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 發布了最新電力供需報告。
4月24日,中電聯發布《2024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下稱《報告》),在總結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情況的基礎上,更新了對2024全年的電力供需預測。
中電聯表示,在太陽能發電、風電等非化石能源快速發展帶動下,預計2024年全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將再次突破3億千瓦,新增規模與2023年基本相當。2024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預計達到32.5億千瓦,同比增長12%左右。
該裝機數據與中電聯在今年年初的預測一致。其中,火電裝機容量達到14.6億千瓦、并網風電5.3億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7.8億千瓦。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累計并網風電裝機4.41億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6.09億千瓦。以此計算,中電聯預測今年風電新增裝機預計約8900萬千瓦,光伏新增裝機預計約1.71億千瓦。
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已達到約6.6億千瓦,同比增長55%;風電裝機容量約4.6億千瓦,同比增長21.5%。
中電聯在《報告》中表示,并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計裝機容量預計將在今年二季度至三季度首次超過煤電裝機,2024年底達到13億千瓦左右,占總裝機比重上升至40%左右,部分地區新能源消納壓力凸顯、利用率將下降。
這是中電聯首次在電力供需形勢報告中提及部分地區新能源利用率將下降。
4月2日,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公布2月全國新能源并網消納情況。其中,光伏發電利用率為93.4%,環比下降4.7個百分點,是該中心自2021年3月公布此數據以來首次跌破95%。
分地域看,吉林2月風電利用率降至82.9%,蒙東降至87.8%,河南為89.1%;陜西、青海2月光伏利用率均降至89.7%,江西降至87.5%。
最新的《報告》預計,2024年迎峰度夏期間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緊平衡。
中電聯指出,從供應方面,新增發電裝機保持快速增長,電力供應能力繼續提升,為保障電力穩定供應提供了基本支撐。但風、光資源以及來水存在不確定性,常規電源增加規模小于用電負荷增加規模,均增加了電力生產供應的潛在風險。
在需求方面,《報告》認為,夏季中國降溫用電負荷占比在三成左右,部分地區超過四成,夏季氣溫已成為影響用電增長的主要因素;同時,宏觀經濟增長、外貿出口形勢等方面也給電力消費增長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
“迎峰度夏期間,在充分考慮跨省跨區電力互濟的前提下,預計華東、華中、西南、南方等區域中有部分省級電網電力供應偏緊,部分時段可能需要實施需求側響應等措施。”《報告》稱。
在今年一季度電力生產供應情況方面,中電聯提及, 一季度電力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其中,全國重點調查企業電力完成投資合計2131億元,同比增長10.1%。
分類型看,電源完成投資1365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投資占電源投資的比重為86.1%。電網完成投資766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直流工程投資同比增長30.4%;交流工程投資同比增長9.7%。
此外,火電、水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也同比提高。一季度,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利用小時844小時,同比降低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