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oNews 雁秋
編輯 | 李信馬
最近,本該深居簡出的企業大佬們,都愈發喜歡站在熒幕前。從劉強東到雷軍,從魏建軍到李彥宏,他們面向鏡頭,有的面帶微笑、侃侃而談,有的略顯拘謹、一臉謙遜。
企業家“叔圈”在直播間卷到不行,背后映射的卻是對流量的焦慮。只不過,老板親自下場,消費者真的吃這一套嗎?
4月18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在抖音進行了一場不帶貨、純聊天的直播,獨自撐起了兩個小時。
開場,他拿著熔巖橙色的小米14 ultra、開小米SU7,帶領大家參觀了小米汽車的交付中心并和三位提車車主互動,最后集中回復了直播間里網友的提問,算是對一些質疑做出的正式回應。
關于自己,他表示高考沒有考到700分,人生低谷時卡里也沒有冰冷的40億:
“我特別希望今天在線的朋友們幫我辟謠,第一個我不是高考狀元,我沒有考過700分,我在人生低谷里面卡里也沒有冰冷的40億。我也跟大家一樣,在農村出生,靠勤奮、靠努力,也靠這個時代的機會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被網友催促小米SU7趕快交付,甚至開玩笑讓他去工廠打螺絲,他回應道:
“很多人都催我們快一點交付,也說雷總你能不能去工廠打螺絲。在這里也借這個機會跟大家講一講,我們這個工廠是現代化工廠,主要的工藝都是全自動化生產的。其實我去打螺絲,還不如機器生產來得快,那純屬添亂。”
雷軍個人的社交平臺還成為不少網友的許愿池,但他是這么說的:
“有人希望我做相機,羽毛球什么的,但我說了,汽車是我最后一個創業項目。”
數據顯示,雷軍開播僅1分鐘,觀看人數超過10萬,直播20分鐘,點贊數4400萬。
下午18時,兩小時直播結束,相關話題沖上熱搜。雷軍的粉絲量從直播開始前的1737.6萬漲至結束時的1826.3萬,共計漲粉88.7萬。
劉強東的話再一次被驗證:不要和雷軍比營銷,營銷雷軍是頂流。
回頭再看,雷軍為什么要做這場直播?
小米SU7已經發布近一個月,熱度居高不下,就連雷軍本人都表示,對于小米SU7的成績是他預期的3-5倍。但潑天流量和質疑聲并存,小米是如何3年內造出新車的?定價依據是什么?小米會不會入局XX行業?
有網友甚至給雷軍立下了身高1米81爽文男主的人設,編造出“人生低谷期看著卡里冷冷的40億”的段子......(當然,1米81的身高是雷軍本人在發布會蓋戳認證的數據)
雷軍這場直播安排得非常及時,他“有求必應”也贏得了大部分網友的好評,“越看越有種家里人嘮嗑的感覺”。
像雷軍這樣的企業家直播并非新鮮事兒,但近期,越來越多的大佬密集地從幕后走向臺前,有些甚至是以往自家品牌公關都請不動的存在。比如奇瑞董事長尹同躍拉來羅振宇,極越CEO夏一平搬來李彥宏。
他們并沒有像雷軍那樣花大量時間回應網友對個人生活的好奇,而是更聚焦產品本身,嘮設計嘮技術,或是保持微笑、頻頻點頭,言多必失的模樣——也許有些大佬還未做好敞開自己的準備。
比起真人直播,京東方面請出了“劉強東數字人”。
4月16日,當京東采銷人員在直播間喊完“三二一,歡迎東哥數字人”的口號后,劉強東的AI數字人同時出現在京東家電家居、京東超市采銷兩個直播間,正式開啟了“直播首秀”。
四十多分鐘的直播,“采銷東哥”熟練地介紹各種食品,指揮貨品上架,甚至還不忘和觀眾互動,“兄弟們”“有人留言了”。
雖然并非真人,但這場直播依然吸引眾多網友的圍觀。
據京東官方公眾號“京東黑板報”,在京東超市采銷直播間,該直播間觀看量超2000萬,直播間整體訂單量破10萬,講解的13款商品訂單量環比上周日增長8倍,整場直播累計成交額超5000萬元。
對于企業大佬下場直播,各方看法不一。有人認為這是好事, 企業家放下身段走進直播間,不僅能跟消費者拉近距離,還可以及時了解用戶需求;但有人認為大老板的核心工作是研究企業戰略、掌握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如此玩營銷博流量是不務正業。
事實上,最近幾位企業家的傳播力和號召力確實產生了積極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為品牌樹立良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老板下場直播只是手段,本質仍是企業對市場的爭奪。
在車企領域,隨著汽車市場競爭的加劇,車企需要不斷創新營銷方式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直播營銷作為一種新穎且高效的方式,能夠突破傳統營銷模式的局限性,為車企帶來更多的銷售機會。
無論是新能源汽車賽道還是電商行業,競爭都愈發激烈,銷不好、卷不動,隨時都可能“下線”。老板們此時也顧不上什么身份和矜持,紛紛下場看看用戶的訴求,試圖通過直播的形式和互動,與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但是,靠直播的新鮮感或許能短暫的“破圈”,卻不一定能對大盤產生實質性的撬動。比起“搞流量”,還是要先搞好產品,好產品永遠是打動消費者的“必殺技”。如何將流量轉化為銷量、將客戶從“看熱鬧”變為“真下單”,是大佬直播效應下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