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余承東以退為進,只為與雷軍硬剛智能汽車?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余承東以退為進,只為與雷軍硬剛智能汽車?

汽車成為新的戰場。

文|雷科技 AI硬件組

編輯|三明治

排版|之秋

在數碼圈子里,一個優秀的“話事人”,是一個品牌走向成功的一半。

雷軍的灑脫個性,為小米凝聚了一大批年輕米粉,雷軍本人也成功為“網紅企業家營銷”開宗立派;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被公眾認為是蘋果公司創新代言人,他在任何場合出現都會受到公眾和媒體瘋狂追隨;

就連如今沒了消息的錘子/堅果,他們那爭議十足的話事人羅永浩,至今依然是一批錘子粉絲心中絕對的靈魂人物。

其他的“話事人”,還有華為余承東、金立盧偉冰(現已轉投小米,成為小米/紅米話事人)、魅族黃章,一加劉作虎、榮耀趙明、OPPO陳明永、vivo沈煒……

成功運用“話事人”的個人形象,企業可以更好地外溝通,特別是與用戶溝通,不花錢、花小錢就能辦大事,讓企業品牌塑造事半功倍。這幾天北京車展上,“車圈大佬成車?!钡默F象,其實也是數碼圈“話事人營銷”套路在車圈的降維落地。

對華為終端來說,坐在“話事人”位置多年的人,顯然是余承東,可以說在過去十來年間,余承東都是華為消費終端的代表人物,甚至是靈魂人物。在一手推動華為成為世界級消費電子品牌后,余承東成功地將同樣地邏輯復制到汽車產品上,聯合賽力斯(原小康汽車)打造問界品牌并快速成為第一陣營汽車新勢力品牌。毫不夸張地說,在營銷層面,華為是唯一可與小米SU7一戰的品牌。

正因為此,在五一假期前,“余承東卸任華為BG CEO”的重磅新聞刷了屏,讓人意外,讓人震驚。很多媒體都緊急安排人手對此進行報道,小雷也認為這一消息事關重大,對數碼圈影響巨大,因此趕緊重新計劃假期安排,對這一事件進行解析。

根據國內媒體36kr獨家報道,4月30日下午,華為內部發布人事調整文件,宣布余承東將卸任華為終端BG CEO一職,仍保留終端BG董事長職位,而原華為終端BG、首席運營官何剛將接任華為終端BG CEO一職。

(圖源:36kr)

有人說,余承東此舉是以退為進,要從一線轉到幕后;有人說,余承東此舉是改變重心,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汽車業務中;而我最想知道的是——對華為終端業務而言,這次職務變動會帶來什么影響?

華為終端王者歸來 余承東急流勇退

要說余承東和華為終端的緣分,那得追溯到2011年。

2011年,在小米手機發布的這一年,余承東接手了適才起步的華為終端業務,彼時華為手機主要以運營商定制低端機為主,全年銷量僅有300萬臺,還不到蘋果手機全球銷量的十分之一。當時的國產手機群雄并立,“手機中的戰斗機”金立、天語、酷派、中興、聯想等等品牌都有極強存在感,此外還有大量的山寨機濫竽充數。

余承東上任后力排眾議,果斷地砍掉了華為的貼牌機、功能機和低端機業務,全力投入華為自有品牌的手機產品。

盡管中間坎坷不斷,但在2013年,華為還是成功推出了當時全球最薄的手機——華為Ascend P6,該機采用了海思k3v2芯片,重視設計美學,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當年就賣出400萬臺。甚至可以說,2024年攪動行業的Pura系列(前身為P系列,即“漂亮系列”),也是在這一時期打下的基礎。

(圖源:雷科技)

同年,華為將原有的Ascend D系列進行升級,推出了第一款HUAWEI Mate手機,該機同樣搭載海思K3V2處理器,盡管設計略顯青澀,但6.1英寸的大屏放在當時確實很震撼,對比過往高端產品稱得上是「雖無大賣,起碼不虧」,也算是為一個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稱霸數年的產品線開了好頭——多年后,Mate成為跟三星Galaxy、蘋果Pro系列并列的世界級高端手機品牌。

(圖源:華為)

自此,華為手機成功轉型,隨后發布的華為P9、華為Mate 7等多款產品均成為爆款產品,并將爆款的秘訣不斷延續了下去。華為終端也踩中了智能手機普及的時代節拍,一路極速狂飆,銷量節節高升。2020年上半年,華為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 21.4%,首次超過三星 19.1%,成功登頂全球第一。

