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空間秘探 王羽佳
北京郊區的民宿五一期間999元能夠訂到,莫干山的民宿幾百元就可住,大理的民宿3天兩晚只需要999元……五一小長假即將到來,不少游客在規劃行程時發現,民宿價格并沒有像去年一樣出現暴增現象,有些民宿甚至于打起來促銷戰,價格要低于平時。
根據相關統計,進入4月5月,多地民宿入住率普遍低于去年,旅游旺季到來,民宿為何沒以前火了,價格似乎也漲不動了?
出游漸升溫,民宿價格很“平靜”
今年,五一出游熱度再升溫,境內酒店、機票搜索熱度同比去年略有增長。但反觀民宿預訂量,五一期間,攜程、途家上僅有排名靠前的幾家民宿處于滿房,其余的均在可預訂的狀態。大理的民宿生意,在去年上半年迎來爆發,幾乎所有帶“海景”二字的民宿均價都在2000元/晚,而在今年,一些民宿主不僅大幅度降價,甚至通過許多KOL、小紅書博主的推廣影響力,來宣傳自己民宿促銷活動。
一家名為“大理時光漫步海景客棧”的民宿,在進入四月份以來,推出了眾多套餐,酒店本身就在洱海旁。去年,這家民宿旺季均價2200元/晚,甚至有錢難求一間房;而今年推出的陽臺花園景觀雙床房3天2晚僅需999元。
同樣,在疫情全面放開的2023年,莫干山一間房一晚最高可達五六千元左右。然而,今年4月以來,莫干山、松陽等民宿競爭激烈的聚集地,即使在春光明媚的季節,也難以達到滿房的狀態。曾經千元一間房難求的莫干山,如今只需幾百元就可以入住。
不僅如此,去年,福建平潭的旅游旺季從“五一”延續到了“十一”,平潭住宿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場面。“五一”期間,景區周邊的“網紅”精品民宿“一房難求”,城區內由民房、公寓改造而成的客棧也售出高價,平潭的住宿市場瞬間成了香餑餑,引來眾多投資者和本地居民投身其中。一時間,平潭民宿數量暴增。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12月,平潭島已新增備案民宿218棟,新增客棧近萬家,目前島上共有民宿606棟、客棧11384家,總量達到酒店的44倍。
一般來說,靠海地區夏季客流量大于冬季。去年五一至十一期間,平潭民宿均價一晚高達2000元左右,就算在冬季,均價也維持在1000元左右。而在今年,攜程上排名靠前的幾家人氣民宿價格甚至一晚只要300元左右。除了降價,平潭許多家民宿選擇重修甚至轉讓,去年12月至今,58同城等APP上,平潭民宿發布轉讓、出租的信息數不勝數。
在旅游旺季的背景下,民宿主卻不敢輕易漲價,同去年相比,民宿價格有所回落,有的推出促銷,有的直接價格砍半,盡管如此,許多民宿的入住率依然沒有達到預期。
網紅民宿,不再具有“網紅效應”
節假日,出游人數一直爆滿。攜程發布《2024“五一”旅游趨勢洞察報告》顯示,以大學生為代表的00后年輕游客成為旅游市場主力軍,從淄博到哈爾濱,從天水到開封,去大連港東五街看輪船、到成都打卡“迪士尼”,網紅旅游城市都少不了大學生群體的身影。
今年五一假期,00后大學生群體依然活躍,攜程數據顯示,00后出游訂單占比達到31%,同比增長20%。民宿之所以網紅化,一部分原因是年輕人在社交平臺上的宣傳推廣。不過,臨近五一,民宿價格卻一直“平靜”,網紅民宿為何不再具有“網紅效應”了?
