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抖音“惜財”,互聯網大廠重開支付戰局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抖音“惜財”,互聯網大廠重開支付戰局

拿下線下支付牌照之后,抖音能在金融支付領域掀起多大的風浪?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范劍磊

文|豹變 陳法善

編輯 | 劉楊

「核心提示」

線下一直是字節的薄弱環節,以己之“短”攻支付寶、微信之“長”,有幾分勝算?

抖音跟美團踏進同一條河。

近日,抖音豪擲14億元,購得一張支付牌照,為抖音支付新增一塊拼圖:線下收單。這可為抖音本地生活等線下業務場景提供支持,包括線下掃碼支付、銀行卡收單等。

抖音,這個美團的新對手,走上了美團的老路:曾經使用第三方支付,業務難免受掣肘;羽翼豐滿時,儲備金融牌照,避免受制于人,除了節約通道成本,還能基于線上、線下生態,衍生出消費貸、商家貸、信用卡等金融業務。

大廠不約而同的選擇,再次驗證了互聯網的盡頭是金融。近日,抖音相關負責人表示,金融并非抖音生態的重點,但已助力上百萬家小微商家資金周轉。此前據《財新》報道,截至2023年底,抖音放貸余額不足3250億元,并援引行業人士稱,原計劃到2023年底,放貸余額翻倍至4000億元,但并沒有完成初始目標。

近兩年,抖音本地生活業務擴張迅猛。據《晚點》報道,今年一季度,抖音本地生活GMV已突破1000億元,同比翻倍增長。勢頭之猛,被美團視作心腹之患。而借助電商、本地生活業務衍生出來的消費貸業務,又在猛烈沖擊螞蟻金服等互金巨頭。

拿下線下支付牌照之后,抖音能在金融支付領域掀起多大的風浪?

線下支付用抖音?

抖音不想再為他人“作嫁衣”。

2023年,抖音本地生活GMV約為3100億元。由于抖音的到家業務薄弱,到店及酒旅消費占了GMV的大頭,其標準的交易模型是:在線購買團購券-到店核銷-額外消費-買單結賬。

2021年,抖音支付在抖音APP內正式上線,用戶“在線團券”-“到店核銷”的操作體驗流暢,但由于沒有線下收單牌照,消費者線下買單時,只能使用支付寶、微信等其他支付方式。

數千億GMV能帶動的線下支付金額必然不是小數,哪怕只收通道費,支付機構都能大賺一筆,但過去這部分收益與經營數據跟抖音無緣。這就好比抖音是一個日活超6億的大魚塘,辛辛苦苦孵化達人、制作探店視頻,吸引“魚兒”到店里消費,但抖音只吃到線上這“半條魚”,線下部分都進了支付寶、微信的口袋。

目前,餐飲行業通行的支付費率約為0.6%。據《晚點》報道,今年一季度,抖音本地生活GMV超千億元,同比增速在100%以上,全年GMV目標近6000億元。哪怕只衍生出千億級線下支付場景,支付機構就能賺到超6億元通道費。

此前,不是抖音不想要這塊利潤,而是支付行業嚴監管后,牌照數量不斷減少,抖音想要入局只能從市面上收購。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持有牌照的機構捂牌惜售、待價而沽,牌照價格水漲船高。

近日,海聯金匯發布公告稱,擬將旗下聯動優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天津同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同融”)。交易價格為基準轉讓對價7.5億元+交割日凈資產對價。據測算,這筆交易總價近14億元。

企查查顯示,天津同融是北京石貝科技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字節創始人張一鳴、字節董事長張利東分別持有后者99%、1%的股份。由此可見天津同融離字節核心權力有多近。天津同融也因此全資控股抖音支付的牌照主體——武漢合眾易寶科技有限公司。

有了這塊牌照后,抖音本地生活線下交易部分可以走自己的通道,用戶打開抖音APP,掃一掃店里的二維碼,就能付尾款。也就是說,抖音辛辛苦苦從短視頻、直播間引流到店的用戶,在線下支付環節實現了閉環。

實際上,“買買買”一直是字節拓展新業務常用且高效的方式,但大力不一定出奇跡。此前,字節曾大手筆買入游戲、VR、手機等業務,但因偏離公司主業、行業監管趨嚴、被降本增效等原因,相關業務未符合公司預期,最后只能或出售、或被邊緣化。

