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以舊換新政策出臺,汽車拆解概念板塊大漲超6%,領跑A股。
4月29日,汽車拆解板塊德眾汽車(838030.BJ)漲26.61%,漲幅第一,超越科技(301049.SZ)一度漲超15%,最終報收27.79元,收漲11.79%。
此外,格林美(002340.SZ)、華宏科技(002645.SZ)、天奇股份(002009.SZ)、啟迪環境(000826.SZ)漲停,山子高科(000981.SZ)、華新環保(301265.SZ)、怡球資源(601388.SH)等跟漲。
消息面上,商務部、財政部等7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下稱《細則》),《細則》明確了補貼范圍和標準。自《細則》印發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對報廢上述兩類舊乘用車并購買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1萬元;對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并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補貼7000元。
華泰證券報告稱,根據測算,本次滿足政策要求的存量乘用車約1800萬臺,補貼政策有望加快“更新潮”節奏,引領需求向上。假設政策刺激下,符合條件的車型中30%/35%/40%在年內完成更新替換,則對應補貼金額約389/454/519億元,同時較無政策激勵下的正常更新周期可增加約170/260/350萬輛增量銷售。
多數概念股近況不佳
不過,界面新聞查詢相關上市公司資料發現,大部分公司近期業績虧損或下滑嚴重,汽車拆解業務占比較小。
以德眾汽車為例,公司為汽車零售業的綜合性汽車服務商,是一家以汽車整車銷售為主、集多品牌店與多項汽車后市場服務為一體的專業汽車銷售服務企業。
2021年11月公司報廢汽車拆解利用循環經濟產業項目已竣工并正式投產。此外,2023年,公司對全資孫公司湖南金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增資至10000萬元,大力發展動力電池回收拆解循環利用項目。
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收25.94億元,同比微跌0.03%;虧損1744.16萬元,同比盈轉虧。今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217.03萬元,同比下滑25.06%。
其中,2023年公司報廢車輛回收拆解業務實現營收2634.88萬元,同比增長277.35%,毛利率僅有7.54%。
超越科技方面,公司目前階段主要提供的服務為工業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服務以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與報廢汽車拆解服務,主要生產的產品為部分工業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產品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與報廢汽車拆解產物。
其中,2023年汽車拆解業務營收4507.05萬元,占比17.10%。
該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2.64億元,同比增長24.86%,凈利潤虧損1.2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543.87萬元,同比增長13.49%;凈利潤則虧損1182.15萬元。
超越科技4月14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目前報廢汽車核準的年拆解能力為5萬輛,其中報廢電動汽車年拆解量0.6萬輛。
此外,華宏科技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再生資源加工裝備產品主要包含各類金屬破碎、液壓剪切、金屬打包、金屬壓塊等設備,各類非金屬打包、壓縮設備,以及報廢汽車拆解設備。不過報廢汽車拆解設備的營收情況并未單列。
華宏科技2023年營收68.81億元,同比減少18.81%,凈利潤虧損1.59億元,同比轉虧。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09億元,同比下降31.44%,凈利潤虧損2772.59萬元,上年同期虧損5908.86萬元。
天奇股份主業以汽車智能裝備業務為核心、疊加人形機器人賦能的智能裝備產業,以鋰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為核心的鋰電池循環產業。
其中,循環裝備業務包括循環裝備業務及報廢汽車回收再利用業務。循環裝備業務以控股子公司天奇力帝(湖北)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為核心,專注于環保設備的研發、制造、銷售與服務,業務涵蓋廢鋼加工裝備、報廢汽車拆解裝備、鋰電池破碎裝備、有色金屬分選裝備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及節能環保設備與服務,下游客戶包括大型再生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廢鋼加工企業、報廢機車回收拆解企業等。
天奇股份同樣未能單列報廢汽車回收再利用業務的具體營收,不過公司循環裝備事業部去年整體營收2996.03萬元,占總營收比重僅8.29%。
整體業績看,天奇股份去年實現營收36.16億元,同比下滑16.89%,凈利潤虧損4.15億元,同比盈轉虧。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下滑13.24%至6.5億元,但凈利潤234.82萬元,實現扭虧。
多家公司回應
對于汽車以舊換新推廣補貼對公司汽車拆解等業務的促進情況,4月29日,界面新聞記者地點多家上市公司咨詢。有意思的是,上班時間內,當日兩家漲幅居前的德眾汽車和超越科技董秘辦電話均提示已關機狀態。
華宏科技工作人員表示,(汽車行業的以舊換新)政策對公司汽車拆解相關業務應該會有一定的訂單量影響,但目前業務占比較小,我們也沒有在財報中單獨列出來。
天奇股份方面表示具體的情況以公告為準,可以參見最新的財報。
啟迪環境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汽車拆解相關的子公司均已賣出,公司目前沒有相關的業務。對于4月29日的漲停,公司沒有應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項,可能是二級市場行情較好,投資者對公司業務改善的預期。
格林美方面回應稱,股價層面,我們一季度業績漲幅較好,可能也是股價漲幅較高的原因,”我們公司是較早開展‘城市礦山’開采業務的公司,其中包括了消費電子、汽車等回收再利用等業務,相關消費領域的以舊換新政策都對我們這塊業務算是利好。”
資料顯示,格林美的主營業務歸屬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與新能源行業,形成了“城市礦山開采+新能源材料制造”的雙軌驅動業務模式。
在城市礦山開采領域,公司回收利用廢舊動力電池、電子廢棄物、報廢汽車、廢塑料與鎳鈷鋰鎢戰略資源,主要再制造鎳鈷鋰鎢、金銀鉑鈀稀缺資源、超細鈷鎳鎢粉末材料與改性塑料;在新能源領域,公司制造動力電池用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材料與 3C 數碼電池用四氧化三鈷材料,是世界新能源供應鏈的頭部企業。
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5.29億元,同比增長3.87%,創歷史新高;凈利潤9.34億元,同比下滑27.89%,扣非后更是虧損2.41億元。對此,格林美表示主要是受宏觀環境嚴峻,行業競爭加劇,開工率低下等綜合影響。
不過,一季報顯示,格林美營收、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其中,實現營業收入83.54億元,同比增長36.31%;凈利潤4.56億元,同比增長164.48%;扣非凈利潤3.79億元,同比增長3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