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朱詠玲
界面新聞編輯 | 許悅
本土男裝企業九牧王營收再次邁過30億元大關。
據九牧王4月25日發布的財報,2023年,九牧王營收同比增長16.60%至30.5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91億元,而2022年虧損9236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01.64%至2.41億元。
這是九牧王第二次實現30億元以上營收,也是其歷史最好水平,雖然較2021年最高點的30.50億元僅微增約500萬元。歸母凈利潤同比扭虧主要是因為投資業務的虧損縮窄,但與2021年的1.95億元仍稍有差距。
九牧王業績轉好,一定程度上是受益于男裝市場的整體復蘇。本土男裝上市公司中,報喜鳥、七匹狼、中國利郎、喬治白的2023年營收增幅分別為21.82%、6.70%、14.84%和16.63%;海瀾之家和雅戈爾服裝業務2023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增幅分別為13.85%和12.83%。
與女裝相比,中國男裝的行業格局相對穩定,洗牌速度更慢。前瞻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男裝行業前五大企業的集中度(CR5)為15.8%,而女裝行業的這一數字長期在5%左右。另一個直觀的例子是,太平鳥男裝在近兩年集團業績整體滑坡中表現得比女裝更抗跌,其營收在2023年超越了太平鳥女裝。
這一方面是因為男性的服裝需求不如女性豐富,男裝的剛需屬性更強,因此消費端的需求波動不如女裝大。另一方面,頭部男裝企業們也在為守住市場份額紛紛推進轉型舉措。
它們的打法也頗為相似,突出強項品類,吸引年輕客群和渠道調整,都是常見策略。

九牧王也是這樣做的。
與七匹狼定位“夾克專家”、雅戈爾強調“中國襯衫”類似,九牧王從2020年開始啟動“男褲專家”戰略變革,借主打品類來強化品牌形象和價值。2023年,九牧王的營收增長主要也是由這一品類帶動,男褲產品貢獻了總營收的48%,同比增速達21.51%,僅次于茄克21.70%的增幅。而在2019年,九牧王男褲對營收的貢獻為39%。
如何吸引新一代年輕消費者也是老牌男裝們的共同課題。在財報中,九牧王還特意將“顧客更年輕”作為其2023年的發展亮點之一。
九牧王的年輕化策略包括社交媒體營銷,通過社交話題和穿搭種草內容來吸引年輕用戶;以及請來年輕明星代言,這也是其他同行的常用策略,雅戈爾、GXG、利郎等品牌的現任代言人均為30歲上下的男明星。
2024年4月,九牧王同時官宣了朱亞文、張云龍、魏大勛、李昀銳、范丞丞五位品牌代言人,這五人的年齡在24歲到40歲間,基本覆蓋了九牧王目標客群的年齡范圍(25歲至50歲)。這也是九牧王時隔近五年再次啟用品牌代言人,在2019年前,其代言人一直為70后男明星陸毅。
渠道方面,九牧王也與雅戈爾一樣采取“開大店”策略,目的在于提升店效。2023年,九牧王旗下門店數量凈減少58家至2386家(其中約三分之二為加盟店),但總面積增長了3%。2024年,九牧王在新門店拓展上也將側重購物中心和奧萊渠道,以及加盟的地級和縣級大店;預計門店數量將凈增加50家至100家。
從九牧王的業績來看,前述舉措的確起了效果,至少它有了穩定突破30億元大關的跡象。2024年第一季度,九牧王營收繼續增長,增幅達21.70%。2024年,九牧王計劃實現營收34億元。

但風險點和長期發展的局限性也同樣存在。
首先是年輕化轉型舉措帶來營銷開支增加,影響最終的盈利水平。2023年,九牧王的銷售費用率為36.6%,其中廣告及業務宣傳費為1.86億元,占總營收的6.1%,凈利潤率為6.2%。而在2019年以前,九牧王的銷售費用率多保持在30%以下,其中廣告及業務宣傳費多在4%以下,凈利潤率在15%以上。
其次是對單一品類的強化,也可能使九牧王難以擺脫對男褲的依賴,局限了企業的長期增長。尤其是九牧王也還尚未擺脫對主品牌的依賴——2023年九牧王品牌貢獻了超九成營收。
這也是不少尚未培育起新增長點的男裝企業面臨的問題。同行中可以參看的正面案例是報喜鳥,憑借哈吉斯和寶鳥等第二、第三增長曲線,它自2020年來實現高速增長,營收從30多億元跨越至50多億元。
九牧王也在財報中表示,將持續關注服裝品牌及服裝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并購機會,以豐富品牌矩陣。但與找到優質標的同樣重要的是對品牌的培育,而九牧王現階段似乎仍將主要精力放在主品牌上。
截至2023年底,九牧王分別于2011年和2018年收購的子品牌FUN和ZIOZIA,各自擁有95家和94家門店,營收規模均在1億至1.5億元間。而在2019年底,FUN和ZIOZIA分別擁有246家和139家門店,營收分別為2.66億元和1.05億元。
九牧王計劃在2024年繼續優化ZIOZIA的渠道結構;而FUN目前的品牌定位和營銷策略是與街舞文化捆綁,九牧王計劃對其開啟“時尚褲裝”戰略轉型,提供覆蓋年輕人運動、戶外、休閑和牛仔四大場景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