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戈振偉
由于財政收入增長乏力、教育等剛性支出難以減少,深圳各區2024年面臨的財政收支矛盾普遍加深,呈現“緊約束、緊平衡”的突出特征,“過緊日子”成為常態。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深圳各區公布的2023年政府預算執行情況和2024年預算草案發現,深圳11區(包括深汕特別合作區)除了龍崗區,其余10區2024年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區本級,下同)均有所縮減(相比2023年的實際執行數),其中縮減幅度最大的三區是深汕特別合作區、龍華區、坪山區,分別縮減48.44%、15.30%和19.38%。預算支出規模排名前三的是寶安區、龍崗區、南山區。
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通常根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來計劃安排,這也是地方政府花錢的最主要賬目。
2024年,面對財政收入增長乏力,支出“吃緊”的狀況,深圳已有多區在預算草案中透露出它們的財政壓力。
龍華區表示:“存量資金消耗殆盡、財政收入不升反降和財政支出剛性增長,‘三重擠壓’的形勢前所未有,尖銳的收支矛盾前所未有。總體判斷,2024年將是近年來我區財政收支形勢最困難的一年。”
寶安區初步判斷,2024年該區面臨財政收入增長乏力、剛性支出強勢增長的困境,財政收支矛盾可能前所未有。
龍崗區稱:“預計2024年我區財政收支將呈現‘緊約束、緊平衡’的突出特征。”
坪山區也判斷2024年該區財政收支“緊約束、緊平衡”的特征將尤為突出,需要千方百計拓寬資金渠道。
因此,各區政府在預算草案中強調“過緊日子”。
南山區表示:“樹牢過緊日子理念,健全過緊日子制度,嚴格過緊日子執行,強化過緊日子監督。”
龍華區稱:“堅持勤儉節約,突出‘過緊日子’,構建節約型保障機制。”
比如對日常辦公費,龍華區計劃壓減50%,對培訓、調研等統一壓減70%,各部門原則上不再安排綠植經費;壓縮購買服務規模,屬于本單位正常履職事項的,不得進行外包等。
從各區財政安排重點來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依然堅持公共財政屬性,保持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不低于70%,突出“民生七優”(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其中,教育、醫療支出占大頭,特別是教育,得到優先支持。
根據龍華區的預算安排,2024年全區初步安排九大類民生支出20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9%。特別是,在可用財力大幅減少的情況下,龍華區對其他領域預算進行大幅縮減, 傾力支撐教育、醫療領域的增支需求。2024年,龍華區教育領域全口徑投入預計將達93.5億元,增長4%,占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近6成。
此外,南山區在教育支出方面計劃安排84.28億元,增長 15.0%;龍崗區教育支出計劃安排144.38 億元,占比32%,增加21.13億元,增長15.52%;羅湖區的教育支出計劃安排53.33億元,增長 1.6%;光明區的教育支出計劃安排42.11億元,增長0.68%。
不過,坪山區的教育支出計劃安排29.44億元,同比下降21.16%,主要是前幾年加大學位供給,教育類政府投資項目建設需求有所減少。
“過緊日子”的常態下,許多地方政府不得不縮減機關運行支出,即縮減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深圳各區中,大鵬新區、龍崗區、福田區、龍華區2024年的“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預算安排縮減明顯,分別縮減31%、17%、12.14%、11.56%。
從市級層面看,2024年,深圳安排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66.1億元,縮減4.39%;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722.6億元,縮減5.78%。
1月30日,深圳市財政局局長代金濤在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報告稱:“將堅持過緊日子思想貫徹預算管理全過程,嚴控一般性支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從全國層面看,4月22日,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一季度,各級財政部門在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嚴控一般性支出的同時,繼續加大對重點領域支出的保障力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近7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