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妝品財經在線CBO
國內美妝上市企業2023年度業績已全部披露,本土美妝新十強隨之誕生。珀萊雅以89.05億元的營收登頂,且凈利潤大增46.06%至11.94億元。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珀萊雅均刷新集團歷史紀錄。據多家證券機構預測,按照目前增速,珀萊雅有望在2024年突破100億,刷新本土美妝企業規模紀錄。
新十強中,第一梯隊珀萊雅、上海家化和華熙生物的營收均超過60億元。珀萊雅以89.05億元斷層領先,比第二名上海家化多出23億元,這也是本土美妝企業營收首次突破80億元。
第二梯隊的貝泰妮、水羊股份和上美股份營收均超過40億元。第三梯隊的巨子生物和逸仙電商,營收均超30億元。第四梯隊福瑞達和丸美股份,營收都超過20億元。20億成為本土美妝上市企業TOP10的新門檻。
最新年報體現的不僅僅是排名的變化,透過財報我們能發現國內美妝公司整體的發展動向及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
01、巨子生物最掙錢,6家企業營收增長
從凈利潤來看,巨子生物以14.48億元的凈利潤成為最掙錢的美妝公司,凈利潤在去年同比增長44.59%。巨子生物曾在年度財報發出之際,市值超過珀萊雅,登頂國貨美妝市值榜首。
此外,水羊股份和上美股份凈利潤均突破三位數增長。得益于業務調整,雖在營收上,水羊股份不及巔峰時期,但凈利潤創歷史新高。同樣,上美股份借助韓束在抖音渠道的成功,營收和凈利潤也紛紛再創新高。
從財報公布情況來看,前十強中業績整體規模呈現上漲趨勢,但上海家化、華熙生物、水羊股份和逸仙電商業績呈現下滑。不過,除華熙生物外,其余三家凈利潤均有所上升。此前,上海家化董事長兼CEO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集團正在積極進行改革,向著高毛利、高利潤、高品牌溢價的品類聚焦新戰略轉型。上海家化發布的2024年一季度財報也證實集團正在向好的方向不斷發展。數據顯示,上海家化一季度營收微降3.76%,但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9.17%至2.93億元。
當前消費升級與消費降級并存,做品牌成為更多集團在戰略上的共識。如逸仙電商轉型護膚,先后收購科蘭黎、達爾膚大陸業務、EVE LOM;水羊股份加快步調收購伊菲丹,并大力發展CP經營戰略,這都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品牌勢能,跳出價格內卷的不利困境。
至于華熙生物,營收與利潤雙降的局面被業內人士歸納為玻尿酸風頭過去,重組膠原蛋白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華熙生物在財報中將此歸結為公司對護膚品業務進行的階段性調整,優化品牌資源配置和營銷渠道結構所致。華熙生物表示,將對組織管理和運營效率進行提升。此外,華熙生物對于重組膠原蛋白賽道也已經展開布局。
02、重組膠原蛋白賽道持續火熱
在功效風、成分黨興起后,消費者開始更加關注美妝企業背后的研發投入。面對市場時不時冒出的“化妝品是不是智商稅”的討論,研發是最有力的回應,同時也是企業借機在消費者心中占領心智的契機。
從統計情況來看,除上海家化、水羊股份和逸仙電商外,其余企業研發費用均保持增長。曾經被消費者詬病的“重營銷輕研發”正逐步改善,研發成為各大企業時刻修煉的“基本功”。
以華熙生物為例,研發費用高達4.46%,占集團營收比例為7.35%,無論是投入金額還是費用率均為行業之首。同時銷售費用縮減,華熙生物銷售費用出現2019年來首次下滑,銷售費用同比下滑6.79%,其中線上推廣服務費同比降低17.13%。
雖然水羊股份和逸仙電商研發費用投入降低,但在研發上的動作并未停止。去年4月,水羊股份募資金額共6.95億元,主要用于水羊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和持續加碼研發投入等;8月,逸仙電商宣布其首座工廠“逸仙生物科技”在廣州市從化區正式開業,該工廠集研發、制造、品控為一體,投資超6億元,由逸仙和科絲美詩共同打造。
據財報數據,上海家化2024年第一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6.52%。此外,上海家化還積極探索“AI+美妝”的前沿科技和發展方向,并與人工智能企業曠視科技深化合作,加速向數智化轉型。另外,上海家化將專利醫用重組三型人源化膠原蛋白作為核心成分,運用至玉澤醫用修護敷料面膜以及即將上市的修護次拋精華中。
盡管福瑞達并未公布功能性化妝品業務板塊的詳細費用,但據集團財報披露,整體研發投入上漲14%。
就當前情況而言,國內上市美妝行業十強的研發投入正逐步接軌國際巨頭,甚至部分企業已經超過國際頭部企業投入占比。
研發方向上,重組膠原蛋白是當下一大熱點。丸美股份發起第四屆重組膠原蛋白科學論壇,并推出重組雙膠原2.0,瞄準抗老賽道。同樣,華熙生物、珀萊雅、福瑞達等對于重組膠原蛋白也表現出濃厚興趣。如珀萊雅在重組膠原蛋白源力系列新品中加入重組膠原蛋白成分;華熙生物在財報中表示將圍繞“交聯透明質酸外科用生物醫用材料關鍵共性技術和產業化研究”及“重組膠原蛋白生物合成及應用研究”項目方向,持續保持科研創新能力;福瑞達在財報中提到舉辦重組膠原蛋白技術峰會,并在透明質酸酶菌株構建、高產納他霉素菌株構建、重組膠原蛋白菌株構建取得重大進展。
