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直通IPO 邵延港
光伏產業鏈中,又一家公司啟動IPO。
近日,據證監會官網信息,蘇州聚晟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晟科技”)啟動輔導備案,并獲江蘇證監局受理,輔導機構為國泰君安。
據了解,聚晟科技創立于2012年,坐落于江蘇張家港,主要從事光伏智能跟蹤支架系統的研發與制造,且自主研發了從電源模塊到通信模塊等的全套電控系統。
聚晟科技曾于2016年1月20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成中國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專業從事太陽能跟蹤支架業務的公司,也被市場稱為“中國跟蹤支架第一股”。2020年7月23日,聚晟科技從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摘牌,如今正式啟動IPO進程。
硅谷海歸創業,持股比例不足15%
聚晟科技的12年成長史,也離不開12年前從硅谷回國創業的創始人彭程。
2000年,從北大物理系畢業的彭程,前往美國密歇根大學深造,在大學里做了5年的助理研究員。離開大學后,彭程就去了硅谷,先后就職于硅谷半導體設備研發商KLA-Tencor、太陽能公司Optony和軟件公司ESI。
直到2012年,彭程選擇回國創業,經過一系列考察,35歲那年,彭程在張家港創立聚晟科技。
不過,創業過程比預想要艱難。
據聚晟科技新三板公開轉讓說明書,聚晟科技最初由彭程個人出資,隨后進來的合伙人在一年后轉讓股權離開。2014年,公司發展遇到瓶頸,資金幾乎耗光,而市場卻還沒打開。
此時,張家港市委人才辦為其提供了200萬天使基金和政府擔保貸款,延續了生存的機會。這也是聚晟科技成長歷程中的首次增資。
2016年1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同意聚晟科技在新三板掛牌,同年2月,正式掛牌,成為中國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專業從事太陽能跟蹤支架業務的公司。
據聚晟科技此前公開信息,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聚晟科技營收分別為150.13萬元、 223.72萬元、246.29萬元、1209.05萬元、9132.80萬元、5788.89萬元,由于初期一直處于投入階段,聚晟科技直到2018年才實現凈利潤扭虧。
不過,由于2019年業績下滑,并且截至2019年底的經審計的歸屬于掛牌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資產為負,根據規定,聚晟科技被ST。2020年7月,聚晟科技于新三板摘牌。
如今,聚晟科技啟動IPO輔導,創始人彭程的持股比例為14.1368%。據天眼查信息,聚晟科技大股東為博華資本,直接持股比例為34.0321%。
獲產業巨頭阿特斯與晶澳加持
據了解,光伏系統的核心部件包括組件、逆變器和光伏支架等,其中支架占系統成本10%-20%,其性能將直接影響電站的發電效率和投資收益。
聚晟科技自主研發了從電源模塊到通信模塊等的全套電控系統,整體成本低于行業平均。公司產品以跟蹤支架、柔性支架為主,廣泛應用于山地、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復雜地形。其客戶對象集中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中的企業,包括太陽能光伏電站投資商和太陽能發電電力企業等。
此外,據相關信息,聚晟科技也是中國同業中少數迄今未出現支架倒塌問題的廠商。
聚晟科技憑借口碑,獲得了客戶和投資機構的信賴。從新三板摘牌后的第二年,聚晟科技完成一輪近億元的戰略融資,由光伏產業巨頭阿特斯能源、晶澳科技、以及財務投資機構彬復資本等共同參與。
這一輪融資引進阿特斯能源、晶澳科技,將客戶變成股東,也將對自身的業務結構和研發布局產生正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