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珍
一季度財政收支整體表現良好,反映了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不過,財政一季報暗示著中國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尚待解決,比如居民消費意愿不高、房地產市場仍在筑底等。
一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2.3%,完成預算的27.2%,略低于過去五年同期平均收入進度。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2.9%,完成預算的24.5%,高于過去五年同期平均水平。
分析師表示,一季度公共財政收入增勢低迷,主要是基于去年同期中小微企業緩稅入庫抬高基數、以及去年年中出臺的部分減稅政策存在翹尾減收效應,扣除這兩項特殊因素后,一季度公共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2%左右,仍保持了恢復性增長的勢頭。
“一季度財政政策延續前置發力,支持基建投資維持較快增長水平,有效對沖了房地產投資持續下滑的影響,推動經濟運行開局良好?!睎|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總監馮琳對界面新聞說。
財政部數據顯示,一季度,財政資金對基建領域支持明顯增強,城鄉社區支出和農林水支出同比分別增長12.1%、13.1%。
個人所得稅收入小幅下降
1-3月,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4.5%,其中,1-2月下降15.9%,3月大幅增長75.0%。
分析師指出,個人所得稅的“大起大落”主要是因為春節錯月導致今年年終獎延后發放,個稅入庫時間較上年延后所致。但是一季度個稅錄得負增長,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當前居民收入增長較慢。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此前在研報中表示,年初個人所得稅收入的降低存在去年年中出臺的部分減稅政策因素的影響。2023年8月,財政部出臺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三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但是,專項扣除新政并不能完全反映個稅的下降。
他指出,我國個人所得稅收入中,60%以上由“北上廣深”、浙江、江蘇六地貢獻。結合收入統計數據來看,過去幾年我國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速下滑較多。根據相關市場調研,一、二線城市中產階級對于未來消費減低的預期占比均顯著高于三、四線城市。綜合以上因素來看,個稅收入的降低或許還反映了一、二線城市中產收入有所降低。
“一季度個稅同比下降4.5%,比去年同期4440億元少了200億。這跟我們上個月測算的扣除春節效應和政策因素后的下降幅度是高度一致的,所以我們認為目前來看還是反映了居民收入的降低。”章俊對界面新聞說。
東吳證券分析師陶川也在研報中指出,從整個一季度來看,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速為-4.5%,說明工資薪金或有所下降,也為居民的消費與投資意愿略有下降作鋪墊。
春節過后,消費意愿有所降溫。3月,消費稅同比下降3.2%,增速比1-2月放緩17.2個百分點,車輛購置稅同比下降22.0%,1-2月為增長29.8%。
土地出讓收入再度轉弱
3月,政府性基金收入3245億元,同比下降15.9%。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522億元,同比下降18.7%,1-2月為0增長。
章俊認為,土拍收入降低在預期之內,且根據土地成交總價的高頻數據來看,4月份土地出讓收入仍存在下探可能。
國金證券分析師趙偉在研報中指出,年初新房成交延續低迷態勢,土地成交溢價率、成交面積仍處過往較低水平,土地出讓收入能否企穩仍待觀察。根據2023年土地出讓收入占比測算,若國有土地財政收入下降10%,對應廣義財政支出增速下降近2%。
去年以來,雖然不少地方政府出臺了下調首付、降低房貸利率、放松限購等一系列政策,但居民購房意愿依然不高,新房銷售持續低迷,房地產企業融資、回款未有明顯改觀。
從銷售端來看,1-3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9.4,銷售額下降27.6%。3月,全國70大中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跌0.3%,連續10個月下跌。投資端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同比下降9.5%,降幅比1-2月擴大0.5個百分點。
華金證券認為,一季度房地產市場在購房需求和開發投資兩端都延續了去年二季度以來的頹勢,預計全年土地出讓金收入同比仍將負增長,或拖累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低于年度預算案的小幅正增長預期。
廣義財政支出偏弱
一季度,包括政府性基金預算在內的廣義財政支出同比下降7.8%。分析師認為,賣地收入下降以及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發行進度偏慢是一季度廣義財政支出偏弱的主要原因。
今年1-3月,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為5773.6億元,僅完成全年進度的14.8%。低于去年同期的34.3%。
財政部表示,一季度發行規模小于往年,一方面是以往年度為應對疫情沖擊等特殊因素影響,加大年初發行規模,另一方面也與地方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冬春季節施工條件、債券市場利率等因素相關。
“同時我們也在提高專項債項目質量、加強項目前期準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總體看全年發行規??傮w仍然是符合預期的?!鳖A算司司長王建凡周一在發布會上回答相關問題時說。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周二發布消息稱,已聯合財政部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的篩選工作,共篩選通過專項債券項目約3.8萬個、2024年專項債券需求5.9萬億元左右,為今年3.9萬億元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打下堅實項目基礎。
分析師預計,二季度起新增專項債發行節奏將加快,同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安排的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也可能在二季度開閘發行。
根據廣發證券的統計,二季度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發行環比一季度將增加5500億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將增加2500億元左右。
華泰證券分析師秦泰在研報中指出,一季度廣義財政收入因低通脹和房地產深度調整而呈現一定的歉收壓力跡象,同時專項債發行速度較為緩慢,對支出強度形成階段性的限制。預計二季度開始,新增專項債和超長期特別國債有望加速發行,下半年政府還可能考慮增發1萬億元左右國債以彌補潛在的廣義財政收支缺口,有力保障設備更新、消費品換新、基建投資等領域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