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唐俊
4月29日,西安公布2024年一季度經濟數據,GDP為2882.8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下同),同比增長2.7%。
西安一季度經濟增速低于全國的5.3%。而在已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的萬億GDP城市中,西安的增速也是最低的。
一季度,成都的GDP為5518.2億元,同比增長5.0%;重慶GDP達到7232億元,同比增速為6.2%;武漢GDP為4532億元,同比增速為5.6%;鄭州GDP為3538億元,增速為6.2%。除了成都,其他三個城市增速均高于全國水平。
另外兩個中西部萬億GDP城市長沙和合肥,目前暫未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從所在省份看,一季度湖南GDP增速為4.8%,安徽GDP增速為5.2%。
西安
分產業看,西安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速分別是3.2%、1.9%、3.0%,工業明顯失速,第三產業增長也不多。
一季度, 西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其中大型企業總產值下降8.8%;從重點行業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總產值增長10.8%,但汽車制造業總產值下降了3.4%。
固定資產投資也拖累了西安的經濟。一季度,西安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了2.6%,特別是第一產業投資下降了35.5%。一季度,西安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增長0.1%。
成都
成都作為年GDP超2萬億的城市,經濟規模排在全國第七。一季度,成都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速分別是1%、4.3%、5.3%,一產規模較小影響有限,二產增速較低帶來的影響更大。
成都統計局表示,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僅2.2%,漲幅不高。不過新興產品產量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產量分別增長33.1%、57.3%。
消費也是拉動成都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2023年成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突破1萬億元,成都更是全國奢侈品消費第三城。不過2024年一季度,成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為2.7%,低于全國增速。
成都在固定資產投資和外貿方面表現尚可,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了6.8%,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了6.9%。
重慶
同屬于成渝雙城經濟圈的重慶,一季度表現則較好,GDP增速達到了6.2%,比全國高出0.9個百分點,比成都高出1.2個百分點。
重慶一、二、三產的增速分別是3.3%、7.2%、5.9%,可以看出以工業為代表的二產增速較高,拉動重慶整體經濟增長。一季度,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其中制造業增長了8.7%。
同時,重慶的消費額增速也比成都快。一季度,重慶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5%,高于全國水平。
鄭州、武漢
中部地區的鄭州與重慶經濟增速一樣,同樣是6.2%,其中第二產業的增速達到了11.9%,遠超其他城市。
鄭州此前主要依靠手機制造業,富士康帶動了當地大部分出口業務。但受國際環境及產業轉移影響,鄭州經濟一度下滑,2022年GDP增速僅0.9%。不過從2023年開始,鄭州經濟開始逐漸恢復,其主導產業逐漸從手機向汽車過渡,比亞迪、上汽通用等都在鄭州設有工廠。
2024年一季度,鄭州汽車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44.8%;另外,電子信息工業、鋁及鋁精深加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了19.1%、16.9%。
武漢一季度經濟增速略高于全國,不過與鄭州不同,武漢正面臨汽車行業轉型的問題。
汽車及零部件是武漢第一支柱產業,但是作為傳統的燃油車生產基地,武漢沒有趕上新能源車發展的浪潮,目前新能源車產量排在全國十名開外。2024年,武漢計劃將新能源車的產量提升至50萬輛。
南昌、昆明
其他中西部省會城市中,南昌和昆明的一季度增速較低,南昌僅為2.2%,昆明為3.4%。
南昌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速分別是1.8%、4.9%、0.2%,第三產業的增速尤其低。一季度,江西省經濟整體增速也只有4%。
或許是為了尋求發展經濟的辦法,南昌市委書記李紅軍在4月份連續走訪了4座城市進行學習考察,除了福州之外,其余的成都、西安、洛陽三個城市均在中西部地區。同為內陸城市的南昌,更希望向發展條件相近的中西部城市學習。
界面新聞梳理官方發布的新聞發現,南昌代表團此行的學習考察方向主要是先進制造業、新區建設、文旅消費等方面,也透露出南昌想要在這些領域提高發展水平。
昆明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速分別是3.2%、0.4%、4.4%,工業增速明顯較低。昆明統計局數據顯示,其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9%,采礦業下降了1.5%。
昆明統計局表示,一季度昆明全市經濟開局平穩,積極因素累積增多;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嚴峻、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仍需鞏固和增強。下階段,昆明將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抓住產業轉移機遇、加快孕育經濟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