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網經社 六月
審稿|云馬
4月26日,曾作為跨境電商巨頭的Wish,如今卻以1.61億美元低價被Qoo10收購。此前公司曾嘗試換帥、裁員等自救措施,但似乎效果并不明顯。昔日的王者何以跌落神壇,落得賣身求存的境地?
一、上市不到4年 1.61億美元被低價收購
4月26日,Wish向商戶發布關于Wish和Qoo10銷售整合的公告。公告稱,Qoo10對Wish的收購目前已經完成。Qoo10 Pte. Ltd.目前擁有并運營Wish平臺以及與Wish電商平臺有關的所有ContextLogic子公司。Wish表示,會盡力確保整個整合過程無縫銜接。因此,Wish會分批次向所有商戶開放整合通道,商戶之后將陸續收到相應公告以及更多詳細信息。
據網經社跨境電商臺(CBEC.100EC.CN)獲悉,Wish在公告中指出,預期兩個平臺的銷售整合會為商戶帶來新的機遇。整合之后,商戶的產品將可以同時在Wish和Qoo10的平臺上展示和售賣,面向更豐富的用戶群體和更大的市場?!拔覀兿MN售的整合可以實現兩個平臺的協同效應最大化,助力商戶實現銷量增長?!?/p>
此前,據官方披露,Wish母公司ContextLogic簽訂了一項協議,在收購價格調整后,以約1.61億美元現金的價格將公司幾乎所有的運營資產和負債(主要包括其Wish電子商務平臺)出售給Qoo10。
據介紹,Qoo10是一家總部位于新加坡的私營電子商務平臺,在亞洲經營本地化在線交易平臺業務。Qoo10集團旗下運營多個全球性網站(例如Qoo10.com、Qoo10.sg、TMON、Wemakeprice、InterPark 等),覆蓋新加坡、韓國和美國市場。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寧波新東方工貿有限公司CEO朱秋城表示,此次收購完成之后,Wish將正式成為Qoo10業務系列的一部分,未來,Wish賣家或將迎來新的銷售機遇。Qoo10擁有豐富的電商經驗和強大的技術實力,這將有助于Wish賣家進一步優化消費者體驗,提升購物流程的便捷性和個性化程度,從而提高用戶黏性。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與劍表示,Qoo10作為亞洲頗具影響力的電商平臺,其收購Wish的舉措顯然是為了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尤其是北美市場。通過收購Wish,Qoo10不僅能夠獲得Wish現有的用戶基礎和商家資源,還能借助Wish在算法技術方面的積累,提升自身平臺的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
此外,合并后的平臺將進一步加強全球化戰略布局,拓展海外市場,這將為更多賣家提供進入國際市場的機會,推動全球貿易的繁榮和發展,這對Wish來說或許是一種幸運,起碼不是落得個破產倒閉的結局,朱秋城說道。
"中國跨境電商50人論壇”副秘書長、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任何企業的收購或合并都是基于其戰略考量和市場環境做出的決策。Wish選擇出售給Qoo10可能是為了尋求新的增長機會、緩解財務壓力或增強競爭力。然而,這種決策是否能夠成功,還需要看合并后的整合效果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
二、全年收入僅8600萬美元 市值縮水嚴重
據介紹,Wish成立于2010年,總部位于舊金山,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之一。2013年,Wish正式進入跨境電商領域,開始往購物APP發展。該平臺提供低價打折商品,包括廉價的家居用品和服裝,以及電子產品和玩具,相對于亞馬遜等電商平臺,消費者在Wish更能找到實惠的產品,這也是Wish最大的優勢。
2020年12月16日,Wish正式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WISH”。上市當天,Wish開盤即破發逾5%,收跌16.4%,報20.05美元。截至當天收盤,Wish市值為117.58億美元。在這之前,Wish已經經歷了9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24億美元,投資者包括泛大西洋投資(General Atlantic)、Founders Fund 、GGV Capital 等知名投資機構。IPO后幾個月,Wish估值還一度高達180億美元。
然而,截至美東時間4月26日收盤,ContextLogic股價為5.78美元,市值為1.41億美元,較最高峰時期,ContextLogic市值縮水嚴重。
沖刺IPO成功后,Wish卻未能如愿迎來新的增長拐點,上市之初的股價跌宕,似乎更是預示著Wish之后一路下行的坎坷命運。實際上,Wish的下行訊號更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2019年,Wish的營收增速較2018年大幅下降,從57%降至10%。2020全年營收同比增長34%,但是凈虧損達到7.45億美元。2021年公司全年營收同比下降18%,為20.85億美元;2022年營收更是暴跌至5.71億美元,同比下降73%。
根據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Wish收入為5300萬美元,同比下降57%;全年收入同比下降61%至8600萬美元。其中Q4核心市場收入同比下降58%至1500萬美元、物流收入同比下降57%至3300萬美元、Product Boost收入同比下降50%至500萬美元。從2017年以來,Wish凈利潤均為負,已連續虧損七年。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天使投資人、知名互聯網專家郭濤表示,Wish連續多年的虧損和市值的大幅縮水意味著公司需要新的策略和資金注入來扭轉局面。Qoo10作為亞洲地區的電商平臺,對Wish的收購可能被視為一個戰略性擴張,旨在整合雙方的資源和優勢,以實現更廣泛的市場覆蓋。
三、換帥 裁員頻頻自救 仍未走出虧損困境?