/ 消費理性民宿“克制”
2023年疫情放開,市場消費需求擴大,人們旅游消費的心理日益劇增,沉寂了3年的部分民宿主們開始瘋狂回血,無底線撈錢,引發多場市場矛盾和糾紛。例如,去年冬季東北雪鄉爆火,一位海南IP的網友發言表示:忍痛放棄雪鄉了,從來沒見過雪的南方孩子,落地哈爾濱之后,民宿上漲到兩三千一晚,加上包車和門票,去雪鄉一趟就要大幾千。她當時曬出的截圖顯示,以12月23日為例,“暖X民宿”“醉雪X度假酒店”“逅X多時度假酒店”的價格分別為2594元、2789元、2789元一晚。這個帖子的評論區,不少網友也表示價格有些貴了,“這價格太離譜了”“還是住景區外面吧”……
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小紅書上的一位民宿主表示“寧愿受到罰款,也要退訂漲價”。不少網友紛紛吐槽自己住民宿“悲慘經歷”,為了臨時漲價,取消預訂客單,民宿主們以各種奇葩理由搪塞客人,“房子到期了”“房子準備長租”“房子起火”“房子發生過嫖娼”等等話術來欺騙消費者。
這些民宿主們急功近利的奪回血條的行為,讓不少住客“望而生畏”。盡管這兩年相關職能部門加大了處罰,但是在經歷過民宿“背刺”后,消費者的觀念也愈加趨于理性,市場也淘汰了一些無良民宿,合法經營的民宿在旺季也尊重市場規律,即使一房難求,也“克制”地讓民宿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
/ 住宿市場僧多粥少
經過去年經濟市場的全面復蘇,無論是酒店還是民宿,都開始野蠻生長。從經濟型到中高端,從個體商到連鎖,市場上可供人們選擇的住宿盈千累萬,供給大幅度增加。截止到2023年11月19日,中國酒店(15 間房以上)數量為34.4萬家,已超過2019年水平兩個百分點;從房間數看,中國酒店(15 間房以上)客房數為1731萬間,恢復至疫情前98%。2023年全年,中國大陸地區中檔及以上品牌酒店,簽約量顯著回升,總簽約量達972家,同比增長66%,創下近五年來的歷史新高紀錄,
各大酒店集團跑馬圈地,民宿市場也欣欣向榮。數據顯示,2023年,途家民宿平臺新房東數量相比于2019增長了77%。住宿市場競爭激烈,多元化的住宿業態也越來越為廣大消費者接受,一些自然山水旅游目的地,在10年前更多的消費者選擇民宿,而現在國內外很多酒店集團也開設了不少度假酒店,民宿再也不是“必選”,民宿的“網紅人氣”也漸漸趨于平靜。
/ 民宿提供的情緒價值日漸淡薄
民宿與酒店不同的是,它在給人們提供住宿的同時,還提供了情緒價值,比如“詩和遠方”、“老板娘風情”、“家的溫暖”等等。不過,近年來,民宿也有連鎖化、同質化發展的態勢。一位房東名下可能手握好幾套房源,且裝修風格同質化。流水化作業,前臺check in,標準化打掃、裝潢如出一轍,游客追求民宿的體驗感大大折扣。在發展更成熟的歐美民宿市場,民宿客人對民宿滿足情緒價值的“獨特性需求”遠超用民宿替代酒店的“替代性”需求。
所謂情緒價值,就是與住客產生共鳴。Airbnb嘗試過上線一些房源之外的個性化在地旅游體驗,但放大的只是體驗產品本身,房東的寥寥數語介紹無法讓用戶對其產生“共鳴”,對房東設計的行程自然也談不上什么信任。承載民宿獨特情懷的是一個個鮮活的房東,民宿的受眾群體多為95后、00后,極具個性,如果不能滿足他們的情緒價值,為何不選擇更為標準化、便捷化的酒店?
并不是都漲不動,也有高價民宿
當然,空間秘探觀察發現,也并不是所有的民宿都漲不動價格。在今年五一民宿價格下降的大趨勢下,依然有些許民宿價格升高,入住率達到100%,甚至在三月份預訂就處于滿房狀態。
一家位于重慶巫山的民宿:目涯,在五一預定期間,均價保持在2300元左右一晚,目前入住率100%;北京作為五一期間的熱門旅游城市,其民宿價格依舊高漲。一家名為將進酒的客棧,距離五一還剩一個月的時間,房間就已經全部被預訂出去,OTA實時預訂顯示,五一期間,這家民宿均價4000左右一晚。不僅如此,空間秘探發現,今年六月份至八月份,將進酒民宿均已被預訂。
威海作為五一出游的熱門景點之一,其民宿價格也處于”分裂”狀態。位于威海的花筑品牌民宿,OTA實時預訂價格為1000元左右一晚;一家名為One/一間的民宿也達到了每晚1000元左右,原本100出頭就可以住一晚上的海景房,在五一期間漲價10倍不止。反觀,一些家庭類的民宿,在五一期間價格幾乎沒有漲幅,甚至較低,均價為200-300元一晚。
民宿價格兩極分化,市場供需不平,為何有些民宿依舊能屹立不倒,這些民宿“勝”在哪里?
