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骨折、骨關節炎等骨骼疾病正在威脅國人健康,尤其是骨關節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我國更是骨關節炎的重災區,據第三方市場權威調研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中國骨關節炎患者數量已達到1.4億人①;另有統計顯示,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患病率已接近20%,低骨量率接近50%②。骨科疾病亟需精準且有效的早期評估干預技術,快速有效的治療康復手段,來減緩骨科疾病所帶來重疾的發生率及并發癥。
人工智能的發展為醫療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變革,但由于高度依賴面對面的程序診斷和物理治療,骨科其實一直被外界視為較難數字化的專病領域之一。在大眾重視程度有限的情況下,想要讓大規模人群享受到骨科數字化產品的便利就更是難上加難。
如何利用AI“破局”骨健康管理?
4月28日,愛康集團攜手長木谷?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關節外科在上海興國賓館舉辦了以“‘骨’動健康 AI助力新生活”為主題的戰略合作發布會,以期通過AI技術,以體檢為入口搭建起一套從體檢篩查、診斷、治療一體化的骨健康管理體系,實現骨健康的全周期高質量管理。

達成戰略合作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國家骨科醫學中心常務副主任、關節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臨港院區關節外科主任張先龍教授,上海市長寧區衛健委副主任雍剛,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閆東方,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鐘菊華,上海市長寧區新華辦事處副主任韋瑋,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長木谷?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張逸凌等嘉賓出席活動,共同探討中國老齡化背景下,如何借助人工智能,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共同攜手守護骨關節健康。
政醫企攜手
破局骨健康管理“卡脖子”難題
骨骼的健康是人體健康的重要保障和支撐,相較于其他慢性病,骨骼健康問題往往被忽視。從兒童時期骨骼的健康發育,到青中年理想峰值骨量的維持,再到老年預防跌倒骨折保護措施的普及,全生命周期的骨骼健康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國家骨科醫學中心常務副主任、關節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臨港院區關節外科主任張先龍教授在致辭中談到:“面對骨骼疾病的高發病率,急需一種創新的篩診療模式,利用社會各界的優勢資源打造一種健康管理領域的新模式。希望通過與愛康集團及長木谷?的合作,以體檢為入口,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提高骨骼疾病的早期檢出率,從而實現對骨關節疾病的早篩、早診、早干預。”

國家骨科醫學中心常務副主任、關節外科主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臨港院區關節外科主任張先龍教授
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閆東方在致辭中表示:“社會辦醫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加醫療資源有效供給,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健康服務需求的重要力量。愛康一直致力于借助人工技術,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打造多元化、高質量的服務體系,愛康將人工智能引入了骨健康管理中,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社會辦醫應該是優質醫療的代名詞,希望優質醫療在愛康得到更好的體現。”

上海市長寧區衛健委副主任雍剛在現場致辭中提到:“我國目前面臨著嚴峻的骨健康問題,尤其是關節炎的發病率非常高,但是對于骨骼疾病的管理存在一定的脫節。愛康所打造的骨健康管理篩診療體系,實現了骨關節疾病的全程管理。通過這樣的模式形式,讓公立醫療機構與社會辦醫療機構達成合作,通過AI技術能夠更加好地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

在這次活動中,長木谷?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逸凌分享了骨科領域人工智能完整解決方案,他表示:“長木谷?攜手愛康集團共同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骨科疾病管理中,從診斷、治療到康復,實現全流程數字化完整解決方案,我們也將與更多醫療機構、骨骼臨床中心展開合作,把數字化、智能化的AI技術,更好地落地到人群中,讓更多的老百姓受益,讓他們接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

依托AI+體檢
打造骨健康篩診療一體化體系
骨關節健康是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然而,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生活方式變化,骨關節炎患病人群正在逐年增加,在7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骨關節炎是導致運動失能和致殘的第七大原因①。
2019年,73歲的張老先生因腿部疼痛,開始無法正常行走,后通過在愛康體檢篩查出膝關節和髖關節都出現了問題。
在愛康專家的建議下,張老先生2021年在上海的三甲醫院進行了膝關節的微創手術,修補半月板撕裂問題及清除了痛風石。
但出于對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害怕、恐懼,髖關節的問題張老先生一直不敢面對,可他也深知如果一拖再拖,將來發展嚴重會對行動產生不可逆的影響……2022年,張老先生通過長木谷?骨科人工智能技術,利用大數據算法對張老先生的CT檢測結果進行了智能診斷,精準評估他的骨骼狀況,并通過人工智能找到最佳的手術方案。后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張先龍教授團隊為張老先生完成了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后2天,張老先生便可以下床走動了。
2023年12月,愛康集團正式引入了長木谷?骨科人工智能技術產品,首次將骨關節疾病篩查納入到常規體檢中。張黎剛表示,“骨關節健康篩查其實并不屬于常規體檢項目,體檢中心也沒有設置骨科這個專科來做體檢,愛康要做這件事,是看到了AI可能為這一領域帶來的巔峰性改變。”
客戶只要拍攝一張下肢關節的X光片,就能完成一系列骨關節健康評估;對于可能需要關節置換的患者,通過骨關節CT影像進行三維重建,精準匹配人工關節并提供手術方案,之后為患者3D打印手術導板,對接到骨科專科醫院進行手術。