雖然抖音支付已經跑通了電商、本地生活團購、社交紅包等場景,但在線下并無優勢。

抖音本地生活前員工表示,在初期拓展業務時,曾嘗試地推,在合作商家餐桌上放置抖音掃碼團餐的二維碼,但打開率并不高。如果沒有持續、強力的補貼,用戶習慣恐怕很難從美團、支付寶、微信遷移到抖音上,點餐環境是這樣,支付環節大概率也是如此。

不得已的選擇

本地生活玩家背后都站著一個巨人。美團自成一極,背后有騰訊的影子;餓了么、高德背后站著阿里,因此在支付工具選擇上,都優先傾向于自家的產品。

此前,美團曾對支付寶、微信敞開支付接口,后來,王興嫌支付寶通道費太貴,一度下掉支付寶付款接口。如今,雖然在美團下單時,仍可用微信、支付寶、數字人民幣、蘋果支付等方式,但系統優先推薦美團支付及美團月付,且后兩者能享受現金立減優惠,并贈送外賣券。

眼下,手握巨大流量的抖音儼然成了互聯網行業的“共同的對手”,各家大廠自然不會輕易給抖音開放支付入口,抖音支付想要在線下扎根,還得靠自己。

回溯線下支付歷史可以看到,這是一場伴隨補貼的消耗戰。強如支付寶、微信,當年風風火火的網約車、共享單車大戰,背后的關鍵因素之一便是搶奪線下支付入口。哈啰單車最終能幸存下來、投入阿里麾下,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主要布局二三線城市,符合支付寶推線下支付的需求。而支付服務又能充當流量入口,衍生出新的金融服務。

那么,抖音靠什么去鋪線下支付網絡?從使用習慣看,線下掃碼支付常用于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打車、店內掃碼點單支付等場景,而在這些方面,抖音耕耘不深,相對缺位,使其缺少一個明確的抓手。

而消費者使用微信、支付寶、甚至美團支付的習慣已經養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統計顯示,支付寶、微信占據線下移動支付近九成的市場份額。抖音能夠利用消費者在刷短視頻、直播間沖動消費的心理,蠶食傳統電商、本地生活的線上份額,但一旦脫離線上場景,也就缺失了在線下刺激用戶的連接點。

當下的互聯網環境,哪怕是號稱“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字節跳動,也不會輕易開啟大規模的“燒錢”補貼戰。更何況支付寶、微信早已飽經“補貼”的洗禮,不差錢,也不缺戰術和戰法。

雖然很難,但補齊線下短板是抖音不得不跟進的一步棋。首先,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王興就曾評價,美團之前打敗的對手都有短板,但是抖音這樣的新對手是全能選手。濃濃的火藥味背后,抖音線下支付沒有自己的渠道顯得不合時宜,不僅要交不菲的過路費,還有泄密、業務受制于人的隱患。

其次,互聯網流量見頂之后,大廠間業務犬牙交錯,摩擦在所難免,儲備牌照就成了另起爐灶的先決條件。

即便是強工具屬性的支付寶也在布局內容賽道,追趕短視頻、直播流量紅利的晚班車,在首頁底部菜單C位開辟“視頻”入口,希望留住用戶,衍生更多交易場景。抖音又豈肯甘愿為他人作嫁衣?

互聯網的盡頭是金融?

有了牌照,本地生活可收獲“一箭三雕”的功效:廣告費、交易傭金、衍生的金融收益。

互聯網的盡頭是金融。跟線下費時費力的地推相比,用金融賺錢顯然是一筆“躺賺”的生意。

財報顯示,2023年,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悶聲發大財”,營收約占公司總營收的三分之一,達2039億元。而在2023財年,螞蟻集團為阿里巴巴貢獻的利潤達102.94億元。

先拋開金融業務不講,單就廣告平臺而言,抖音已經成為不少放貸機構重要的營銷場景。不少用戶日常刷抖音時,或許都刷到過貸款廣告。

除此之外,抖音自身也在大力推消費貸、商家貸等金融業務。在抖音APP“我的錢包”中,“放心借”是一款網絡個貸產品,直接往用戶賬戶打錢,供用戶自由支配,相當于支付寶“借唄”;“抖音月付”則屬于先享后付的消費金融服務,相當于支付寶“花唄”。

