行業的《做自己的光》、《新聞女王》,還有年代劇《似火流年》都表現不俗,往年的《小敏家》《平凡的榮耀》等作品熱度、口碑齊飛。
其實優酷在現實題材垂類上還是值得一戰。
可惜,今年只有《手術直播間》差強人意,似乎在垂類的開發上,做了些取舍,不免讓人有些惋惜。
巧的是,行業劇、家庭劇這類偏現實向的劇集,正是以往TVB的長板,那么優酷是否打算將這類劇集放到與TVB的合作中去開發呢?
這恰好是我們要說的第三點。
三、盟友的助力:兩條擱淺的魚一同游向大海
人所共知,優酷有著幾大長視頻平臺中最豐富的港劇資源。
而它與TVB的合作,其實早在2013年就開始了,《尋秦記》就是當時的成果。2022的5部合拍劇落地,比較有名的就是《白色強人2》《法證先鋒5》。
今年算是深度合作的一年,畢竟3月雙方剛剛簽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家族榮耀2》已在待播名單之中。
但仍然是那個重要的問題:優酷的日子不富裕;它的盟友TVB更是涸轍之鮒,從2018年起至今已連續6年虧損。
時代濾鏡剝落后,顯現出來的是一連串的問題——工資低導致藝人流失、體系老齡化以致于創新動力不足、內部派系斗爭內耗嚴重。
內憂外患交雜下,有了TVB與內地的種種合作,綜藝里的TVB藝人一波又一波,《聲生不息·港樂季》《無限超越班》等賣的就是情懷,TVB甚至與淘寶合作直播帶貨,可謂求生欲滿滿。
(綜藝《聲生不息·港樂季》)
這樣自顧不暇的TVB,能帶給優酷的助力有多少呢?
這取決于TVB的劇集是否能彌補內娛劇集市場不足、穩固既有受眾群、和Z世代之間建立新的鏈接。
2022年的《家族榮耀》是優酷與TVB第一部合拍劇,豪門腥風血雨,是TVB最拿手的題材之一。
去年的《新聞女王》更是被網友高高捧起,時隔20年還能給內地職場劇上一課。
接下來和優酷合拍,且比較適合內地市場風向的,比較集中在三個類別。
一是職場劇類,《黑色月光》關注女性職場生存狀態,屬于現下容易有討論度的類型,《巨塔之后》融合醫療與豪門商戰,話題度預定,《新聞女王2》希望不是狗尾續貂;
二是家庭劇類,《夫妻的博弈》《模仿人生》都有些韓劇風;
三是刑偵司法類,《法證先鋒6》生死難料,這個IP已被消耗得很厲害,《正義女神themis》《執法者們》是比較吃香的司法類型劇,但不知道和經典港劇《壹號皇庭》會差幾個身位。
總的來說,TVB如今的“新港風”劇,最能夠吸引年輕觀眾的,莫過于創新設定與強情節推動的敘事。
《金宵大廈》掩在靈異背后的世情百態,《愛上我的衰神》對于死亡后進入第一維度的空間新概念,《換命真相》的穿越重生改命設定。
同時為了順應內地市場口味,“新港劇”也往往涂抹上了一層韓劇風、內娛風。
(劇集《法證先鋒5》)
但《法證先鋒5》《陀槍師姐2021》等劇的風評走低,也或多或少暴露一些問題:
過度依賴于老戲骨、新演員青黃不接觀眾緣不佳、強情節模式陷入套路化、劇情深度與人物塑造不足、劇集畫面濾鏡質感影響觀感、服化道審美落后、失去老港劇的生活味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優酷不是TVB唯一的盟友,TVB也曾與桃廠、鵝廠簽訂合作協議,像是鵝廠的《使徒行者2》,桃廠的《盲俠大律師》系列,都是一度引起追捧的優質劇;給鵝廠拍的《巾幗梟雄之懸崖》《企業強人》也已殺青,并將合作推出一檔動作演員培養綜藝《功夫有新人》。
盡管不是唯一的盟友,但在當下,與TVB合拍劇集卻已是優酷“花小力,辦大事”的最佳選擇——對現實主義題材的深耕,引爆社會關注,TVB在這方面功力深厚、不遑多讓。
這便是優酷的第三板斧。
小說《隋唐演義》中,程咬金三板斧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三板斧威力是不小的,一旦奏效,就很可能打開局面。
不過,事情的另一面是,程咬金也就這三板斧了,如果使完還是打不贏對方,那就很快會落荒而逃。
于優酷而言,過去的榮耀皆成往昔,顯然它也并不甘于臥在經典老劇的懷抱里樂不思蜀,做條躺平的咸魚。這不是壞事。
但往前行,卻有冰川阻隔。并不富裕的優酷,這揮向冰川的三板斧究竟能夠破開一條出路,或許很快就能得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