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張曉迪
近日,粵港澳生豬“菜籃子”新五豐(600975,SH)公告2023年業績,繼2021年、2022年虧損后2023年新五豐又錄得虧損,且虧損進一步擴大。
根據公告,2023年,新五豐實現營業總收入56.32億元,同比增長12.52%;歸母凈利潤虧損12.03億元,同比下滑1448.73%,扣非凈利潤虧損12.00億元,同比下滑630.83%。
此前的2021年和2022年,新五豐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2.96億元和7770萬元。
此外,另一港澳生豬供應生豬養殖企業東瑞股份(001201,SZ)也于2023年預告虧損。
對于2023年的虧損,新五豐表示,業績虧損主要系生豬價格持續下跌,養殖業務利潤同比大幅下降所致。此外,由于生豬價格下跌,公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和謹慎性原則,對存欄的消耗性生物資產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
公開信息顯示,新五豐成立于2001年成立,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其實控人系湖南省國資委。其業務以生豬養殖為基礎,并延伸至原料加工、飼料倉儲、種豬繁育等生豬全產業鏈。目前其實控人為湖南省國資委。
據新五豐披露,其擁有內銷和外銷兩個市場。自成立以來,除內地市場,新五豐一直從事供港澳生豬業務,是內地口岸公司中主要的活豬出口商之一。
據年報,2023年,新五豐港澳出口數量同比增長28.75%。新五豐表示,通過充分發揮港澳市場作用,搶抓港澳市場價格行情,公司實現業績增效,報告期內自有豬場生豬供港獲得香港市場賣價冠軍72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地區,內地活大豬供港實行配額制度。界面新聞自新五豐了解到,其每年向港澳提供的生豬數量都由商務部進行分配,每天送往港澳兩地的數量則由其具體生產情況決定。
據公開信息,2006年,香港特區政府為減少豬場引起的公共衛生和環境污染問題,減少了本地生豬供應。截至2023年10月,香港市場供應的生豬90%來自內地,其余則為本地農場飼養。
華潤集團旗下五豐行也遭遇一定運營壓力。界面新聞自新五豐了解到,內地生豬到了香港地區,香港五豐行有限公司(下稱:五豐行)、廣南行有限公司(下稱:廣南行)、香港農業專區有限公司代理采取公開競價拍賣進行銷售;出口澳門主要通過澳門南光貿易有限公司(南光貿易)代理采取定價銷售進行銷售。
根據香港立法會2016年文件,五豐行、廣南行、農業專區代理活豬數量比例為46:45:9。
工商資料顯示,五豐行系華潤集團全資子公司,其實控人為國資委;廣南行實控人為廣州省國資委;南光貿易實控人也為國資委。
生豬進入香港地區后,屠宰業務也主要由五豐行負責運營。
香港地區豬肉零售價格一直較內地偏高,據2023年出版的《香港統計年刊》,2012年香港豬肉的零售價為生豬批發價的3倍,2019年為4倍,2022年進一步上漲至超過5倍。
有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內地生豬價格一定程度上也會對五豐行等代理的競拍價格帶來參考價值,但更重要的參考是港澳等地的物價水平、及市場需求等因素。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高級分析師徐洪志告訴界面新聞,香港地區進口生豬產品流通環節的人工和房租成本比內地高得多,同時香港地區也沒有菜籃子工程來平抑大宗生鮮產品價格。
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事務環境衛生署披露,目前內地每天輸往香港的活大豬2500頭以上,而港區本地活豬供應保持在300頭左右。據最新數據,4月27日的平均拍賣價為1209港元/擔(即100斤)。
據商務部官網披露,目前國內共31家企業獲供港活豬自營出口經營權。
目前,新五豐在數量上排名第一,其次是東瑞股份,排在第三位的是位于廣西的屯里豬場。
據新五豐財報披露,2021-2023年,新五豐分別在港澳地區實現營業收入1.64億元、1.36億元和1.34億元,分別占其主營收入的8.18%、2.76%和2.38%。
值得一提的是,雖在港澳地區的營收在其主營收入中占比不高,但港澳地區毛利率相對較高,其中2021-2023年港澳地區毛利率分別為13.71%、24.68%、6.80%,對應的內地毛利率分別為0.14%、5.98%、-9.47%。
東瑞股份成立于2002年,2012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其實控人系袁健康家族。東瑞股份曾在2023年半年報里直承,香港地區對于生豬質量標準例如抗生素使用、藥物殘留等方面更為嚴格。
2020年-2022年,東瑞股份對香港地區實現的銷售收入占公司當年營業收入比例均超過50%,香港地區是東瑞股份生豬銷售的主要市場。
2023年6月,東瑞股份獲商務部追加2023年度供港活大豬出口配額7.94萬頭。而其于2022年12月28日獲得供港2023年度首次分配配額12.68萬頭,疊加后截至2023年中,東瑞股份度累計已獲得供港配額20.62萬頭。
目前,東瑞股份還尚未發布2023年業績報告,但根據其業績預告,2023年預計歸母凈利潤虧損4.8-5.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218.56%-1358.38%,
東瑞股份稱,2023年公司銷售生豬62.45萬頭,較上年同期增長20.03%。2023年出現較大幅度的虧損主要原因,一是豬價持續處于低位運行;二是公司上半年個別場存在藍耳、偽狂犬等疾病主動淘汰落后產能從而補充更換優化種豬體系,提前和加速出欄造成損失;三是公司新建場及空欄場承擔的固定折舊攤銷等運行費用較大。
和新五豐一樣,東瑞在香港地區的毛利率也較內地高,其中2021、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在港毛利率分別為43.92%,39.45%和14.45%,而相應報告期,東瑞在境內的毛利率則分別為26.08%、10.55%和-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