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妝品報 李嘉馨
天氣漸熱,防曬產品進入一年中的銷售旺季,線上直播間里,各大品牌紛紛上架防曬新品,在線下,防曬霜被擺在了貨架中較明顯的位置。然而,前幾年因形式新穎、使用方便而火爆一時,甚至催生出不少大熱單品的防曬劑型——防曬噴霧,卻在這個初夏顯得“低調”了許多。
防曬噴霧,逐年遇冷
本周,化妝品報線下走訪武漢一家商場發現,不論是絲芙蘭、屈臣氏等美妝集合店,還是名創優品、好特賣這類綜合零售連鎖店,都已將防曬護膚品作為當季主推的產品,擺在進門后距離消費者較近的位置。
但在這些貨架上,除了名創優品將防曬噴霧作為主打外,其他連鎖店均將傳統的涂抹型防曬霜擺在貨架上層,防曬噴霧及其他更小眾的防曬劑型則放在下層。
化妝品報拍攝自武漢經開永旺夢樂城
防曬噴霧新穎、輕便、方便補噴、價格親民,在夏季具有強需求性,本是最適宜線下場景銷售的護膚產品之一,而在此次小規模探店中,該類產品在貨架上卻被“下移”。與線下的下移形成映照的是,在線上平臺,防曬噴霧的銷售情況也已度過了最高峰。
時間回到2020年,當時,防曬噴霧不僅是一時風尚,也是銷量霸主。根據歐特歐國際咨詢公司提供給化妝品報的數據,在2020年2月-2021年1月期間,天貓防曬暢銷單品top20中,玥之秘水晶防曬噴霧、高姿防曬噴霧兩款產品為當年爆品,銷量排名第二、第三,僅次于安熱沙小金瓶;在京東平臺,防曬噴霧占據了前20暢銷單品中的6席,并在前5中包攬三位,對排名在前的安熱沙小金瓶形成“圍剿”之勢;其中以防曬噴霧聞名于消費者的recipe(玥之秘)天貓旗艦店、高姿天貓旗艦店,均入圍當年全網防曬暢銷店鋪的前10。
而在2021年8月-2022年7月期間,天貓防曬暢銷單品top20中,僅有2席為防曬噴霧,其中娜麗絲防曬噴霧排名第五,資萊皙美白防曬噴霧排名第十六;京東平臺防曬暢銷單品top20中,僅有3席為防曬噴霧,分列第八、第十、第十九。
再看2023年,根據魔鏡洞察提供給化妝品報的數據,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間,淘寶天貓防曬暢銷單品top10中,僅有玥之秘水晶防曬噴霧上榜,排名第九,而在京東、抖音平臺,未有防曬噴霧入圍暢銷單品前十。
對比三年線上數據,可以看出,防曬噴霧正逐年遇冷,這對頭部玩家有限,每年品牌榜單變化不大的防曬類護膚品來說,顯得并不尋常。
不再便攜的便攜防曬噴霧
4月15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關于安全使用防曬“噴霧”的科普內容,對防曬噴霧存在的安全風險和使用方法做出提醒。
藥監局指出,市面上的防曬噴霧分為噴霧劑型和氣霧劑型兩類,不同之處在于是否含推進劑,其中噴霧劑型不含推進劑,主要依賴機械壓力泵產生的壓力差噴出噴霧,噴霧較大,而氣霧劑型化妝品含有推進劑,噴霧更細,多采用金屬罐。后者具有易燃易爆的風險。
此外,兩種防曬噴霧均有吸入風險,藥監局稱,消費者在皮膚上使用防曬噴霧時,可能會無意中吸入噴出的液滴,這些液滴可能包含防曬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香料、防腐劑等各類化妝品原料,在狹小密閉空間中密集使用時,比如:在車窗關閉的汽車內,可能造成短時間內大量吸入,從而可能引發健康風險,尤其是對氣道敏感度較高的過敏體質兒童,容易誘發劇烈咳嗽或喘息發作。