《豹變》以用戶身份測試騰訊微粒貸、支付寶借唄、抖音放心借授信額度,三家的基礎額度均為20萬元左右,其中支付寶借唄年化利率10.95%,微粒貸為9%,放心借為12.6%。而同期中國銀行“中銀E貸”的年化利率僅為3.4%。

一般來說,利率跟風險水平呈正相關關系,利率越高,意味著用戶的逾期風險也就越大。同一用戶在不同機構的貸款利率相差懸殊,跟放款機構的風控抓手相關。除了銀行資金成本更低以外,如果用戶的房貸、工資卡在某一銀行,通常能獲得更大的貸款額度、更低的利率。而基于線上數據的風控相對薄弱一些,用高利率覆蓋高風險就成了控制風險敞口的一種手段。

對放貸機構來說,用戶、商家在平臺上沉淀的行為數據是評估風險的重要指標,決定了放貸金額、利率。微信有社交價值,支付寶工具屬性強,是很多人的剛需,這也成了兩家公司重要的風控抓手。不少人為了能繼續使用這兩款APP,當貸款到期時,寧愿拆東墻補西墻,也要優先償還這兩家的貸款。

相比之下,短視頻的可替代性強,泛瀏覽行為沉淀的信用價值有限,決定了抖音需要在防風險上下更多功夫,借款利率也比支付寶、微信更高。

相較支付寶、微信而言,抖音在金融方面屬于后起之秀,對外輻射能力相對有限。進入線下后,抖音支付不在于短期能夠創造多少利潤,而是通過接觸更多消費者、商家,挖掘更多衍生需求,從而為抖音乃至字節培育新的“現金?!薄?/p>

大廠之間的支付戰爭,或許仍未結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抖音

6.6k
  • 鍋圈發布2024年財報:基本盤穩固,營收利潤雙增長
  • TikTok電商正式進入德國、意大利、法國

支付寶

4.3k
  • 蘇州、濟南、成都等地試點向移動支付平臺企業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 助力騎手3秒登記進小區,支付寶聯合雅生活集團、餓了么聯合推出“碰一下”新體驗

微信

4.8k
  • 微信最新版上線“自動翻譯”“自動選中”功能
  • 微信上線新功能找附近的工作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抖音“惜財”,互聯網大廠重開支付戰局

拿下線下支付牌照之后,抖音能在金融支付領域掀起多大的風浪?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范劍磊

文|豹變 陳法善

編輯 | 劉楊

「核心提示」

線下一直是字節的薄弱環節,以己之“短”攻支付寶、微信之“長”,有幾分勝算?

抖音跟美團踏進同一條河。

近日,抖音豪擲14億元,購得一張支付牌照,為抖音支付新增一塊拼圖:線下收單。這可為抖音本地生活等線下業務場景提供支持,包括線下掃碼支付、銀行卡收單等。

抖音,這個美團的新對手,走上了美團的老路:曾經使用第三方支付,業務難免受掣肘;羽翼豐滿時,儲備金融牌照,避免受制于人,除了節約通道成本,還能基于線上、線下生態,衍生出消費貸、商家貸、信用卡等金融業務。

大廠不約而同的選擇,再次驗證了互聯網的盡頭是金融。近日,抖音相關負責人表示,金融并非抖音生態的重點,但已助力上百萬家小微商家資金周轉。此前據《財新》報道,截至2023年底,抖音放貸余額不足3250億元,并援引行業人士稱,原計劃到2023年底,放貸余額翻倍至4000億元,但并沒有完成初始目標。

近兩年,抖音本地生活業務擴張迅猛。據《晚點》報道,今年一季度,抖音本地生活GMV已突破1000億元,同比翻倍增長。勢頭之猛,被美團視作心腹之患。而借助電商、本地生活業務衍生出來的消費貸業務,又在猛烈沖擊螞蟻金服等互金巨頭。

拿下線下支付牌照之后,抖音能在金融支付領域掀起多大的風浪?

線下支付用抖音?