在銷量節節攀升的同時,華為終端前瞻布局麒麟芯片等核心自研底層技術,持續強化產品力的同時,逐步擺脫對海外技術的依賴?;蛟S正是因為華為終端勢頭太猛,在華為手機登頂這一年,華為也遭到眾所周知的野蠻制裁。

在隨后的艱難歲月里,華為終端業務在夾縫中求得一息生存空間。雖然遭到了美國的打壓,華為始終沒有放棄過對技術的專研,并在去年下半年謀得了轉機,華為Mate 60未發先售,一機難求,一夜驚艷了所有人。

于是乎,在過去一年間,華為終端業務在新款麒麟芯片、Mate60系列和全新的Pura70系列的帶動下,已然實現“王者歸來”。從一季度的數據統計來看,華為手機的市場新增份額排名手機品牌首位,更是借此機會一舉回歸國內市場前五名,和OPPO、vivo、榮耀、蘋果平分秋色。

(圖源:雷科技)

在華為手機氣勢如虹時,余承東急流勇退。這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對華為來說,終端業務已全面歸來,在可預見的未來,只要整個行業沒有太大的外部變數,華為終端業務就可被視為一個穩定增長的“守成業務”。完成歷史使命的余承東,在繼續擔任華為終端BG董事長的同時,肩上或將迎來新的“開荒”重擔。

何剛“守成”終端BG 老余“開荒”智能汽車?

至于更多人所關心余承東的下一步動向,小雷覺得答案是十分明顯的——

車。

資料顯示,2020年11月,余承東擔任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同年,余承東負責整合華為消費者BG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此后,余承東正式負責推動華為智選車,以及智能汽車BU業務發展,并在去年正式升任被任命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

近三年來,余承東在踐行華為“不造車”的承諾下,先后帶領著華為成功與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等車企進行深度合作,并推出了四大鴻蒙智選(前身為智選車)品牌,那就是大家已頗為熟悉問界、智界以及最近亮相的享界、傲界。

其中,最知名的產品自然是華為和賽力斯合作的問界。除了近期熱聞不斷的問界新M7和在高端市場取得成功的問界M9,余承東還在北京車展前舉辦了問界新M5的發布會,意圖用更低價的智駕體驗來推動銷量增長。

(圖源:問界)

從賽力斯近期公布的財報來看,第一季度賽力斯實現營業收入265.61億元,上年同期為50.91億元,同比增長421.76%,環比增長38.61%,最重要的是實現了2.196億元的凈利潤,成功實現了扭虧為盈。這也是賽力斯歷經四年虧損,首次實現單季度經營性盈利。

在與華為合作前,賽力斯(前身重慶小康汽車)籍籍無名,核心產品是“面包小巴”,在乘用車市場毫無存在感,且面臨著新能源與智能化的雙重挑戰。在明智地與華為這一“白衣騎士”牽手后,賽力斯實現了徹底的蛻變,快速進入行業第一陣營。賽力斯成功逆襲,華為提供的智能技術與市場營銷的支持,功不可沒。

至于華為和奇瑞合作的智界S7,雖然在合作初期有過一些協作上的不順,但在今年二次發布后也算是走上了正軌,目前智界S7周交付量在1200輛左右,在國內20w以上純電汽車市場也算排得進前十位的新品牌了。

(圖源:微博)

在今年北京車展上,華為不僅和多家車企撮合了一個充電聯盟,和北汽合作推出的享界S9也正式亮相。作為一款標準的中大型行政座駕,該車主打賣點將是華為智駕、強勁動力、行政級空間和豪華感,預計售價在50w元檔。

(圖源:電車通)

堅持“不造車”的華為,成功走出了一條獨一無二的“共創車”路線,“華為模式”已被行業認可。賦能傳統車企造車以及智能化,是蘋果、百度、阿里等等巨頭都曾努力過的方向,然而從結果來看,只有“華為模式”成功跑通了。

如果說成事論人的話,從以手機為核心的終端業務,再到異軍突起的智能汽車業務,余承東均證明自己是可力挽狂瀾的英雄,是可開疆拓土的將才,是不可多得的“話事人”。

汽車下半場拼智能化 余承東與雷軍再廝殺

2024年,汽車行業迎來真正的分水嶺。在北京車展上,雷科技與電車通聯合派出的報道團發現,汽車行業儼然已進入智能化的下半場,燃油車少有人問津,不智能的“功能車”也成了邊緣產品,國產品牌人氣爆棚(特別是華為問界、小米兩家科技新勢力),合資品牌、海外品牌的展臺則門可羅雀,雷軍、周鴻祎成了車展上的“頂級車模”,傳統車企的傳統營銷模式已徹底失效了。

