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數智前線 石兆 周享玥
編輯|趙艷秋
在4月18日,余承東曾在公司內部進行了一場直播。有敏感的人捕捉到一個信息,余承東稱,未來一段時間里,關于他個人的消息會很多。
01、兩周前,內網直播已隱晦預告
“我感到很突然?!币晃磺叭A為資深人士在聽說余承東已卸任華為終端BG CEO一職時說。
4月30下班時間之后,華為內網放出了人事調整文件,宣布余承東卸任了華為終端BG CEO一職,擔任終端BG董事長職位,原華為終端BG首席運營官何剛接任華為終端BG CEO。而在華為內部架構中,原來并無終端BG董事長職位,余承東為首次擔任。
不過,也有不少華為員工并不感到意外。在4月18日,余承東曾在公司內部進行過一場直播。有敏感的人捕捉到一個信息,余承東當時稱,未來一段時間里,關于他個人的消息會很多。也有人注意到,余承東在直播中“抱怨”了老板在造車業務上對他本人的“束手束腳”,稱老板只讓其在業余時間來做車的事情。
有趣的是,在他直播中提到老板時,還接到了任正非打入的一個電話。
更有華為員工稱,這次調整不是老板心血來潮。去年底已有何剛要接任華為終端BG CEO的消息。
因此,關于這次職位調整,在華為心聲社區上,“感覺意外”和“并不意外”的員工各占了一半。
而余承東在這次北京車展期間的“反?!北憩F,也為這次職位調整埋下伏筆。
不少人發現,4月25日北京車展開幕當天,卻看不到余承東的身影。一直到4月28日下午,也即北京車展的第四天,他才低調現身車展現場,沒有被前呼后擁著四處探館,人們發現他時,他正在鴻蒙智行展區二樓接受一個采訪。隨著現場人員“遙遙領先”的喊聲,余承東轉過身來,與樓下的圍觀群眾們熱情地打了個招呼。
有人說這與車展期間發生的一場問界M7的交通事故相關。但事故發生于4月26日,車展在此前的一天開幕。相比之下,余承東在上屆上海車展期間的表現非常不同。彼時,這位同樣自帶熱搜體質的車圈風云人物,在前呼后擁間,參觀了多個車企展臺,大贊特贊自家相關的技術和車型,輸出了不少金句。
在華為內部,造車路線一直存在爭議。有員工觀察,任正非和徐直軍堅持“不造車”路線,對車業務非常謹慎;而余承東更傾向于造車,他認為如果華為僅作為一個核心技術供應商,他很難講清楚如何形成商業閉環,畢竟很多大中型車企會自研核心技術。
目前華為的鴻蒙智選則是一個折中的策略。伴隨華為與賽力斯打造的樣板,更多中大型車企,如北汽、奇瑞等開始加深與華為的合作。在這次北京車展期間,不少車企專門開辟展臺,傳播與華為合作的智選車。
但這次問界7的事故,讓華為的這個策略面臨尷尬?!罢l來最終對這個事負責?究竟是賽力斯還是華為?”一位人士說,“華為只是幫著賽力斯來造車,本身不造車,但消費者肯定不認可,因為你過去到處在為問界站臺吧?這是華為和賽力斯打造的樣板,車也在華為的店里賣,智選車尷尬就尷尬在這里?!?/p>
也有人士甚至猜測,這次事故發生,加速了這次職位變動。
就在這次職位調整當天,華為發布了一季度財報。2024年一季度,華為實現營業收入約1784.5億元,同比增長36.6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約196.5億元,同比增長約564%。有人認為,終端的作用功不可沒。
就在幾天前,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的數據顯示,華為經歷13個季度后,重奪中國大陸手機市場第一。也有人士稱,聽說華為汽車業務實現了收支平衡。因此,余承東不是因為業績進行的職位調整。
有員工猜測,終端董事長會更傾向于戰略、重要人士等工作,余承東不會離開華為,他可能是未來更高階管理者的人選之一。
02、加入華為已有31年
一位前華為資深人士告訴數智前線,余承東是做事的人,“實實在在地做出了一些事情”。
余承東是實打實的華為“老人”。1969年,他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的一個貧困農村家庭,后考入西北工業大學自動控制系,并于1993年從清華碩士畢業,加入華為,擔任3G產品總監,這一年,余承東24歲。
此后近10年間,他又歷任無線產品行銷副總裁、無線產品線總裁、歐洲片區總裁、戰略與Marketing總裁等職務,一直到2011年,正式接手華為終端公司和消費者業務,開始擔任華為終端公司CEO。
余承東就任后要面臨的局面并不輕松。彼時,華為手機年銷量遠遠低于友商。數據顯示,2010年,華為手機的銷量僅有300萬臺,還不到蘋果手機全球銷量的十分之一。
上任后的余承東力排眾議,果斷把華為的貼牌機、功能機、低端機業務一通砍,開始走“精品”路線,雖然這一選擇,在短期內導致了華為終端當年的出貨量銳減3000萬臺,營收雪崩,但也為此后華為手機在市場上立足,奠定基礎。
與此同時,余承東決策采用華為海思芯片,推動芯片業務與華為終端的結合。事實證明,這一戰略是極為成功的。
在歷經了幾年的打磨后,華為Mate7一炮走紅。到2018年,華為手機全年銷量突破2億部,成功問鼎國產手機排行榜,華為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也首次取代運營商業務,成為華為第一大營收支柱。
在這個過程中,余承東也成功變為“余大嘴”,畢竟消費者業務,尤其在當下社交網絡時代,管理者自身的人格魅力、流量和號召力,可以為產品加分帶流量。
到了2019年,華為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達到2.4億臺,已經超越了蘋果。也是這一年,華為官宣進軍汽車市場。當年5月,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正式成立,屬華為一級部門。
余承東也十分看好汽車賽道。2020年7月12日,余承東現身比亞迪漢新能源旗艦汽車發布會,與王傳福一起為這個有著“全球首款搭載華為5G技術的的量產車型”意義的新品打call。這是余承東首次為一家汽車品牌站臺。
他真正開始接手車BU相關業務,要到2020年11月。彼時,華為車BU部門迎來業務調整,汽車BU和消費者BG進行整合,因著這個契機,余承東出任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并在次年5月,兼任車BU CEO。
近三年來,華為先后與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等車企達成了深度合作,推出四大鴻蒙智選(前身為智選車)品牌。
其中,問界是華為鴻蒙智行目前打造的最為成熟的品牌。2022年,華為與賽力斯合作推出問界M5、M7兩款車型,很快實現大賣,一舉成為了“最快月銷過萬”“最快達成10萬輛交付目標”的品牌。
去年9月,余承東在汽車業務的職位有所調整,不再擔任車BU CEO,升任車BU董事長,由華為光產品線總裁靳玉志擔任車BU CEO。
數據顯示,2023年,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實現銷售收入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8.1%,已經開始進入規模交付階段。盡管這對于華為7042億元的總營收來說,只能算得上是 “九牛一毛”。財報顯示,華為云、數字能源業務的營收都在500億元之上。
車BU的盈利問題也備受關注。余承東在今年3月表示,“華為車BU以前一年虧100億元,后來虧80億元,去年虧了60億元,今年大概能夠實現扭虧為盈?!备鶕念A計,華為智選車業務在2024年前三月已經完成扭虧,車BU接近盈虧平衡的邊緣,預計從4月份開始實現扭虧為盈,實現良性的正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