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健康(301408.SZ)2024年5月6日發布消息稱,2024年4月30日華人健康接受中信證券等機構調研,董事長、總經理:何家樂;董事、副總經理:何家倫;董事、副總經理:趙春水;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李梅;副總經理:呂智琳參與接待,并回答了調研機構提出的問題。
調研機構詳情如下:
沈睦鈞、張斌斌、牛志鈺、魏通/中信證券;劉宇騰、文將儒、錢熠然/東北證券;孔垂巖、王殷杰/華泰醫藥;胡博新/華鑫證券;陳馨悅/國聯證券;林小偉/湘禾投資;吳景歡/華鑫醫藥;景戎鑫/灃京資本;鄒軍輝/景泰利豐;曾鴻軒/華平私募;趙悅倫/摩根大通;劉鵬等投資者。
調研主要內容:
公司于2024年4月30日通過線上形式召開投資者電話交流活動,公司管理層與投資者交流內容如下:
一、公司2023年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情況說明2023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37.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39%;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1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68%;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1.0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89%。
2024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1.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60%;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477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0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455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39%。
2024年一季度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除了并購帶來一定的利潤增長點,內生性增長也在2024年得到了大幅提升。
2024年4月25日,董事會戰略委員會、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1234戰略規劃方案的議案》,規劃方案中著重強調了幾點:
1、聚焦醫藥零售終端核心主業;
2、以產品矩陣和藥店網絡建設作為兩大發展方向;3、依靠藥店商學院、數智研究院、藥物研究院三大引擎驅動企業發展;4、科學布局華人健康、國勝藥房、神華藥業、匯達藥業四大業務平臺,相互協同、快速發展業務生態。
華人健康的藥品代理業務,是公司區別其他醫藥零售為主業上市公司的核心優勢,藥品代理業務的持續加強,不僅給公司帶來利潤和規模,更提供全國的視野和網絡格局。
國勝藥房的零售終端網絡,是公司發展的根基和主營業務,未來通過新建、并購、加盟等方式持續增加門店數量、提升經營質量,努力打造華東區域領先的醫藥零售品牌。
匯達藥業的終端集采業務,是公司首創的創新業務模式,從創立以來增速較快,對現有業務模式和市場下沉起到良好互補作用。未來將突破區域瓶頸,從安徽走向全國,持續做大。
神華藥業的工業生產業務板塊,是公司業務模式的差異化的培養,是華人健康全國代理業務后向一體化的縱深布局,未來將持續落實研發品種、加大產能和技術革新,提升企業效益。
二、投資者問答環節
1、公司如何看待非藥品類的經營政策,未來在這方面是否有所布局?
政策方面
過去安徽省部分區域的藥店不允許醫保藥店陳列銷售保健品等非藥品,2023年下半年做了調整,公司在該板塊加強了相關商品的補充與銷售。
未來布局
醫藥零售端,公司加強了中藥品類和家用醫療器械的銷售。舟山區域的醫保銷售占比較低,公司收購舟山里肯后,加強了該區域非藥品的銷售,從2024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情況來看,舟山里肯的業績表現超出預期。
華人健康在代理品種方面,一直以中西成藥為主,近年來也陸續代理了少量保健品和醫療器械品類。
2、公司今年在門店拓展方面有何計劃?
公司在醫藥零售終端方面的發展策略是“深耕安徽、聚焦華東、輻射周邊”的發展戰略。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安徽省的直營門店數量超1300家。
2023年,新增直營門店390家,其中新建門店141家,并購門店249家。
未來,公司還將加大在安徽省的門店拓展力度,以安徽為中心,向浙江、江蘇等經濟較好區域發展。未來三年,公司醫藥零售板塊將適時調整經營策略,一方面,通過整合供應鏈,降低采購成本;另一方面,加強華人健康、國勝藥房自有品牌品種的培訓與推廣,穩毛利,提效益,以良好的業績增長回報投資者。
3、2023年毛利率逐漸下行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公司在穩定毛利率方面會采取什么措施?