在此次活動上,愛康集團攜手長木谷?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關節外科張先龍教授團隊達成戰略合作,依托AI+體檢,為體檢者搭建骨健康篩查診療一體化體系。
張黎剛在發布會上表示:“這次選擇與張先龍教授團隊合作,是愛康借助長木谷?骨科人工智能技術首次解決了體檢中心在骨健康管理方面與醫院骨科臨床科室的脫節問題。在愛康體檢過程中發現骨關節問題,通過長木谷?人工智能進行評估,然后由張先龍教授團隊借助骨科人工智能技術制定治療方案并實施治療手術,這不僅為患者節省了診治時間,還能輔助醫生精準地實施治療方案。這意味著骨關節疾病的管理逐漸升級為智能化的精準評估、精準診療的全流程服務,在老齡化的當今社會,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

目前,愛康除了在58個城市建立了約160家愛康體檢中心,已與全國200多個城市超過800家醫療機構建立了合作網絡,旨在搭建篩診療一體化體系,打通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最后一公里,讓客戶在體檢時發現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確診并實施治療,真正實現“檢”“治”“管”閉環。
骨骼疾病可防可治
愛康建議:40歲以上人群定期篩查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骨科醫院執業醫師人數為1.55萬,骨科醫院執業(助理)醫師人數為1.88萬③。然而,2021年,40歲以上人群原發性骨關節患病率高達46.3%,其中女性占50.4%、男性為41.6%④。
面對中國骨科醫生資源的短缺及骨關節疾病的高發,這意味著臨床醫生無法參與到骨骼疾病的篩查防治工作中來。然而,骨骼疾病的早期發現,對骨健康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體檢中心作為社會廣泛人群健康篩查的第一道關卡,可以在骨健康防治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就高發的骨質疏松癥而言,它并非人體老化的必然過程,它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40歲以上人群及絕經女性、長期存在不健康生活方式、有脆性骨折家族史等高風險人群需重視骨密度篩查。
目前,在體檢機構應用的骨密度檢測方法包括單能/超聲骨密度篩查及雙能骨密度篩查。根據愛康旗下體檢中心2023年1月- 2023年12月單能/超聲骨密度檢查在健康體檢中的橫斷面研究數據顯示,骨量減少(單能/超聲)檢出率達33.20%,其中50歲以上女性骨量減少(單能/超聲)檢出率出現快速增長,60歲-69歲到達峰值;4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單能/超聲)檢出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女性50歲以后檢出率遠高于同齡男性。

2023年1月- 2023年12月
單能/超聲骨密度檢查在健康體檢中的
橫斷面研究數據——骨量減少檢出率

2023年1月- 2023年12月
單能/超聲骨密度檢查在健康體檢中的
橫斷面研究數據——骨質疏松檢出率
無論是骨量減少,還是骨質疏松癥,在40歲都呈現逐漸增高趨勢,愛康建議:40歲以上人群定期進行骨骼疾病篩查,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
針對高發的骨質疏松,除了常規的單能/超聲骨密度篩查及雙能骨密度篩查外,2022年,愛康引進匯醫慧影AI定量CT骨密度檢測軟件,該產品已通過國家藥監局認證,僅通過28秒就能完成骨密度篩查的初步分析,并生成結構化骨密度檢測報告,為篩查診斷提供有效依據,大大提升了體檢骨密度篩查的廣度、精準度與效率,從而有效預防骨質疏松。
除此之外,愛康還聯合長木谷?于2023年共同啟動了“AI+健康協同創新”骨健康智能評估項目,共同攜手推動中國百城千縣骨科疾病的精準診療。自2023年11月22日產品正式上線以來,至2024年3月10日,愛康集團基于人工智能髖關節檢查(X線)在健康體檢人群中的橫斷面研究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群髖關節退行性病變檢出率約為10%。未來10年將針對中國1億人次下肢骨骼進行AI骨健康評估,預測將會有1,000萬骨科疾病患者能夠被早期發現。未來10年將針對中國1億人次下肢骨骼進行AI骨健康評估,預測將會有1,000萬骨科疾病患者能夠被早期發現。

愛康集團基于人工智能髖關節檢查(X線)
在健康體檢人群中的橫斷面研究數據
管好健康,體檢是重要的第一步,檢后的科學健康管理和控制干預疾病風險因素才是篩查的最終目的。愛康還會繼續尋找合作伙伴,不斷走出傳統的篩查局限,借助科技創新驅動的醫療服務模式發揮更大的價值。“張黎剛表示。愛康集團的服務平臺正在不斷延伸,與之相向而行的正是我國健康管理事業的勢能也在與日俱增。
數據來源:
①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② 2019年,中華醫學會發布的,《中國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調查及“健康骨骼”專項行動結果發布》
③ 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2 (stats.gov.cn)
④ 2015年12月,中國骨科雜志第35卷第12期,《中國40歲以上人群原發性骨關節炎患病狀況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