抖音不想再為他人“作嫁衣”。

2023年,抖音本地生活GMV約為3100億元。由于抖音的到家業務薄弱,到店及酒旅消費占了GMV的大頭,其標準的交易模型是:在線購買團購券-到店核銷-額外消費-買單結賬。

2021年,抖音支付在抖音APP內正式上線,用戶“在線團券”-“到店核銷”的操作體驗流暢,但由于沒有線下收單牌照,消費者線下買單時,只能使用支付寶、微信等其他支付方式。

數千億GMV能帶動的線下支付金額必然不是小數,哪怕只收通道費,支付機構都能大賺一筆,但過去這部分收益與經營數據跟抖音無緣。這就好比抖音是一個日活超6億的大魚塘,辛辛苦苦孵化達人、制作探店視頻,吸引“魚兒”到店里消費,但抖音只吃到線上這“半條魚”,線下部分都進了支付寶、微信的口袋。

目前,餐飲行業通行的支付費率約為0.6%。據《晚點》報道,今年一季度,抖音本地生活GMV超千億元,同比增速在100%以上,全年GMV目標近6000億元。哪怕只衍生出千億級線下支付場景,支付機構就能賺到超6億元通道費。

此前,不是抖音不想要這塊利潤,而是支付行業嚴監管后,牌照數量不斷減少,抖音想要入局只能從市面上收購。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持有牌照的機構捂牌惜售、待價而沽,牌照價格水漲船高。

近日,海聯金匯發布公告稱,擬將旗下聯動優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天津同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同融”)。交易價格為基準轉讓對價7.5億元+交割日凈資產對價。據測算,這筆交易總價近14億元。

企查查顯示,天津同融是北京石貝科技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字節創始人張一鳴、字節董事長張利東分別持有后者99%、1%的股份。由此可見天津同融離字節核心權力有多近。天津同融也因此全資控股抖音支付的牌照主體——武漢合眾易寶科技有限公司。

有了這塊牌照后,抖音本地生活線下交易部分可以走自己的通道,用戶打開抖音APP,掃一掃店里的二維碼,就能付尾款。也就是說,抖音辛辛苦苦從短視頻、直播間引流到店的用戶,在線下支付環節實現了閉環。

實際上,“買買買”一直是字節拓展新業務常用且高效的方式,但大力不一定出奇跡。此前,字節曾大手筆買入游戲、VR、手機等業務,但因偏離公司主業、行業監管趨嚴、被降本增效等原因,相關業務未符合公司預期,最后只能或出售、或被邊緣化。

雖然抖音支付已經跑通了電商、本地生活團購、社交紅包等場景,但在線下并無優勢。

抖音本地生活前員工表示,在初期拓展業務時,曾嘗試地推,在合作商家餐桌上放置抖音掃碼團餐的二維碼,但打開率并不高。如果沒有持續、強力的補貼,用戶習慣恐怕很難從美團、支付寶、微信遷移到抖音上,點餐環境是這樣,支付環節大概率也是如此。

不得已的選擇

本地生活玩家背后都站著一個巨人。美團自成一極,背后有騰訊的影子;餓了么、高德背后站著阿里,因此在支付工具選擇上,都優先傾向于自家的產品。

此前,美團曾對支付寶、微信敞開支付接口,后來,王興嫌支付寶通道費太貴,一度下掉支付寶付款接口。如今,雖然在美團下單時,仍可用微信、支付寶、數字人民幣、蘋果支付等方式,但系統優先推薦美團支付及美團月付,且后兩者能享受現金立減優惠,并贈送外賣券。

眼下,手握巨大流量的抖音儼然成了互聯網行業的“共同的對手”,各家大廠自然不會輕易給抖音開放支付入口,抖音支付想要在線下扎根,還得靠自己。

回溯線下支付歷史可以看到,這是一場伴隨補貼的消耗戰。強如支付寶、微信,當年風風火火的網約車、共享單車大戰,背后的關鍵因素之一便是搶奪線下支付入口。哈啰單車最終能幸存下來、投入阿里麾下,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主要布局二三線城市,符合支付寶推線下支付的需求。而支付服務又能充當流量入口,衍生出新的金融服務。

那么,抖音靠什么去鋪線下支付網絡?從使用習慣看,線下掃碼支付常用于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打車、店內掃碼點單支付等場景,而在這些方面,抖音耕耘不深,相對缺位,使其缺少一個明確的抓手。

而消費者使用微信、支付寶、甚至美團支付的習慣已經養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統計顯示,支付寶、微信占據線下移動支付近九成的市場份額。抖音能夠利用消費者在刷短視頻、直播間沖動消費的心理,蠶食傳統電商、本地生活的線上份額,但一旦脫離線上場景,也就缺失了在線下刺激用戶的連接點。