汽車行業的游戲規則,徹底變了。新的時代,新的規則,新的王者。在鴻蒙智行發展形式大好的情況下,華為自然要乘勝追擊。與此同時,隨著小米加入,華為在汽車業務上也迎來了強有力的對手。因此,專心在汽車賽道上開疆拓土,或將是余承東的新任務。

在小雷看來,余承東卸任華為終端BG CEO一職,或意味著更多業務層面的事情會交給何剛。作為華為終端BG董事長的他,應該會更專注于戰略層面的決策。再說,何剛本人也是余承東多年的合作伙伴,在P系列和Mate系列上均有豐富經驗,這次人事調整對華為終端業務幾乎沒有影響。

關于此事,華為內部人員也已對媒體官方表態:華為公司擁有完善的內部治理架構,此次為常規非重大調整,目的是讓余承東有更多的精力為消費者打造精品。

今年2月,雷軍在微博宣布,為了讓他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汽車業務上,公司決定,集團總裁盧偉冰兼任小米品牌總經理,以后小米手機發布會也將由盧偉冰主講,第一場就是小米14Ultra。此外,王騰接任Redmi品牌總經理。

此后,雷軍不再出席小米手機等終端業務發布會,盧偉冰從紅米話事人升級成小米話事人,此后不久小米SU7震撼面試,徹底改變了汽車行業的游戲規則。

如今,余承東卸任華為終端BG CEO,看上去與雷軍不再“親自發布小米手機”是多少有些相似的劇本。余承東與雷軍圍繞智能終端纏斗多年后,或將轉戰智能汽車賽道,再度展開新一輪廝殺,率領華為與小米一起,重新定義汽車的未來,助力中國汽車引領世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華為

7.3k
  • 盤前機會前瞻| 華為每年投入超60億激勵開發者,鴻蒙系統迎來快速釋放期,這幾家鴻蒙產業鏈企業有望持續受益(附概念股)
  • 9月11日投資早報|延遲退休決定草案提請審議,華為發布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手機,今日一只新股上市

小米

7.4k
  • 小米SU7 Ultra跑不出標稱CLTC續航成績?小米汽車回應
  • “雷軍廣告報價37萬起”沖上熱搜,小米:雷總沒計劃接商單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余承東以退為進,只為與雷軍硬剛智能汽車?

汽車成為新的戰場。

文|雷科技 AI硬件組

編輯|三明治

排版|之秋

在數碼圈子里,一個優秀的“話事人”,是一個品牌走向成功的一半。

雷軍的灑脫個性,為小米凝聚了一大批年輕米粉,雷軍本人也成功為“網紅企業家營銷”開宗立派;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被公眾認為是蘋果公司創新代言人,他在任何場合出現都會受到公眾和媒體瘋狂追隨;

就連如今沒了消息的錘子/堅果,他們那爭議十足的話事人羅永浩,至今依然是一批錘子粉絲心中絕對的靈魂人物。

其他的“話事人”,還有華為余承東、金立盧偉冰(現已轉投小米,成為小米/紅米話事人)、魅族黃章,一加劉作虎、榮耀趙明、OPPO陳明永、vivo沈煒……

成功運用“話事人”的個人形象,企業可以更好地外溝通,特別是與用戶溝通,不花錢、花小錢就能辦大事,讓企業品牌塑造事半功倍。這幾天北京車展上,“車圈大佬成車?!钡默F象,其實也是數碼圈“話事人營銷”套路在車圈的降維落地。

對華為終端來說,坐在“話事人”位置多年的人,顯然是余承東,可以說在過去十來年間,余承東都是華為消費終端的代表人物,甚至是靈魂人物。在一手推動華為成為世界級消費電子品牌后,余承東成功地將同樣地邏輯復制到汽車產品上,聯合賽力斯(原小康汽車)打造問界品牌并快速成為第一陣營汽車新勢力品牌。毫不夸張地說,在營銷層面,華為是唯一可與小米SU7一戰的品牌。

正因為此,在五一假期前,“余承東卸任華為BG CEO”的重磅新聞刷了屏,讓人意外,讓人震驚。很多媒體都緊急安排人手對此進行報道,小雷也認為這一消息事關重大,對數碼圈影響巨大,因此趕緊重新計劃假期安排,對這一事件進行解析。

根據國內媒體36kr獨家報道,4月30日下午,華為內部發布人事調整文件,宣布余承東將卸任華為終端BG CEO一職,仍保留終端BG董事長職位,而原華為終端BG、首席運營官何剛將接任華為終端BG CEO一職。

(圖源:36kr)

有人說,余承東此舉是以退為進,要從一線轉到幕后;有人說,余承東此舉是改變重心,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汽車業務中;而我最想知道的是——對華為終端業務而言,這次職務變動會帶來什么影響?

