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尹靖霏
成也硅片,衰也硅片?
4月25日晚間,“硅片新貴”弘元綠能(603185.SH)披露2023年業績報告,第四季度其歸母凈利大虧5.78億元,這也是公司自2018年上市以來的首次單季度虧損。
金辰股份常務副總裁祁海珅對界面新聞表示,當前硅片價格已跌至底部空間,弘元綠能持續虧損的局面或有所改善,但也不排除行業惡性競爭導致硅片價格持續走低。
在業績大降的同時,弘元綠能宣布,擬55億元投建光伏電池項目。在光伏加劇內卷的當下,再度擴產又是否是明智之舉?
股價層面,弘元綠能自2023年以來一路走低,在2023年2月10該公司股價還高達80.57元/股(前復權),截至今年4月26日其收盤價已跌至21.73元/股,跌幅超過70%。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股東戶數為6.34萬戶,較2023年末減少3936戶,減幅為5.85%,戶均持股21.74萬元。
第四季度首虧近6億
2023年報顯示,弘元綠能實現營業收入118.59億元,同比下降45.87%;實現歸屬凈利潤7.41億元,同比下降75.58%;扣非歸屬凈利潤5.68億元,同比下降77.68%。
分季度看,2023年弘元綠能業績呈下降趨勢。去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歸母凈利分別為6.77億元、3.4億元、3.01億元和-5.78億元。

2023年第四季度弘元綠能大虧近6億元,這也是公司自2018年上市以來的首次單季度虧損。
從營收結構上看,2023年公司硅片和光伏專用設備營收同比均腰斬。尤其是2023年硅片及硅棒達107.33億元,貢獻了當期90%的營收,但這一業務營收同比大降超50%,

弘元綠能表示,2023年,公司主營業務單晶硅片業務持續降本增效,但因產品價格下降明顯,毛利受到一定影響,使得公司盈利水平低于同期。同時,公司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新增的硅料、電池、組件業務產能于2023內陸續投產,新業務處于產能爬坡階段,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了一定影響。
這背后是硅片賽道內卷加劇。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23年全球硅片產能約為767GW,2024年硅片產能將增長至905GW。而光伏硅片的產能利用率,在2023年僅為65%。從去年12月起,硅片價格就開始持續走低,自2023年12月以來,硅片降幅約達20%。
4月8日,據TrendForce發布的消息,硅片價格再度走跌。其中,N型182單晶硅片成交均價降至 1.60 元 / 片,周環比跌幅為 8.57%。
祁海珅對界面新聞表示:“硅料價格下跌也帶動硅片價格下跌,不過當前硅料價格和硅片價格已跌至底部,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有限,弘元綠能去年持續虧損的局面或有所改善。當然,也不排除惡性競爭,一旦行業內發生惡性競爭,硅片價格或還將下探?!?/span>
55億加碼光伏電池
硅片僅是弘元綠能布局的一環。從硅片到硅料,從電池片到組件,弘元綠能一體化加身,卷入光伏產業鏈紅海。
2023年,弘元綠能推進各項項目的投資建設,進一步完善產業布局,通過“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的一體化戰略。同年6月,公司N型TOPCon高效電池片項目首片下線;同年8月,公司N型TOPCon光伏組件項目首片下線;同年8月,公司一期高純晶硅項目投產。
在業績下滑的同時,公司同時宣布了一項高達55億元的項目擴產。4月25日晚間弘元綠能公布了一則關于投資建設包頭年產 16GW 光伏電池項目的公告。擬在包頭市青山區投資建設 16GW 光伏電池項目。項目分為二期實施,一期建設 10GW 光伏電池項目,預計于 2025 年投產;二期建設 6GW 光伏電池項目,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推動項目進度。
項目總投資預計為人民幣5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含政府代建廠房及土地、公司自購生產設備等)約45億元,鋪底及營運流動資金約10億元。一期項目投資約36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30億元;二期項目投資約19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15億元。
一期項目預計于2025年投產,具體投產時間可能因為市場或政策變化、廠房代建進度、設備采購周期等因素存在不確定性。二期項目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推進,具體建設時間尚存在不確定性。
截至2024年3月末,弘元綠能非受限自有資金和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約76.43億元、資產負債率53.87%。
在光伏持續內卷的當下,弘元綠能55億元加碼光伏電池是否是明智之舉?祁海珅認為,從2023年該公司一體化的表現看,弘元綠能選擇的是N型TOPCon路線,此次擴產的大概率也是該技術路線。從當前看,N型TOPCo轉換效率提升得較快,相關設備處于低價狀態,如果成本控制得比較好,在未來3到5年還是有不錯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