當下的互聯網環境,哪怕是號稱“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字節跳動,也不會輕易開啟大規模的“燒錢”補貼戰。更何況支付寶、微信早已飽經“補貼”的洗禮,不差錢,也不缺戰術和戰法。

雖然很難,但補齊線下短板是抖音不得不跟進的一步棋。首先,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王興就曾評價,美團之前打敗的對手都有短板,但是抖音這樣的新對手是全能選手。濃濃的火藥味背后,抖音線下支付沒有自己的渠道顯得不合時宜,不僅要交不菲的過路費,還有泄密、業務受制于人的隱患。

其次,互聯網流量見頂之后,大廠間業務犬牙交錯,摩擦在所難免,儲備牌照就成了另起爐灶的先決條件。

即便是強工具屬性的支付寶也在布局內容賽道,追趕短視頻、直播流量紅利的晚班車,在首頁底部菜單C位開辟“視頻”入口,希望留住用戶,衍生更多交易場景。抖音又豈肯甘愿為他人作嫁衣?

互聯網的盡頭是金融?

有了牌照,本地生活可收獲“一箭三雕”的功效:廣告費、交易傭金、衍生的金融收益。

互聯網的盡頭是金融。跟線下費時費力的地推相比,用金融賺錢顯然是一筆“躺賺”的生意。

財報顯示,2023年,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悶聲發大財”,營收約占公司總營收的三分之一,達2039億元。而在2023財年,螞蟻集團為阿里巴巴貢獻的利潤達102.94億元。

先拋開金融業務不講,單就廣告平臺而言,抖音已經成為不少放貸機構重要的營銷場景。不少用戶日常刷抖音時,或許都刷到過貸款廣告。

除此之外,抖音自身也在大力推消費貸、商家貸等金融業務。在抖音APP“我的錢包”中,“放心借”是一款網絡個貸產品,直接往用戶賬戶打錢,供用戶自由支配,相當于支付寶“借唄”;“抖音月付”則屬于先享后付的消費金融服務,相當于支付寶“花唄”。

《豹變》以用戶身份測試騰訊微粒貸、支付寶借唄、抖音放心借授信額度,三家的基礎額度均為20萬元左右,其中支付寶借唄年化利率10.95%,微粒貸為9%,放心借為12.6%。而同期中國銀行“中銀E貸”的年化利率僅為3.4%。

一般來說,利率跟風險水平呈正相關關系,利率越高,意味著用戶的逾期風險也就越大。同一用戶在不同機構的貸款利率相差懸殊,跟放款機構的風控抓手相關。除了銀行資金成本更低以外,如果用戶的房貸、工資卡在某一銀行,通常能獲得更大的貸款額度、更低的利率。而基于線上數據的風控相對薄弱一些,用高利率覆蓋高風險就成了控制風險敞口的一種手段。

對放貸機構來說,用戶、商家在平臺上沉淀的行為數據是評估風險的重要指標,決定了放貸金額、利率。微信有社交價值,支付寶工具屬性強,是很多人的剛需,這也成了兩家公司重要的風控抓手。不少人為了能繼續使用這兩款APP,當貸款到期時,寧愿拆東墻補西墻,也要優先償還這兩家的貸款。

相比之下,短視頻的可替代性強,泛瀏覽行為沉淀的信用價值有限,決定了抖音需要在防風險上下更多功夫,借款利率也比支付寶、微信更高。

相較支付寶、微信而言,抖音在金融方面屬于后起之秀,對外輻射能力相對有限。進入線下后,抖音支付不在于短期能夠創造多少利潤,而是通過接觸更多消費者、商家,挖掘更多衍生需求,從而為抖音乃至字節培育新的“現金牛”。

大廠之間的支付戰爭,或許仍未結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门市| 乌兰察布市| 东至县| 当阳市| 绵竹市| 普宁市| 瑞昌市| 本溪| 图木舒克市| 扶绥县| 铜山县| 汕尾市| 玉屏| 珲春市| 湄潭县| 呼玛县| 凭祥市| 漯河市| 泸西县| 张家川| 白城市| 抚州市| 四会市| 青川县| 祁东县| 丰顺县| 潜山县| 永丰县| 滕州市| 苍南县| 昆山市| 开化县| 福清市| 望江县| 昭苏县| 裕民县| 建始县| 登封市| 遂川县| 台中县|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