因此,使用防曬噴霧的場景“略顯嚴格”,要在空氣流通的環境中使用,使用時要屏息、閉眼,避免吸入,遠離陽光直曬。
另外,2023年8月31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發布的《兒童化妝品技術指導原則》,更是直接規定,“不建議兒童使用噴霧型防曬化妝品”。
不能在車里用,不能在洗手間用,不能被夏日的烈陽直射,兒童不能使用,不少防曬噴霧還在使用方法中標注“請勿直接噴于面部”。這些規定意味著,防曬噴霧商家在宣傳中曾暗示的種種使用場景,如夏日與家人野餐郊游,使用防曬噴霧十分方便;抖音網紅拿著防曬大噴往臉上噴白霧,顯得十分清爽等,均無法在現實中實現。
小紅書上一些網友發帖稱,因易燃易爆風險,自己的防曬噴霧無法帶上飛機,也不能托運,甚至還有“哪些防曬噴霧能帶上飛機”的攻略貼。總的來說,作為一個強戶外差旅屬性的產品,曾經以便攜著稱的防曬噴霧,早已“不再便攜”。
大眾熱情消退,防曬噴霧成“配角”
2023年8月,曾有消費者因使用防曬噴霧誤操作,被檢查出“白肺”癥狀,一段時間內,防曬噴霧屢出此類“安全性問題”,引發廣泛熱議。雖然最后證實,這類問題主要源于消費者操作不當,沒有看產品使用說明,但針對防曬噴霧這一劑型的輿論懷疑始終未曾散去。
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查看美妝區博主有關防曬噴霧的內容,“不建議使用防曬噴霧”的選題自2023年以來便十分受歡迎。除了不安全外,美妝博主們對防曬噴霧還提出了以下幾點質疑。
第一,防曬類產品屬于特殊用途化妝品,而市面上很多網紅防曬噴霧并沒有特證,因屬于新興劑型,不少添加微量防曬劑的補水噴霧也能在抖音等平臺標注以“防曬噴霧”的產品命名。
第二,為避免堵塞噴口,并掩飾氣味,防曬噴霧在配方上比起防曬霜會更刺激,普遍添加油脂、香精及酒精。
第三,防曬噴霧的用量難以控制。根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防曬產品要達到標注防曬值效果,涂抹量需達2mg/平方厘米,而防曬噴霧的噴出量無法控制,噴出后的噴霧飄散在空氣中,很難達到2mg/平方厘米的要求。
如果前兩點質疑,會隨著防曬噴霧市場的逐步規范化,而加以改善的話,第三點則涉及到“噴霧”這一化妝品劑型的本質。防曬噴霧除了不便攜、有安全隱患外,又多了“一重罪”,那就是“不好用”。
隨著消費者防曬知識的提高,物理防曬加防曬霜逐漸成為主流風景,防曬噴霧因以上種種原因,似有黯然離場的風險。
不過就目前而言,以玥之秘、娜麗絲、高姿為代表的“老牌”防曬噴霧仍是夏季護膚暢銷榜的常客。名創優品等非專門美妝零售店,也將包裝鮮艷、造型可愛的小瓶防曬噴霧,與鼻吸清涼棒、新穎防蚊貼等產品放在一起,吸引喜歡嘗鮮且對護膚品并不特別關注的門店客群。
化妝品報拍攝自武漢經開永旺夢樂城一家名創優品
在安熱沙、蜜絲婷等防曬品牌的官方旗艦店與抖音直播間中,將防曬霜與防曬噴霧打包銷售,是豐富貨架鏈接的常見選擇;雖然銷量和人氣略有下滑,但抖音直播間銷售防曬霜的主播,多半也會順帶推一款防曬噴霧。目前來看,曾經熱度無兩,引得防曬品牌跟風出噴霧的防曬噴霧,暫時淪為了防曬霜的“配角”,前景如何,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