華為終端王者歸來 余承東急流勇退

要說余承東和華為終端的緣分,那得追溯到2011年。

2011年,在小米手機發布的這一年,余承東接手了適才起步的華為終端業務,彼時華為手機主要以運營商定制低端機為主,全年銷量僅有300萬臺,還不到蘋果手機全球銷量的十分之一。當時的國產手機群雄并立,“手機中的戰斗機”金立、天語、酷派、中興、聯想等等品牌都有極強存在感,此外還有大量的山寨機濫竽充數。

余承東上任后力排眾議,果斷地砍掉了華為的貼牌機、功能機和低端機業務,全力投入華為自有品牌的手機產品。

盡管中間坎坷不斷,但在2013年,華為還是成功推出了當時全球最薄的手機——華為Ascend P6,該機采用了海思k3v2芯片,重視設計美學,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當年就賣出400萬臺。甚至可以說,2024年攪動行業的Pura系列(前身為P系列,即“漂亮系列”),也是在這一時期打下的基礎。

(圖源:雷科技)

同年,華為將原有的Ascend D系列進行升級,推出了第一款HUAWEI Mate手機,該機同樣搭載海思K3V2處理器,盡管設計略顯青澀,但6.1英寸的大屏放在當時確實很震撼,對比過往高端產品稱得上是「雖無大賣,起碼不虧」,也算是為一個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稱霸數年的產品線開了好頭——多年后,Mate成為跟三星Galaxy、蘋果Pro系列并列的世界級高端手機品牌。

(圖源:華為)

自此,華為手機成功轉型,隨后發布的華為P9、華為Mate 7等多款產品均成為爆款產品,并將爆款的秘訣不斷延續了下去。華為終端也踩中了智能手機普及的時代節拍,一路極速狂飆,銷量節節高升。2020年上半年,華為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 21.4%,首次超過三星 19.1%,成功登頂全球第一。

在銷量節節攀升的同時,華為終端前瞻布局麒麟芯片等核心自研底層技術,持續強化產品力的同時,逐步擺脫對海外技術的依賴?;蛟S正是因為華為終端勢頭太猛,在華為手機登頂這一年,華為也遭到眾所周知的野蠻制裁。

在隨后的艱難歲月里,華為終端業務在夾縫中求得一息生存空間。雖然遭到了美國的打壓,華為始終沒有放棄過對技術的專研,并在去年下半年謀得了轉機,華為Mate 60未發先售,一機難求,一夜驚艷了所有人。

于是乎,在過去一年間,華為終端業務在新款麒麟芯片、Mate60系列和全新的Pura70系列的帶動下,已然實現“王者歸來”。從一季度的數據統計來看,華為手機的市場新增份額排名手機品牌首位,更是借此機會一舉回歸國內市場前五名,和OPPO、vivo、榮耀、蘋果平分秋色。

(圖源:雷科技)

在華為手機氣勢如虹時,余承東急流勇退。這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對華為來說,終端業務已全面歸來,在可預見的未來,只要整個行業沒有太大的外部變數,華為終端業務就可被視為一個穩定增長的“守成業務”。完成歷史使命的余承東,在繼續擔任華為終端BG董事長的同時,肩上或將迎來新的“開荒”重擔。

何剛“守成”終端BG 老余“開荒”智能汽車?

至于更多人所關心余承東的下一步動向,小雷覺得答案是十分明顯的——

車。

資料顯示,2020年11月,余承東擔任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同年,余承東負責整合華為消費者BG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此后,余承東正式負責推動華為智選車,以及智能汽車BU業務發展,并在去年正式升任被任命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

近三年來,余承東在踐行華為“不造車”的承諾下,先后帶領著華為成功與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等車企進行深度合作,并推出了四大鴻蒙智選(前身為智選車)品牌,那就是大家已頗為熟悉問界、智界以及最近亮相的享界、傲界。

其中,最知名的產品自然是華為和賽力斯合作的問界。除了近期熱聞不斷的問界新M7和在高端市場取得成功的問界M9,余承東還在北京車展前舉辦了問界新M5的發布會,意圖用更低價的智駕體驗來推動銷量增長。

(圖源:問界)

