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高菁
“未來2-4年,恩捷股份力爭占據全球隔膜50%以上市場份額?!?月19日,恩捷股份(002812.SZ)總裁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陳開亞向界面新聞如此展望到。
據日本矢野研究、鑫欏資訊、真鋰研究等機構數據綜合測算,2022年恩捷股份在全球濕法及干法隔膜市場的占有率達37%,其中濕法隔膜市場占有率達46%,市場份額連續四年穩居全球第一。
雄心的背后,離不開一家上海企業的長達14年的努力。那就是恩捷股份旗下首個鋰電池隔膜工廠、新能源事業群總部——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恩捷)。
恩捷股份4月24日晚間披露年報顯示,2023年,上海恩捷實現了103.78億元的營收,占恩捷股份總營收的86.18%。
隔膜是鋰電池的四大主材之一,主要作用是將鋰電池的正、負極隔開,以防止兩極接觸而短路,并使鋰離子順利通過。按照工藝不同,隔膜分為干法和濕法兩種類型。
2018年,《科技日報》持續三個月報道了制約中國工業發展的35項“卡脖子”技術,鋰電池隔膜位列其中。
隔膜是鋰電池產業鏈中最具技術壁壘的關鍵內層組件,技術壁壘包括原材料配方設計、微孔制備工藝、配套設備、生產過程精密控制等。
“上海恩捷成立之初,濕法隔膜核心技術和市場是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的,隔膜價格不菲,成本占到鋰電池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标愰_亞表示。
當時,國內隔膜市場被日、韓等國家把控,國內企業占有率僅約10%,且大多集中于中低端隔膜市場。
2010年左右,一批中國本土濕法隔膜企業開始大量涌現。2010年4月,上海恩捷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成立。
陳開亞稱,在整個行業不被看好的當初,恩捷創始人拿出當時幾乎所有資金,啟動了濕法隔膜技術研發。
當時,雖然濕法隔膜的制備流程和基本工藝已為人所知,但如何具體操作,才能使性能指標符合客戶的需求,并且良率達標,實際上并不容易。
陳開亞稱,彼時在隔膜領域有經驗的工程師寥寥。在建立第一條產線時,上海恩捷的許多技術人員為節省時間直接睡在產線旁的地板上。
“大家根本不知道隔膜是怎么做出來的,憋了好長時間都沒有進展。只能從零開始,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取經求教、合作交流、積累經驗,一點點將技術提升。”陳開亞回憶到。
終于,在持續研發的第六年,上海恩捷逐個突破了鋰電池隔膜的性能指標,打破了被國外企業“卡脖子”了十數年的濕法鋰電池隔膜的技術封鎖。

此后,上海恩捷圍繞隔膜產品積極擴大規模和技術優勢。
2019年,恩捷股份在隔膜市場的市占率首次超越國外競爭對手,坐上了國內第一的寶座,打破了行業被國外企業壟斷的局面。
隨之而來的是,隔膜成本大幅降低,成功實現進口替代,并出口全球。據陳開亞介紹,如今,每平方米隔膜價格已從2010年前的2美元(約合14.49元人民幣)左右降至幾元人民幣,降幅約九成。隔膜占鋰電池成本的比例,也從當初的30%降至5%-7%。
陳開亞同時指出,國內需求的增長,對恩捷的成長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自2020年中國提出“雙碳”目標后,國內新能源汽車及儲能市場進入高速成長期。作為主要技術路線的鋰電池產業持續快速發展,隔膜行業也隨之進入高景氣周期。
鑫鑼鋰電曾發文稱,當前中國鋰離子電池隔膜市場規模呈高速增長態勢,預計2027年需求總量有望突破1100億平方米,2022-2027年需求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2.5%。
“市場規模每年倍數級增長,促進了企業規模效應和成本的降低。特別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全球領先,造就了中國鋰電產業的全球地位,也同時造就了包括隔膜在內的相關主材的領先?!标愰_亞稱。
目前,恩捷的客戶已幾乎覆蓋全球第一梯隊電池廠,主要客戶包括日本松下、韓國LGES、韓國三星以及寧德時代(300750.SZ)、中創新航(03931.HK)、國軒高科(002074.SZ)、億緯鋰能(300014.SZ)、比亞迪(002594.SZ)等國內外新能源鋰電池龍頭。
陳開亞告訴界面新聞,相比于行業內其他競爭對手,恩捷的優勢包括產品種類豐富、全球產能布局完善等。
恩捷目前已成為市場上供應鋰電池隔膜產品品類最為豐富的供應商。截至目前,其在全球布局了10余個生產基地,其中海外有2個,2022年隔膜年產能達70億平方米,位居全球首位。
2023年,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市場供需變化等因素影響,鋰電池核心主材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鋰電隔膜,特別是濕法隔膜價格經歷了較大程度的下滑。
陳開亞表示,原材料價格波動、市場供需變化等因素的確對公司帶來了一定影響,但長期看,恩捷依舊看好隔膜市場。
當前,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恩捷已成功研發出超薄高強度隔膜、超薄高耐熱隔膜、高強度快充隔膜等,并在半固態/固態隔膜等領域進行研發布局和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