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安徽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宣城市發現,宣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宣州工業園區,以下簡稱宣城高新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生態環境問題突出,高質量發展成色不足。
基本情況
宣城高新區為省級開發園區,主導產業為機械裝備、精細化工、紡織服裝。2021年4月,宣城高新區所轄的化工園區被省政府認定為省級化工園區(宣城高新化工園區)。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安徽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要求,工業園區應在2020年底基本實現集中供熱。《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和認定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化工園區污水處理應配備專管或明管輸送的配套管網。督察發現,宣城高新區集中供熱設施和宣城高新化工園區配套污水管網均未建成。為宣城高新區配套建設的宣州區污水處理廠應于2019年底建設的中水回用設施,至今也未建設。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省開發區環境污染整治的意見》要求,開展園區自然生態環境排查,嚴禁明渠排污,建設雨污分流管網,區內水體水質達到相應功能區要求,2018年底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2022年3月以來,宣城高新區已排查發現雨污管網三、四級缺陷點1437個,但截至督察進駐,僅對76個缺陷點進行了整改,整改完成率不足6%。督察發現,宣城高新區百壽路與昭亭北路交叉口西側、2號泵站北側污水井均有大量污水溢流。

宣城高新區松泉河、竹塘河沿岸多處雨水排口存在晴天排污現象,對松泉河、竹塘河采樣監測顯示,氨氮濃度分別為4.15mg/L、3.67mg/L,兩條河流均為劣Ⅴ類水體,并最終匯入宣州官塘湖省級濕地公園,影響濕地公園水環境。

宣州區污水處理廠設計進水化學需氧量濃度為500mg/L,督察發現,該廠進水化學需氧量濃度日均值長期偏高,僅2024年1月就有22天超過設計要求,月均進水化學需氧量濃度為718mg/L,其中最高日均值達到1683mg/L,對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造成沖擊;事故應急池長期維持在86%的高液位運行,存在環境安全風險隱患。
(二)企業違法違規問題突出
宣城高新區部分企業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力,違法違規問題突出。2021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宣州區司爾特肥業白馬宕磷石膏堆場滲漏液濃度嚴重超標。安徽司爾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分公司僅對警示片披露的問題點位進行整改,未對廠區環境問題進行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推動整改不力。此次督察在廠區磷石膏堆場南側發現大量超標淋溶水滲出,對白馬河水質造成威脅。

在廠區南側溝渠采樣監測顯示,氨氮、總磷、氟化物濃度分別為119mg/L、32.9mg/L、513mg/L,超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118倍、163.5倍、512倍。該公司還存在磷石膏堆場超量堆存、危險廢物未及時入庫等問題。安徽寶得瑞自動化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產生的廢切削液未按危險廢物進行收集處理,部分廢切削液通過雨水管網直排外環境,在雨水井采樣監測顯示,化學需氧量濃度為1347mg/L,超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66.4倍。宣城市金桂印染有限責任公司車間廢氣收集不到位、廢氣處理設施不正常運行、固體廢物露天堆放、廠區雨污分流不徹底。宣城豪坤熱處理有限公司生產設備批建不符,2號車間批復建設275KW正火爐,實際建成450KW正火爐;2號和3號車間淬火爐煙氣噴淋塔未添加噴淋液,煙氣直排外環境,3號車間部分含油廢水直接排入雨水井。此外,遠方汽車修理廠、郝喜洗滌服務有限公司、劉郎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均存在批建不符、超標排放等環境問題。

(三)高質量發展成色不足
宣城市天馬鋅業有限公司、宏達鋅業有限公司、富源鋅業有限公司、富旺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能耗高、污染重的企業均未按規定履行節能審查手續。2020年至2023年,宣城高新化工園區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逐年上升,分別為0.75噸標煤/萬元、0.89噸標煤/萬元、0.92噸標煤/萬元、1.08噸標煤/萬元。此外,宣城高新化工園區企業布局不合理,化工園區內有宣城建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安徽福美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非化工企業與化工企業混建在一起,與化工園區定位不符,違反《化工園區安全風險排查治理導則》相關要求。

2018年出臺的《安徽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取締燃煤熱風爐,但安徽司爾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分公司至今仍有5臺燃煤熱風爐未取締。此外,宣城市天馬鋅業有限公司、宏達鋅業有限公司、富源鋅業有限公司尚有5臺屬于淘汰類的生物質鍋爐未按規定進行淘汰。

原因分析
宣城高新區管委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差距,綠色發展理念樹得不牢,對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統籌謀劃不足,對企業監管不到位,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不夠有力。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來源:安徽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