2023年毛利率下行是庫存問題、品種銷售結構、采購端等多種因素造成的。
多年來,公司一直堅持輕資產經營模式,過去倉儲物流分布三處,物流效率較低。2023年,東部產業基地竣工,三處倉庫陸續搬遷整合,物流配送效率有所提升,并倉雖然會導致公司的庫存短期內變大,但隨著物流效率的提升,庫存會逐步減小,毛利將得到提升。
2023年,零售終端積極變革,與供應商進行集中談判,從省級連鎖變成區域連鎖,體量的變大,在很多品種上享受到了更低的采購價格,同時,在銷售端,加強自有商品以及中藥和保健品的銷售比例。
工業生產板塊,公司通過技術改造,特色品種銷售,加強毛利的提升。
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控制管理成本和提升物流效率,公司毛利率將得到有效提升。
4、門診統籌對安徽省的相關政策是怎樣的?對公司的營業收入、客流量、客單價有何影響?
2023年起,安徽試行門診統籌,公司在安徽取得門診統籌的門店數量約100+家,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門診處方并沒有流出,公司暫未享受到門診統籌的紅利。2023年第二季度受到門診統籌的影響,部分客流流向醫院和社區服務中心。2023年9月,公司調整經營策略,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公司也將持續關注統籌政策,積極爭取和推進政策的落地,充分抓住統籌政策的利好并把統籌政策落到實處。
5、各業務板塊的營收及增速情況如何?對于零售業務,并購的貢獻和內生的貢獻是怎么樣的增速?
公司2023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7.97億元,同比增長16.39%,其中零售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6.11億元,同比增長16.94%;代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42億元,同比增長1.17%;終端集采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91億元,同比增長24.70%;工業生產業務實現營業收入0.78億元(8-12月)。
在2023年的并購過程中,合并入報表的營業收入約2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例未達10%。醫藥零售的增長方式是內生性增長和外延式并購相結合的,公司未來主要并購方向是向東南沿海經濟較好區域擴展。
6、江蘇神華的經營情況和利潤端的表現如何?
2023年7月,公司完成對江蘇神華藥業100%股權收購,2023年8月-12月,公司工業板塊完成中西成藥、原料藥、保健品等銷售0.78億元。江蘇神華的營收構成方面,中西成藥制劑占比為45%,特色原料藥占比為55%(特色原料主要系真菌生物發酵類產品)。
7、工業方面主要布局以及目前藥物研發與創新平臺的成效怎么樣?
化學仿制藥板塊,公司在2022年已開始布局,主要包括心血管類、呼吸類、慢病類、抗病毒類等相關品種。藥品研發、化學仿制藥賽道競爭雖然激烈,但華人健康具備渠道優勢,首先,有全國的銷售渠道和自營零售終端。
其次,從藥品上市的推廣周期來看,導入期和成長期更多是在醫院端銷售,成長期到成熟期更多是在零售端銷售,目前在研品種既可以爭取集采機會也可以圍繞終端自有團隊銷售。
華人健康是依靠代理業務起步,構建全國的營銷網絡,前向一體化布局藥店終端,目前在安徽已形成了頭部連鎖藥房,在周邊形成了優勢;后向一體化布局產品,聚焦于醫藥零售終端、產品和零售藥店兩個方向,積極布局研發,向工業端拓展,形成了獨特的,差異化的四大業務平臺。
8、公司在銀發大健康板塊有什么樣的布局和規劃?
公司的企業戰略非常清晰,結合行業特點和格局以及公司自身的優勢,形成了1234的戰略格局。公司從事的是醫藥健康產業,在研品種當中,加強了對心血管類藥品的研發以及糖尿病品種的布局,在零售端加強了慢病的管理和會員管理。對于其他的新布局,公司暫時沒有計劃,公司未來聚焦于兩大方向,保持戰略定力,穩住基本盤,內生性增長和外延式并購,穩扎穩打穩步發展,爭取未來三至五年維持穩定增長態勢,更好的回饋社會和廣大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