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財道 秦楠
蔚來、小鵬、理想、哪吒,在這些新勢力車企的背后是眾多的產業鏈配套企業。
下面這家企業的IPO過程,使我們得以窺見這些配套企業的真容。
納百川近日更新招股說明書,計劃申請創業板上市,預計融資金額為8.29億元,保薦機構為浙商證券。

納百川首次遞交上市申請還是在去年9月。從財報數據上看,作為一家新能源產業鏈企業,納百川顯然已經錯過最佳的上市時機。
除了財報數據,這家企業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呢?
成長瓶頸顯現
2020年之后,搭上國產新能源浪潮的中小廠商大多獲得爆發式增長。
成立于2007年10月的納百川就是其中的一員,公司全稱為納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熱管理、燃油汽車動力系統熱管理以及儲能電池熱管理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20年至2022年,納百川的營收從不到2億元增長至10億多元,凈利潤也從不到1000萬增至一個“小目標”。
但是,伴隨著新能源產業競爭加劇,納百川近年營收增長明顯放緩,凈利潤甚至開始出現回落。
2022年至2023年,納百川營收從10.3億元增長至11.3億元,凈利潤卻從1.1億元下降至0.98億元,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由于營業收入增速放緩、凈利潤下滑,納百川的成長性引起監管層的關注。
在首輪問詢中,深交所要求納百川說明其業績增長是否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變化、終端銷量相匹配;成長性的具體體現、驅動因素,以及其是否具備開拓新客戶或進一步獲取現有客戶份額的能力。

雖然納百川表示公司有足夠能力開拓新客戶,但是招股書反映的情況卻并非如此。
2020年-2023年,公司新增客戶數量分別為 16 家、17 家、 13 家,呈現出逐年下降趨勢。
此外,納百川的主營業務毛利率不僅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也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2020年-2023年納百川毛利率分別為 24.86%、23.47%、22.36%和 17.9%。

納百川逐年下滑的毛利率是其上市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毛利率下滑可能導致盈利能力下降,進而影響經營業績。
納百川的主要產品是電池液冷板,2023年占公司營業收入的80%以上,是公司的支柱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電池液冷板收入占比從2021年的69.36%提升至2023年的85.34%,但其毛利率卻分別為22.8%、20.14%、19.29%,已連續兩年下滑。

“電池液冷板產銷量持續增長而未呈現顯著規模效應的原因及合理性,毛利率是否存在持續下滑風險”,深交所對此發出疑問。
公司回應稱,主要是因為電池液冷板單位成本及單位制造費用未隨著銷量的持續增長而呈現遞減,且有增加趨勢。

針對2023年主營業務毛利率較低,納百川的解釋是:“除因公司定價策略影響、模具銷售占比下降外,電池箱體開始進入市場推廣,但因尚未實現規模效應而導致當年毛利率為負,從而拉低了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
嚴重依賴寧德
除了成長性存疑,納百川對寧德時代的嚴重依賴也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
據統計,2021年至2023年,納百川直接或間接向寧德時代供應產品帶來的營收占比分別為50.33%、53.73%、48.94%。

根據《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發行類第5號》的“5-17客戶集中”規定,若發行人來自單一客戶的主營業務收入或毛利貢獻占比超過50%,則認為其對該客戶存在重大依賴。據此,納百川無疑對寧德時代構成重大依賴。

納百川與寧德時代的淵源始于2021年。當年,寧德時代及指定配件商高達2.62億的采購規模助力納百川營收首次突破5億,同比增長162%。
2022年,寧德時代及指定配件商再次加大采購力度,使納百川營收首次突破10億,同比增長98.37%。
針對這一情況,深交所在首輪問詢中要求納百川說明對寧德時代收入占比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重大依賴及依賴是否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并結合對寧德時代供應份額、排名及報告期內變化情況,說明在寧德時代供應鏈的排名、層級,銷量變動與寧德時代產銷量和采購份額匹配性,與寧德時代合作穩定性。

納百川在回復函中表示,這種依賴大客戶的現狀是由寧德時代在下游鋰電池的行業地位造成的。電池液冷板作為關鍵零部件,定制化屬性較高,客戶一般不會輕易更換該類供應商,所以合作具有穩定性。
但是,由于目前公司產品的可替代性較強,電池研發迭代速度快,納百川這種說法是否符合實際還有待觀察。

納百川的經營業績高度依賴寧德時代,一旦合作不可持續,其成長性堪憂。
“大客戶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是監管層對擬IPO企業是否符合上市要求的重要評判標準。納百川與寧德時代之間的深度依賴關系,其業績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值得關注?!币晃毁Y深保薦代表人向《天下財道》表示。
家族特征濃重
從股權結構和高管職位看,納百川還擁有較明顯的家族企業特征。
招股書顯示,陳榮賢、張麗琴、陳超鵬余是納百川的實際控制人。
陳榮賢和張麗琴是夫妻關系,陳超鵬余則是二人之子,陳榮賢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超鵬余擔任董事、董事會秘書,張麗琴擔任總經理助理。
三人直接持有和間接控制公司合計近56%股份。

除陳榮賢一家三口之外,陳榮波是陳榮賢兄弟,張傳建是陳榮賢配偶兄弟。
納百川商業管理、納百川科技、鑫澳科技均為陳榮賢、張麗琴控制的企業,而鵬睿資本則為陳超鵬余配偶的父親鄒朋飛控制的企業。

有業內人士向《天下財道》表示,對上市公司來說,家族企業模式可能帶來“一股獨大”、缺乏透明和規范治理、因人設崗、任人唯親等問題。
此外,招股書還顯示,納百川還和前股東張勇之前存在勞動仲裁和訴訟事項,因工作安排及崗位調整分歧,張勇自2023年2月7日后未再提供勞動。
馬鞍山市雨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曾受理張勇與納百川的勞動爭議案,張勇請求支付賠償金、工資合計近50萬元。
2023年10月,仲裁委員會駁回張勇請求。張勇不服裁決,提起上訴。就在納百川首次申請上市前后,雙方達成和解,張勇撤訴。

納百川取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寓意很好,但愿它真的能夠以寬廣胸懷招攬人才,不斷進取。
納百川最終能如愿上市嗎?《天下財道》還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