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周芳穎
界面新聞編輯 | 許悅
消費品牌都在談要抓住國潮鵲起的東風,頤蓮品牌是近期較為努力的一個。
4月初頤蓮與濟南的明水古城合作,舉辦與李清照聯名的IP活動“上巳雅集“,月底又帶著代言人譚松韻到敦煌沙漠舉辦活動,試圖通過干燥地區的對比來強化“高保濕”的品牌定位。

值得提到的是,譚松韻是頤蓮2022年就已經官宣并長期保持合作的代言人,這也是該品牌成立19年后官宣的首位代言人。

成立于2003年的頤蓮隸屬于魯商福瑞達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福瑞達”),也是福瑞達在玻尿酸研發成果的基礎上推出的第一個面向大眾消費者的護膚品牌。頤蓮的定價相當親民,單品大多都在百元以下,主打保濕修護的基礎功效。
按理來說,背靠玻尿酸原料研發工廠的背景,加之玻尿酸成分在中國市場的普及度,頤蓮應該成為該領域的頭部品牌。但直到2022年,福瑞達才為頤蓮品牌投入策劃營銷,鋪設成分科普、事件營銷、明星營銷、文化助力等方面的傳播。
而2022年,已經成立了19年的頤蓮營收才只有7.2億元,無論規模還是營收增速都不及才成立4年的璦爾博士。
璦爾博士是福瑞達旗下另一子品牌,主打微生態科學護膚,雖然仍處于大眾護膚品范疇,其100元到400元的價格帶要高于頤蓮。2023年,璦爾博士實現營收13.48億元,以27.3%的增幅引領化妝品業務的增長。
而這兩個品牌的母公司福瑞達原來并不以化妝品為主業。2023年,拋棄地產行業,轉身全心投入美妝,福瑞達正式成為國內護膚戰場中的新玩家。
福瑞達原名魯商置業、魯商發展,系國有大型企業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魯商置業原以房地產作為主業,2018年通過資產置換等方式,獲得山東福瑞達醫藥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從而進軍大健康領域,形成房地產、醫藥美妝雙主業。
2019年7月,魯商置業完成公司名稱變更,證券簡稱由“魯商置業”變更為“魯商發展”。隨著房地產相關業務日漸低迷,生物醫藥、化妝品板塊業務不斷發展,該公司開始不斷轉型剝離各業務板塊。
化妝品業務的高增長是魯商發展決心要以此為核心的關鍵因素。2018年到2022年的四年間,福瑞達的化妝品板塊營收由2.21億元增長至19.69億元,體量翻了超8倍。
2023年,魯商發展分兩批次完成了全部房地產開發業務的交割。同時,公司全稱變更為“魯商福瑞達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福瑞達”,全面打造以化妝品、醫藥等核心業務為主,產學研相結合、科工貿一體化的健康產業集團。
但受疫情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以及行業競爭加劇,近兩年福瑞達的化妝品業務明顯開始增速放緩。2022年及2023年,其化妝品業務分別同比增長31.7%及22.7%,不復此前2021年成倍高增長的態勢。
頤蓮品牌的發展遲緩可以歸咎于福瑞達沒有從“幕后工廠”的經營思路及時轉為“走向臺前”。直至2020年,頤蓮品牌關于成分對外的科普教育一直使用“透明質酸”的稱呼,但這樣專業的學術名稱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并不利于對大眾推廣普及。
在玻尿酸護膚的市場競爭中,頤蓮無疑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2022年才開始做品牌認知營銷,頤蓮面對的是華熙生物旗下潤百顏等營銷勢頭已盛的新銳國貨品牌。
另一方面,概念的營銷有一定潮流性,補水修護的基礎功能已經不再吃香,看遍了國內外護膚品牌的中國消費者已經變得更成熟,對于細分功效的需求更為多元化。玻尿酸的追捧也隨著重組膠原蛋白等新興成分的興起而變得平靜。
而且,主打性價比雖然能在人口基數大的國情背景下分一杯羹,但百元以下的大眾護膚幾乎是新銳本土品牌已經快踩破的門檻。競爭壓力大意味著營銷投入必不可少,而低價位又限制了利潤空間。
頤蓮也在期望通過新品上新拉高一下價格帶。
根據中郵證券的報告,蘿卜投資天貓+抖音平臺品類數據顯示,頤蓮品牌2023年爽膚水、面膜、護膚套裝三大類目占比GMV分別為62%、14%、10%,品類聚合度極高。占比最高的爽膚水也是該品牌最大的增長驅動力。單價69元的玻尿酸補水噴霧是頤蓮在各平臺銷量最高的一款產品。
2023年上新的補水噴霧2.0單價提高了10元,另一新品頤蓮嘭嘭霜2.0也突破了百元價位帶。
福瑞達或將繼續把資源投入的重心放在頤蓮和璦爾博士這兩個品牌上。
由于受剝離房地產業務的影響,2023年福瑞達營收同比下滑超六成至45.8億元的規模。其中,化妝品業務營收24.2億元,醫藥業務、原料及衍生品、添加劑業務分別為5.2億元和3.5億元。化妝品及醫藥等業務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