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今日晚間,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公布了3月份的公募數據。截至3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資和外商獨資),內資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1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9.20萬億元。

相比2月份,公募基金的總數量繼續攀升,達到了11756只,總份額和凈值規模變動不大。2月底,公募凈值規模為29.3萬億元,3月份規模減少了0.1萬億元,為29.2萬億元,而份額則減少了0.18億份。
具體到產品類型來看,3月份,ETF新發數量較多。按照現有的投資類型分類,ETF作為被動指數型基金,也被納入到股票基金的統計中。股票基金3月份數量增加了41只,份額減少了129.65億份,凈值規模則增加了46.29億元。
混合基金3月份數量達到了5006只,相比2月份增加了27只,仍是數量最多的類別。凈值規模達到了3.65萬億元,相比2月份增加了250.86億元。雖然3月份主動權益產品新發乏力,但偏債混合型基金因為有著嚴格的股債配比,從而回撤較小,因此成為新發主力。
3月份,債券市場繼續延續此前的牛市,公募管理人布局債券基金的熱情不改。債券基金3月份數量大增41只,是單月數量增加最多的類別。截至3月底,債券基金的份額達到了5.05萬億份,相比2月份增加了1273.56億份,規模也達到了5.68萬億元,相比2月份增加了1259.94億元,是繼貨幣基金之后規模最大的類別。
3月份,貨幣基金市場迎來重要變革,多只貨幣基金更新了招募說明書,修改申贖規則、控制基金規模、加強流動性管理,以響應《重要貨幣市場基金監管暫行規定》的最新要求。在此影響下,3月份,貨幣基金數量仍是371只,但份額和規模雙雙下降。相比2月份的12.78萬億元,3月底貨幣基金的凈值規模為12.49萬億元,份額也從2月底的12.76萬億份減少到了12.48萬億份。
對此,天風證券表示,貨基大方向上仍具備擴張的有利基礎,穩健財富管理服務仍是增量市場,尤其是互聯網申贖渠道的便利性可能對貨基規模有較大影響。
有公募人士表示,在市場持續震蕩的背景下,新基金發行短期回暖仍存在困難,不過當下公募基金仍在持續布局不同類型的新產品,“補位”各類產品缺口,尤其是寬基和細分板塊的ETF,以滿足投資者的多樣化投資需求。
“我們希望盡快補足ETF領域的短板,多點開花,爭取有所收獲。”某頭部公募營銷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寬基ETF一直是基金公司在ETF領域的必爭之地。最近一年涌現出的科創100、中證1000、中證2000等重要寬基產品,也吸引多家基金公司積極布局。從近期市場資金流向上看,部分寬基ETF也受到市場青睞,成為“吸金主力軍”。