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熹瓏
2024年一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510.66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4月24日,廣東省統計局公布上述數據。
至此,國內主要經濟大省一季度成績單均已出爐。江蘇緊追廣東,GDP達31020.4億元,同比增長6.2%;山東以21652億元位居第三,增速達6%;浙江GDP達20137億元,排名第四,增速6.1%;第五名的河南GDP為14765.34億元,增長4.7%。
今年一季度,全國GDP總量達29.6萬億元,同比增長5.3%。廣東不僅GDP增速沒有跑贏全國,在TOP5經濟大省中亦處于墊底。
消費乏力拖了后腿。1-3月,廣東增長最快的是第二產業,增加值11735.52億元,增長6.1%;其次是第一產業,增加值1054.24億元,增長3.7%。增速最慢為第三產業,增加值18720.90億元,增長3.5%。
廣東省統計局方面表示,一季度,廣東經濟持續恢復、開局良好,積極因素不斷積累,但也要看到,外部形勢依然復雜嚴峻,有效需求不足制約猶存,經濟回升向好仍需蓄力。
2024年,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GDP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進出口總額增長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從一季度表現來看,GDP和消費與目標仍有明顯的差距。
工業生產是廣東一季度經濟增長的主要推手。一季度,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91萬億元,同比增長6.1%。分行業看,全省在產工業行業大類增長面66.7%。新領域投資增勢強勁,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2.4%、33.3%。
重點行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2%,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加值增長26.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4%。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集成電路產量有顯著增長,分別增長13.9%、32.6%、42.8%。
今年以來,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協鑫深汕項目、深圳平湖南綜合物流樞紐項目、豐樹廣州國際食品智能生產基地和華南供應鏈采購配送中心項目、廣東美達新材料公司高性能聚酰胺新材料智能化制造項目等75個項目開工建設。
根據計劃,2024年廣東安排省重點建設項目1508個,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其中一季度完成投資2454億元,比去年同期多15億元。期內,廣東工業投資增長23.5%,增長得比較快的包括計算機、通信和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30.2%,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投資增長28.4%,汽車制造業投資增長7.6%。
不過,由于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3.2%,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34.6%,一季度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0%,剛剛達到目標。
進入3月后,消費乏力進一步凸顯,影響了第三產業增長。 一季度,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2萬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商品零售增長3.6%、餐飲收入增長4.9%。對比之下,1-2月,全省社零增速達6.1%,商品零售額增長5.9%,餐飲收入增長8.3%。
疫情一度對消費帶來較大沖擊。2020年廣東省社零總額增速出現罕見負增長,同比下滑6.4%;2022年增速僅1.7%。
盡管社會經濟恢復正常化,但消費意愿仍未回到疫情前水平。另一組可供對比的數據是,一季度,廣東客運量增長23.9%、旅客周轉量增長37.5%,交通運輸增長12.7%。這意味著,“旺丁不旺財”的現象相對嚴重。
零售商業地產分析機構贏商Tech董事長吳傳鯤告訴界面新聞,疫情之后,從商業載體客流情況來看,已經恢復至2019年水平,有的甚至超過2019年水平,但是整體銷售額并不樂觀,全國平均來看,大約只恢復至疫情前70%左右。
“2023年以后,餐飲業率先有比較好的表現,但后面增幅也在往下走,今年這一趨勢更明顯了。零售端,例如服裝則有更嚴重的承壓,畢竟服裝屬于可選擇商品,不是剛需。反映在購物中心里,就是開店意愿減少,現在購物中心對零售和服裝的招商難度比較大。”吳傳鯤指出,整體還是反映消費者信心不足的問題,對收入預期下降,因此對非剛需商品的消費頻率也在下滑。
一季度,廣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1%。此外,廣東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下降1.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IPI)下降2.3%。
從投資、消費、進出口“三駕馬車”來看,目前超額完成任務的是進出口。前3月,廣東進出口2.04萬億元,同比增長12%,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其中,廣東電子元件、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家用電器和手機出口分別增長18.1%、10.2%、14.2%和12.3%;船舶、機床、航空器等高端設備出口分別增長55.1%、32%和78%。
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增長最為明顯,一季度出口“新三樣”產品同比增57.1%,其中,出口電動載人汽車24.5億元,同比增長了4.3倍。
日前,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2023年起,廣汽埃安從零散出口發展為大批量走出國門,今年國際化銷量有望突破3萬輛。
2023年,廣汽埃安在泰國成立了東南亞首個公司。古惠南透露道,泰國工廠有望在6月底投產,“另外我們今年底會在印尼投產新的工廠,也在思考準備在中亞、中東、歐洲、南美及非洲建立生產基地和銷售(團隊)。”
小鵬汽車也在4月宣布正式進軍港澳市場,授權森那美汽車集團為小鵬汽車香港市場官方代理商,預計今年第三季度開始交付;在澳門市場銷售G9、X9、G6及P7i等車型。左舵車款預計于今年5月啟動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