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硅片龍頭TCL中環(002129.SZ)凌晨發公告,面對的是兩個季度持續虧損。
4月26日凌晨,TCL中環披露年報,其去年實現營收591.46億元,同比下降11.74%;凈利潤34.16億元,同比下降49.9%。
值得注意的是,在兩個月前的業績預告中,TCL中環給出的數據是,預計去年凈利潤為42億-48億元,同比下降29.6%-38.4%。如此計算,該公司實際披露凈利潤比預告下限還低了近10個億。
以目前年報數據算,其去年四季度虧損高達27.72億元。同時,該公司披露的最新季報顯示,一季度凈虧損8.8億元。
兩個季度合計,TCL中環近半年虧損了36.52億元。
去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2.53億元、22.83億元、16.52億元。之后,隨著光伏硅片產品價格不斷下跌,TCL中環的盈利能力大幅受挫。

去年初,硅片價格還在4-5元/片,到今年初已降至2-3元/片,價格腰斬。截至目前,130μm厚度的N型硅片均價1.5-2.3元/片,企業利潤持續被壓縮,部分廠商已陷入虧損。
TCL中環在年報中還強調了參股公司Maxeon對其業績的負面影響。
該公司指出,2023年,其海外光伏裝機繼續大幅增長,但全球主要市場光伏產品價格劇烈波動,歐洲及北美地區光伏組件終端價格也快速下行。此外,美國加州分布式光伏新規出臺,且去年美國持續保持高利率環境,對Maxeon形成了較大的經營壓力。
2023年二季度開始,Maxeon季度虧損環比擴大。今年4月9日,Maxeon披露其2023年度業績及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不及預期,加之北美3 GW電池組件擴產項目進度遲于預期,在光伏行業資本市場表現總體下行的背景下,股票價格出現大幅下降。
考慮到Maxeon在全球化布局的戰略意義,及其現階段經營狀況,TCL中環對與其相關的長期股權投資和金融資產分別確認了資產減值損失10.1億元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4.4億元。
同時,去年TCL中環按權益法合并確認Maxeon投資虧損3.4億元,并收到可轉債利息收入1.08億元。以上合計對TCL中環業績帶來了16.9億元的負向影響。
2023年,TCL中環光伏材料產品出貨約114 GW,同比增長68%,硅片整體市占率23.4%。其中,大尺寸(210系列)外銷市場占比60%,海外硅片外銷市場占比65%;N型市占率36.4%,保持外銷市占第一。
至2023年末,TCL中環晶體產能達183 GW。
在組件環節,TCL中環去年出貨8.6 GW,同比增長29.8%,其光伏電池及組件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93.09億元。至2023年末,其高效疊瓦組件產能達到18 GW。
TCL中環董事長李東生在年報致辭中指出,受產業市場劇烈波動影響,組件業務經營業績未達預期。
此外,隨著光伏等行業下行周期的到來,存貨周轉減緩,TCL中環產品庫存量明顯增加,其硅片庫存量同比增長127.13%;其他硅材料庫存量同比增長117.48%;組件庫存量同比增長119.95%。
今年一季度,TCL中環因計提存貨跌價增加,資產減值損失發生額-5.02億元,同比大幅上漲472.41%。
無論是年報還是一季報,TCL中環都降低了研發投入資金。去年,該公司研發投入28.48億元,同比減少24.41%;今年一季度,TCL中環研發費用2.47億元,同比減少75.74%。
李東生在年報中稱,去年光伏制造各產業環節產能加速釋放,產業供需比由2023年6月1.02:1至年末達2:1,且主要集中在中國,引發主環節產品價格大幅波動下行,產業發展環境發生根本性改變。
同時,出于能源自主可控訴求,海外重點國家市場出臺政策扶持本土制造業,加劇光伏制造本土化與貿易逆全球化矛盾。
展望2024年,李東生表示,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地緣政治形勢復雜,光伏行業中短期仍將處于市場周期底部,供需關系嚴重失衡,產品技術轉型加速,產能優勝劣汰推動落后產能出清。
今年以來,TCL中環股價表現也不佳,年初至今跌幅36.32%。截至4月25日收盤,TCL中環報收9.96元/股,總市值約403億元。
近期,光伏產業鏈價格仍在持續走低。除了TCL中環,其他光伏企業一季度業績也不好看。
一季度,硅片企業雙良節能(600481.SH)凈虧損約2.95億元;組件龍頭天合光能(688599.SH)實現凈利潤5.16億元,同比下降7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