03、主品牌打頭陣,多品牌作戰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無論是營收、利潤創歷史新高的珀萊雅,還是憑借抖音渠道重回巔峰的上美股份、敏感肌賽道王者貝泰妮、又或是當下聲勢正隆的巨子生物,這些集團都有一個足夠撐得住局面的核心品牌,如珀萊雅、韓束、薇諾娜、可復美,僅僅一個品牌就可以抵過多數美妝集團一年的營收。
珀萊雅品牌占集團營收80%以上,薇諾娜則占據94%,上美股份、水羊股份、丸美股份的主品牌均有上漲趨勢。這些品牌擁有更強的生命周期,可以持續創造價值,從而拉動整個集團的增長。同時,集團還可將成功經驗推廣至其他品牌,持續創造更多有價值的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集團也紛紛開辟第二增長曲線,建設更能抵御風險的多元品牌矩陣。
以珀萊雅集團為例,彩棠2021年營收2.46億元,同比增長103.48%;2022年彩棠營收同比大漲132.04%至5.72億元;2023年彩棠營收突破10億元,同比上漲75.06億元。彩棠的飛速成長,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集團的成長軌跡。2021年,珀萊雅營收為46.33億元,在國內排名第五。在隨后的2022年、2023年,主品牌珀萊雅一路猛增,彩棠成為集團第二增長曲線,推動珀萊雅集團成為本土美妝新王。
再以巨子生物為例,2022年,巨子生物集團旗下品牌可麗金占集團營收為26.2%,而這一數字在2023年下滑至17.5%,主品牌可復美則由68.2%上升至79.1%,持續釋放品牌潛能。第二增長曲線打造上,巨子生物選擇借助旗下重組膠原蛋白順勢切換至抗老賽道。去年,巨子生物與悠可集團聯合推出抗衰老品牌——SKIGIN欣苷生物,通過集團核心原料組主打由內而外煥活細胞,從根源改善和預防衰老問題。
類似案例還有貝泰妮旗下薇諾娜與薇諾娜寶貝、姬芮(Za)和泊美(PURE&MILD)等,深度布局嬰童賽道以及大眾護膚和彩妝領域。上美股份三大主力品牌韓束、一葉子、紅色小象為公司業績作主要貢獻;newpage一頁、安敏優等其他品牌逐漸成長為公司業績的第二增長曲線。
04、OTC/新興渠道成布局重點
從渠道的布局重點看,巨子生物、貝泰妮、敷爾佳均提到加大OTC渠道的布局。
巨子生物線下直銷業務獲得增長,得益于持續增大連鎖藥房和化妝品連鎖店等線下直銷客戶的門店數量和產品覆蓋,同時加強了門店營銷活動和人員培訓。去年,巨子生物集團開展超1000場針對醫院和藥房等機構的培訓交流活動,包括學術會議、科室會培訓、沙龍會等形式,面對面溝通市場需求、產品應用、新品研發等信息。截至報告期末,巨子生物產品通過線下直銷和經銷商進入中國約1500家公立醫院,約2500家私立醫院和診所,約650個連鎖藥房品牌和約6000家CS/KA門店。
貝泰妮也強調了OTC的布局。在去年舉辦的2023中國健康產業(國際)生態大會上,貝泰妮OTC事業部總經理馬春偉表示,薇諾娜目前已經在線下與超過7.4萬家終端OTC藥房進行合作,合作的連鎖藥房品牌數量超過550家,覆蓋省份26個。
貝泰妮在財報中提到,2023年,OTC分銷渠道銷售模式實現主營業務收入人民幣8.16億元,占主營業務14.83%。同時,貝泰妮還提到將在2024年發力線下渠道,包括OTC連鎖藥房、院線等專業渠道以及線下KA、免稅商店等渠道,穩步探索線下直營店模式,拓寬各渠道規模,擴大終端布局,增強各品牌和產品曝光度,多維度深層次觸達終端消費者。
另外,在敷爾佳最新發布的2023年度財報中,敷爾佳也提到,未來一年,公司將重點發力線下渠道,包括OTC連鎖藥房、醫院等專業渠道以及機場、免稅商店等渠道,與春秋航空合作,推出機上空中銷售服務,不斷拓寬各渠道規模,擴大線下布局。
薇諾娜多年來在敏感肌賽道的深耕已使得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同樣,敷爾佳以醫用敷料產品為基礎,迅速在消費者心中占據心智,對于線下OTC渠道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巨子生物作為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產品同樣覆蓋妝字號與械字號,布局OTC渠道,也有很大優勢。
另一方面,各大集團發布的財報中都提到抖音渠道為集團業績貢獻良多。
以去年在抖音大獲成功的上美為例,韓束2023年抖音GMV達33.4億元,同比增長374.4%,其中,韓束的主力爆品紅蠻腰禮盒,在抖音多個排行榜位列第一,韓束在2023年抖音電商美妝排行榜中成為第一。
水羊股份也披露,2023年在淘系平臺營收為13.96億元,同比減少26.70%,在抖音營收為11.34億元,同比增長60.56%。丸美股份在抖音平臺同樣實現了106.29%的營收增長。上海家化在興趣電商(抖音、快手)保持了三位數的增長,增速超200%,旗下品牌中,佰草集在天貓平臺、玉澤在抖音平臺的 GMV顯著增長,市場份額有所增加。
今年一季度,化妝品零售額為1086億元,達到新高,但3.4%的增速,仍不敵2021年及2023年同期增速。市場整體上仍處于低速緩慢增長階段,在愈加內卷的市場,如何憑借差異化及創新力搶占市場,愈發考驗各家的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