收入大幅下滑的困境下,Wish被迫自救。2022年2月初,Wish宣布任命Vijay Talwar為首席執行官和公司董事會成員,來接替Wish的創始人兼前首席執行官Piotr Szulczewski。同年9月,紀源資本運營合伙人Joe Yan被任命為Wish臨時首席執行官,Vijay Tarwar已辭去公司首席執行官一職,并退出董事會。除換帥外,Wish還宣布大規模裁員,試圖通過這些措施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然而,近年來,公司卻陷入了連續的虧損,管理層動蕩,裁員風波不斷,平臺也跌出了出口跨境電商四大主流平臺之列,甚至不得不尋求外部資金的支持,最終被迫賣身電商巨頭Qoo10。這一系列的困境不禁讓人深思:Wish究竟為何會走到這一步?
王與劍認為,Wish平臺的沒落主要歸咎于產品質量導致的客戶滿意度降低。2013年Wish進入跨境電商領域,主打低價折扣,區別于其他的電商,與亞馬遜、eBay、速賣通位列全球四大跨境電商,平臺定位“廉價”的同時,沒有保證合規和產品品質以及售后質量,自2020年開始營收持續下滑。2022年11月因“產品不合規、不合法”在法國市場被下架。2023年Q3Wish收入6000萬美元,同比下降52%;凈虧損8000萬美元。此前Wish電商定位性價比,但由干商品質量的原因,面臨多次消費者投訴,業績承壓,且wish連續七年虧損,這也是此番被出售的原因所在。
朱秋城認為,它的失敗原因主要是在,低價格,客戶體驗,質量控制和售后服務方面出現了問題。對消費者來說,Wish一直存在產品質量、假貨泛濫、物流時效慢等問題,同時,流量下滑、罰款金額高、頻繁封號等問題,也加速了賣家離場。電商平臺需要通過提供優質商品和服務來提升客戶體驗,從而吸引更多賣家和服務商,形成正向循環。然而,Wish未能在這個第二階段成功轉動飛輪,導致其整個平臺生態的惡化,股價暴跌,營收和利潤大幅下滑,同時也在面臨著外來競爭者SHEIN、Temu等帶來的壓力,無法持續其增長模式。
郭濤表示,盡管Wish曾在過去取得過顯著的成功,但近年來,公司在用戶體驗、妥投時間和用戶服務方面受到了挑戰,這些因素直接影響了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另外,宏觀經濟的變化對消費者消費習慣產生了影響,這進一步加劇了Wish的營收下滑和用戶流失。
四、遭TEMU等新興平臺瓜分市場份額 跨境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此外,隨著電商市場的不斷發展,競爭日益激烈,新興平臺不斷涌現。網經社根據平臺規模、營收、利潤等硬性指標以及行業影響力、口碑等軟性指標綜合評估,將2023年跨境電商分為“三大梯隊”:
第一梯隊:亞馬遜;
第二梯隊:eBay、Etsy、Rakuten 、阿里巴巴國際站、AliExpress 、Temu、SHEIN、Shopee 、TikTok、OZON;
第三梯隊:Wish、Allegro、大龍網、大健云倉、敦煌網、MercadoLibre、Joom、聯絡互動等。
郭濤表示,新興平臺通過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和利用數字化供應鏈優勢吸引了大量消費者,這對Wish構成了巨大的競爭壓力,無疑加劇了市場競爭,影響了Wish在低價市場上的地位。這些新興平臺采用了創新的商業模式和運營策略,例如直聯制造商和消費者的銷售方式以及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從而能夠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價格和產品選擇給消費者。這種模式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市場反應速度和用戶購物體驗,進而侵蝕了Wish原有的市場份額。
朱秋城表示,TEMU等新興平臺的崛起對Wish的影響肯定是存在的。目前拼多多跨境數據漂亮,短期內Temu能夠保持其價格競爭力,并快速交付產品,即使在新的地區擴張時也是如此,這樣對于wish這樣的平臺影響沖擊很大。
此外,商業模式也是影響平臺競爭力中的重要一環。全托管模式擁有更大的議價權,可以通過找到貨源獲得較低的供貨價,利用自身的供應鏈優勢賺取利潤。目前全托管模式平臺包括Temu、Tiktok、Lazada,都采取“0傭金”模式,商家或承擔售后的費用,而wish收取零售價格的15%的傭金,無疑無論消費者還是賣家最終都會選擇“0傭金”模式,王與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