/ 個性化、標準化齊驅
民宿與酒店不同,與酒店相比,民宿的功能性較弱,更加著重于體驗。行業發展迅速,競爭加劇,這也意味著單單注重體驗已經不足為奇。民宿行業也要更加著重于民宿“標準化”,二者并駕齊驅,尋求平衡。
拿目涯巫山民宿舉例,這家民宿被稱為“生長在懸崖上的民宿”,坐落于半山腰一處的懸崖平臺上,地理位置極好。目涯巫山共有十八間房,每幢客房都以樹木命名。不僅如此,目涯還有很多“無用”的設定,無涯美術館、云海咖啡館、觀云臺、荒原劇場……
除此之外,目涯也不斷地深入市場,定期培訓。在實踐中目涯提出了“正規不正式”的服務理念,既要有標準化的服務流程,也要有定制化的服務產品。是符合民宿定位的。民宿的非標,應該是超越標準化,而不是用來搪塞服務的缺失,不管是客房、餐飲、酒水、花藝還是咖啡,民宿管家都需要具備標準化服務的能力。
總之,民宿想要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需要在維持本身業態的同時,將當地文化特色與住宿管理標準化結合,為文旅經濟注入活力。
/ TO C 定位準確,抓住小眾潮流
從城市到鄉村,多元化的目的地讓游客們有了更多的選擇。相對于千篇一律的“ins風”、“隱世風”,追尋“小眾化”成為人們出行的優先選擇。
Z世代正在成為民宿的主力消費人群,用戶群對社交平臺的依賴,對視覺效果的偏愛,讓“出片”成為引導消費的重要因素。肉眼可見,專攻藝術空間和絕美視野的民宿已經在國內瘋狂迭代、增量、內卷。因此,只憑空間外觀很難再吸引大量游客,找準賽道才能奪得青睞。如喜歡二次元的年輕人在玩一種很新的約會:cos委托,小紅書上顯示,他們約會的場所大部分會選擇在民宿。一些民宿也抓住了機遇,主打生活化模式,并且在房間布置時放入cos委托的相關用品,給許多年輕人沉浸式的體驗。
不僅如此,人們對民宿的期待越來越高,單純的住宿已經不能滿足他們,附加的游樂項目也是關鍵加分項。例如一些音樂live演出、露營以及徒步等項目,高頻率的出現在民宿服務中。例如2022年中秋之夜,張楚、杭蓋、張佺、張尕慫、莫西子詩……14支樂隊&音樂人在黃河宿集聯手演出,一場頂配級別的公益音樂會在月夜中余音徐歇。民宿更新迭代,小眾潮流的出現也催生出民宿新業態,倒逼民宿朝著多元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民宿未來,風朝哪個方向吹
中國民宿的發源最早是在臺灣地區,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出現大規模的發展,因政府的“觀光農業”刺激,成為了當時臺灣地區一個新興的鄉村旅游經濟產業。大陸的民宿發展基本是在1998年間以農家樂、漁家樂形式出現。上個世紀,盡管有幾個區域都有民宿存在,但總體來說還是零星散布。
新世紀到來,因為網絡預訂平臺的興起,新興民宿產業才迎來蓬勃發展,并逐步形成了幾大民宿產業集中區;莫干山的旅游民宿集中地成為中國民宿產業集中的標桿;麗江、大理為代表的云貴川藏區民宿更是成為眾多旅游愛好者的首選旅游目的地;嶺南山海民宿集中區成就了別具特點的民宿集群;至此,民宿的發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成為了帶動各地旅游經濟增長的向標。
短短20幾年,民宿在中國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從最開始的農家樂到2000年后的獨特化,逐漸衍生至民宿的“酒店化”。莫干山裸心谷、半山民宿、大理雙廊民宿等民宿就是品牌的代名詞。所以民宿產業發展至今,時代更迭與產品淘汰持續加快,而升級后的民宿實際成為度假酒店的雛形,甚至可以理解為中小型度假酒店產業集群。例如莫干山的郡安里度假酒店、開元森泊度假樂園、陽朔在水一方酒店、悅榕莊等等,民宿和酒店的軟性邊界正在越來越模糊,這樣的變化也給住宿大市場帶來新舊變革,低端民宿在變革中自然會逐步被淘汰。
民宿發展的轉折點是在2015年左右。市場發展的規律是對供需關系的不斷挑戰,民宿從黃金期逐漸落寞,據相關數據統計,近兩年,整個民宿市場的平均入住率下降到30%以內,盈利成為民宿行業的難題。隨著消費群體年輕化,消費主力軍開始不再執著于所謂的情懷,而是追求更為舒適高性價比的住宿體驗。民宿產品如果不跟進新興消費群體而改變,靠單純販賣所謂的情懷,已經很難在市場上再分到一杯羹。
一方面,民宿賽道新玩家的出現無疑增加了民宿的供給存量,國內酒店市場百花齊放,形態各異的住宿產品的出現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住宿選擇,民宿供給端得到滿足。另一方面,民宿市場已經告別野蠻增長階段,行業早已開啟洗牌模式。許多單個民宿主開始退出民宿行業,在一些地區逐步出現了體量更大、形態更豐富、內容多元化、主題更鮮明的住宿度假體。
相關數據顯示,疫情前后五年,有10萬家民宿倒閉或者關門。這里面有個最顯著的特點是度假酒店正在搶食民宿蛋糕。業內甚至有一種聲音,酒店未來或許取代民宿,即使民宿依然是住宿市場一個重要的補充,它也會最終淪為“配角”。空間秘探認為,二者既對立又統一,民宿向酒店學標準、學配套、學服務,酒店向民宿學情懷、學溫度,二者互相結合,才能使能個度假住宿體系更加完善。
產業的變更需要從業者深度的思考,前途依然是未知的,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今,依然有許多民宿品牌處于領先地位,讓自己的產品跟上時代的步伐。度假酒店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綜上,節假日民宿價格的“躁動”不僅僅是一個民生問題,背后更多折現了中國住宿業態發展變遷史,這可能是每一個民宿人,每一個酒店人,每一個文旅大住宿從業者、觀察者都需要密切關注的經濟問題。羅素說,須知參差多元才是幸福本源,期待民宿和酒店發展的更健康更合理,讓每一個消費者在更美好的住宿空間找到幸福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