從賽力斯近期公布的財報來看,第一季度賽力斯實現營業收入265.61億元,上年同期為50.91億元,同比增長421.76%,環比增長38.61%,最重要的是實現了2.196億元的凈利潤,成功實現了扭虧為盈。這也是賽力斯歷經四年虧損,首次實現單季度經營性盈利。

在與華為合作前,賽力斯(前身重慶小康汽車)籍籍無名,核心產品是“面包小巴”,在乘用車市場毫無存在感,且面臨著新能源與智能化的雙重挑戰。在明智地與華為這一“白衣騎士”牽手后,賽力斯實現了徹底的蛻變,快速進入行業第一陣營。賽力斯成功逆襲,華為提供的智能技術與市場營銷的支持,功不可沒。

至于華為和奇瑞合作的智界S7,雖然在合作初期有過一些協作上的不順,但在今年二次發布后也算是走上了正軌,目前智界S7周交付量在1200輛左右,在國內20w以上純電汽車市場也算排得進前十位的新品牌了。

(圖源:微博)

在今年北京車展上,華為不僅和多家車企撮合了一個充電聯盟,和北汽合作推出的享界S9也正式亮相。作為一款標準的中大型行政座駕,該車主打賣點將是華為智駕、強勁動力、行政級空間和豪華感,預計售價在50w元檔。

(圖源:電車通)

堅持“不造車”的華為,成功走出了一條獨一無二的“共創車”路線,“華為模式”已被行業認可。賦能傳統車企造車以及智能化,是蘋果、百度、阿里等等巨頭都曾努力過的方向,然而從結果來看,只有“華為模式”成功跑通了。

如果說成事論人的話,從以手機為核心的終端業務,再到異軍突起的智能汽車業務,余承東均證明自己是可力挽狂瀾的英雄,是可開疆拓土的將才,是不可多得的“話事人”。

汽車下半場拼智能化 余承東與雷軍再廝殺

2024年,汽車行業迎來真正的分水嶺。在北京車展上,雷科技與電車通聯合派出的報道團發現,汽車行業儼然已進入智能化的下半場,燃油車少有人問津,不智能的“功能車”也成了邊緣產品,國產品牌人氣爆棚(特別是華為問界、小米兩家科技新勢力),合資品牌、海外品牌的展臺則門可羅雀,雷軍、周鴻祎成了車展上的“頂級車模”,傳統車企的傳統營銷模式已徹底失效了。

汽車行業的游戲規則,徹底變了。新的時代,新的規則,新的王者。在鴻蒙智行發展形式大好的情況下,華為自然要乘勝追擊。與此同時,隨著小米加入,華為在汽車業務上也迎來了強有力的對手。因此,專心在汽車賽道上開疆拓土,或將是余承東的新任務。

在小雷看來,余承東卸任華為終端BG CEO一職,或意味著更多業務層面的事情會交給何剛。作為華為終端BG董事長的他,應該會更專注于戰略層面的決策。再說,何剛本人也是余承東多年的合作伙伴,在P系列和Mate系列上均有豐富經驗,這次人事調整對華為終端業務幾乎沒有影響。

關于此事,華為內部人員也已對媒體官方表態:華為公司擁有完善的內部治理架構,此次為常規非重大調整,目的是讓余承東有更多的精力為消費者打造精品。

今年2月,雷軍在微博宣布,為了讓他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汽車業務上,公司決定,集團總裁盧偉冰兼任小米品牌總經理,以后小米手機發布會也將由盧偉冰主講,第一場就是小米14Ultra。此外,王騰接任Redmi品牌總經理。

此后,雷軍不再出席小米手機等終端業務發布會,盧偉冰從紅米話事人升級成小米話事人,此后不久小米SU7震撼面試,徹底改變了汽車行業的游戲規則。

如今,余承東卸任華為終端BG CEO,看上去與雷軍不再“親自發布小米手機”是多少有些相似的劇本。余承東與雷軍圍繞智能終端纏斗多年后,或將轉戰智能汽車賽道,再度展開新一輪廝殺,率領華為與小米一起,重新定義汽車的未來,助力中國汽車引領世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兰县| 徐闻县| 三原县| 疏勒县| 屯昌县| 石林| 淮安市| 唐河县| 莱西市| 肥西县| 江都市| 库伦旗| 手游| 南木林县| 合江县| 伊川县| 长宁区| 延边| 丹凤县| 开平市| 青浦区| 民乐县| 宁明县| 敦化市| 石林| 济阳县| 花莲县| 宜阳县| 定日县| 滨海县| 武强县| 福贡县| 如皋市| 改则县| 五寨县| 定陶县| 德保县| 报价| 汝城县| 阿克|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